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的平原》古塔朗诵稿
作者|五口木
南方吹动着——
已热的这个季节潮湿的风
向北的车轮翻动——
一颗心与另一颗心靠的更近
相同节奏的跳动
便在这,淮河的平原之上

绿色的麦浪里——
一座座青冢装点着厚重的土地
跨越一条河;又一条河
流动着今世千年前的梦想!
啊!在这淮河的平原之上
迟缓地不愿流淌……
四月,平原的风里——
飞动着淡白色的杨絮
再为阡陌小路的紫色小花上
盖上柔柔的雪的被窝
柳叶也从垂下的枝条的尾端
轻点着泛着浮萍的水面

发白或泛灰的小楼
替代了以前的青砖红瓦
池塘的芦苇丛里
依旧藏着黄鹂雏儿的影子
而,豢养它们的笼子
已埋在层层垫起院子的下面
西边,连绵的山脉——
连同东面蓝色的海水
都这么甘愿相守着你万万年
啊!就是在这淮河的平原之上
承受着山与海都不能承受的
五千年前的刀耕火种——

去年来过的燕子,又在
屋檐下新架了一窝泥槽
在舅姥家的葡萄架下
依旧,吃撑了儿时的肚子
演奏着数个轮回的古坊传言
是那,汉宫秋月的古筝调子
父亲的毛巾拧下几滴汗水
浇灌着脚下的一丛麦子
母亲用心教会我:
正直、善良、真诚待人
望着爷爷的微笑——
想起远方奶奶的面容……

扦插的一条白杨枝
开始在空中摇动一树叶子
而在树桠上的猫头鹰
就叫醒了,满天的繁星
仰望着七颗相连的北斗星
轻轻跌入,牛郎织女的梦里——
啊!淮河的平原——
多想,一眼将你望穿
已用双脚走过了几个世纪
也只是,在这一隅兜个圈而已
韩地的铸剑扫过了一个春秋
七彩的霞衣飘过那遗忘的千年

一座座青冢装点着厚重的土地
跨越一条河;又一条河
迟缓地不愿流淌……
当鲜红的血又流到幽暗的地下
就滋养着另一颗白杨树
或者是,一颗狗尾草——
初稿:2016年5月10日
修改:2021年3月16日

作者简介
五口木:原名 焦俊伟,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协会员。发表诗歌近三百余首于部分文学网站、公众号、《山风》、新西兰《汉俳杂志》等。诗歌《诗人的悲与痛》获得第七届“炎黄杯”文学金奖收录《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2018);诗歌《明晚的第二颗月亮》等收录《建国70年以来知名实力诗人 、作家名录》;汉俳诗作收录《中外汉俳诗选》。

朗诵嘉宾简介
倪继成(迪夫尼)北京人,朗诵爱好者,古塔读书会资深金话筒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