在白色恐怖中,
他从延安受任回来正当年轻,
组织人赶着驮子,
驮着棉花昼息夜行。
冒死一回回送到边区,
为保障衣物弹药的供应。
有一次被人跟踪,
敌人包围时他们正宿营,
惊了车,
他和所有脚夫还算万幸,
从敌人枪弹下逃了性命。
(侯少迪杏花村老村住宅)
他当保长时就为革命斗争,
曾组建游击队经历艰苦而无功。
一九四七年加入共产党,
县保安团抓捕他全家扑了空,
烧房子也没有烧成。
是有人报信乡亲情义浓,
是多人担保送礼说情……
村里人心向着共产党,
送走瘟神村子才安宁。
(摘自:一九四八年县政府人员花名册)
一九四八年解放韩城,
他任二区区长,
迎来土地革命。
他反对当时的"左倾",
背上延安时的斗笠,
提着一盏灯,
到了领导房中。
领导问白天为何提灯?
他说你这里黑暗,
我为了给你照明。
这传到几十年后,
已经没有了姓名。
一九四八年在县财粮料努力的工作,
组织群众支前迈征程。
后回家养病,
默默无闻一生。
他教养三个儿子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努力工作建立新功。
一九七一年我在村里教学生,
那时他己老态龙钟,
天天到校看报纸还念出了声:
"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他对我说着怒吼的内容。
他对师生的教诲鼓励,
是革命的思想筑梦!
送他"走”的时候,
我从远山回来祭灵,
这是对老一辈的尊重,
也是对一种精神的致敬!
(根据亲属及村人述说整理。侯少迪,杏花村人,一九三九年,县乡保甲户制,之后侯少迪任过七保保长。一九四七年十月加入共产党。后任过区长。在县政府财粮料工作。)
(侯印来,身份证为侯引来,韩城杏花村人,1954年生,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语文教学通讯》《陕西青年》等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如《中学生作文成功途径十韵》发陕师大《写作导报》,95年入陕师大《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三年级上供九年义务教育使用》。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新课程作文导航》一书,2003年获中语会"十五”课题专著一等奖,07年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科研论著三等奖。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等。部分简介见百度、今日头条等。)
手机号;19945230575
维信号:wxid_rc3l3lymiqoq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