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Jason华心(笔名),美籍华人,教授 ,原名江镇城,现名 JasonJiang,现居紐约。曾就读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紐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inFinance)。在中国曾任高校教师和团委书记。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紐约从事金融业工作多年至今。
孤独的木吉他
作者:华心
清朗的中午
一把独置的木吉他
孤身面壁 琵琶独抱
袅娜的背影
隐匿着丝弦六根
背向尘俗 暂且装作
不会发声的烧火棍
光亮背面 几寸反影
难隐窗外阳光灿烂
甘于孤寂 孜孜不倦
木吉他不木纳
终有日 华丽转身
琴弦轻拨
孤独中的独孤之音
【今音评论】
崇高的适应理念
华心的《孤独的木吉他》继续延续了他的每段七行创作风格。不言而喻的是数字理念及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道理都在其中。如果在这首诗歌当中,继续按照数字理念来进行赏析,会发现第一段第二行的“一把”,第一段第五行的“六根”,以及第二段第一行的“几寸”等,作为诗歌的暗线结构就如此支撑起这首诗的全部,这个全部是指第一段第六行的“背向”义的深刻与极致。
像这样的结构是以平显深奥;以平显哲理当中的事物运动法则的定位,需要在现实中有人将它看出来之后得以启蒙和领悟。对诗歌深刻与否的认识和理解,在现实的诗坛中,从多个山头存在的情况下,这首诗歌是以它的睿智而脱颖而出。
之所以要这么讲的理由,是在于人身当中所存在的“华丽转身”的思想基础。于是,诗歌人物思想和情绪上的起伏,也在诗歌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这个发挥并没有像有的作者采用了直言不讳,或者是长篇说教。它采用了委婉的手法,以人物柔软的心态,掌握住了“一把独置的木吉他。”又于是,这把“木吉他”,同时也被赋予了人物秉性。
诗歌人物的秉性是以诗歌第一段第六行的“背向”有关。而且有这个“背向”的人物性格继续深化至第二段第四行的“他不接纳”,这是诗歌人物所处矛盾的一个焦点。它有的时候和焦点访谈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这样一来,诗歌人物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可比性也就体现出来了,比如体现在独思和风骨上。这样的人物风骨,在诗歌中是以第二段的第七行的“孤独中的独孤之音”来予以表现出来了。由此看出,诗歌人物的以柔制刚的胸怀与力度,在从容面对的情况下,处理得恰到好处。当然,从诗歌人物的态度来看,也就是两个字:隐忍。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