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20日,安阳市殷都区自然资源局100余名党员在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庆的带领下,奔赴跃进渠红色教育基地,推动党史学习走深走实更走心。
在报告厅内,大家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张庆同志为全局党员上了一堂题为《我们为什么入党》的党课,带领大家回顾了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从我们站起来,到我们富起来,再到我们强起来,百年奋斗历程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强调要把学习聚焦到主业工作上,将学习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勇担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并结合当前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初心在不在、工作行不行(方法多不多)、担当有没有、吃亏干不干、政治强不强”等五个问题。自然资源局作为要素保障、项目支撑部门,2021年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这一工作思路,咬紧“在保护上零容忍、在保障上求创新、在增收上要突破”这个目标。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区作家协会主席张保周作了题为《跃进渠精神》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跃进渠精神内涵。上世纪七十年代西部乡镇因为极度缺水,人们为改变严峻的生存状况,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情况下,依靠简陋的工具,一锤一钎,开渠槽推土石,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用自已的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上,劈山开渠。10万余民工用十年时间凿穿了320座山峰,跨越600多条山涧,打通149条隧洞,建造桥、闸、涵、渡槽等572座,建成了如今天所示的一座引、蓄、堤、灌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跃进渠建造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事迹,有的正值花季的年龄,为了修渠事业,献出生命;有的献了青春,献子孙,几代人义无反顾执着于此。他们“不讲价钱、不讲条件,只讲奉献”的精神,让大家感悟着艰苦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群英渡槽和位于林州境内的渠首,看着块块条石错落有致叠砌在崖边,水流从洞中穿过,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正是今天我们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红色精神。
时空在变,但精神永存。通过重走跃进渠,大家纷纷表示,跃进渠的建成是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的有力见证,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跃进渠红色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作出自然资源人应有的贡献!(刘宁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