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阳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 校长李青青
认识一所学校,往往从认识一位校长开始。认识蔡瑞昌校长,并开始去了解他的学校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是在2016年,《教育时报》就是“媒人”。那年我和蔡校长同时被评为首届最具影响力校长,在18天的微信投票环节结束以后,他第一,我第二。这个结果让洛阳市实验小学的全体师生关注到了他,我也开始关注新乡长垣的教育。
此后在许多次会议和活动中,都有见面寒暄,却没有去实地看过蔡校长的学校。历经四年多,我们终于在长垣的校园见了面。我带了八名教师一行进入校园的时候,他带了全体班子成员在门口迎接。人群中低头思考且最不起眼的那一位,就是蔡校长,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如此有亲合力。

在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校园里的三个半天,彻底革新了我对一所拥有清华附中联合创新办学资格,唯一一支河南省中学生自行车队参赛资格,中考成绩居高不下,大面积消除后进生的大规模大体量的两校四区的学校的认识。
规模的考量是质量
这个观点,我曾经在集团化办学的开篇阐释过。一所学校能够发展规模,一定有发展规模的充足理由,那就是质量毋庸置疑。质量是推动学校复制、托管、合作等不同模式发展的根本,基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根本,再大规模的教育体量,考量标准仍旧只有一个,就是教育质量。
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一所拥有上万学生的大体量公办初中,始终以质量为生命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在这所学校得到了全面阐释。居校园之中的图书馆处在一楼,方便学生借阅,党建文化长廊、党史广场就在学生们每天经过的地方,每天的早操锻炼一个小时,有序而丰富,游泳是这所学校孩子们的必备技能,自行车比赛是这所学校的经典项目,重视体育,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放松,阳光而坚毅。你能随处可见地面的体育文化,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运动的间隙。


创新的底气是勇气
同样一所面临公办民办选择的学校,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在十年前毅然决然选择了公办。在转型期蔡瑞昌面临了诸多挑战与困难,最终怀揣勇气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一路走到今天的成功,根基就在于内心对教育的初心与信念。公办中学的成功,打破了民办教育的传说,无论公办民办的体制要求,成功就在于改革创新,而改革的底气就是勇气。
在改制时期,学校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动荡与低靡发展期,是蔡瑞昌校长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准确把脉,才有勇气和信心对课堂教学进行颠覆式的改革。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教师讲,到合作学,从行政干预的教师研究,到办公室里随时开始的“小教研”……改革的切口小到只是为了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兴趣与效果等细节。

要求学生全员寄宿,致力于培养学生每日学习的常规与习惯,引导学生利用好零碎的时间,永远把身心健康放在办学的首位……一位看得准教育发力点的校长,才有勇气直面质疑与矛盾,敢于走出一条适合孩子和学校发展的独特办学之路。
实践的核心是用心
课堂教学是教育实践的责任田,在这块土地上深耕细作,是长垣第一初级中学的姿态。基于学习能力形成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的模样。每八个人一个小组。面对面团坐,能够随时分为两个四人组,和四个两人组。每个合作小组的形成,小组长的选拔,小组内的详细分工,都需要对小组长进行工作指导和培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也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对多”的学习关注,推进到小组内孩子们之间平行的广泛关注,这本身就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方式科不科学?改革靠不靠谱?效率高还是不高?这些质疑都需要在实践当中得到回应。实践是一个动态的问题研究过程,用心观察、研究细节、创新举措,不同的小组成长速度不同,甚至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教师需要用心去研究的内容。
成效的加持是坚持
如果问起一所学校的成功有没有法则的话,答案是一定有,那就是坚持不懈地每一天都做正确并深信不疑的事情。所谓的成效,不过是心里相信,手下不停,因为成效的加持就是坚持。
在长垣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蔡校长站在孔子和遽伯玉的雕塑前,给我讲起两人亦师亦友的故事。《论语》记载: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生于长垣市孟岗镇伯玉村的蘧伯玉,春秋时期做卫国的上大夫,为人贤德,被万世之师孔老先生称为君子。蔡校长谈起历史与文化,也坚信今天的长垣市也一定能够办出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学生。
正因为内心的这份坚持,终究变成了今天校园里的一道道风景。课间跑操的整齐划一,等待间隙孩子们拿出口袋书大小的摘录本背诵学习,楼道内一字排开的暖水瓶,每周有一天,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给自己准备一日三餐,这时候的厨师们变成了老师,学校里没有保洁与物业,所有的卫生清洁工作都是孩子们完成,包括厕所与洗手间……所有的这些如果没有一份坚持,成效的取得该如何变成眼前的事实。


认识一位校长,认识一所学校,认识蔡瑞昌校长,开始去了解他创造的学校。同样,认识一所学校,认识一位校长,学校是一位校长的作品,作品的水平显示的是校长的专业程度。
最后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给大家听,故事同样来自长垣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在北校区改扩建的时候,有两棵处于建设规划区域内的枯树,有人建议除去,蔡校长却深信树的生命还没有走到尽头,坚持挪栽到另外一侧,并精心养护,一年以后两棵树全部发出了新芽,其中一棵的根部竟然长出了硕大的两株灵芝出来。蔡校长自豪的说,这是树木献给学校和孩子们的情意。


一位如此热爱生命的校长,有着一颗如此敬畏生命的心,深藏对生长如此善意的尊重,葆有对教育的信仰与坚持,难道不正是这所学校教育神话里的精神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