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片明水
看到水
就会勾起一些隐秘
水里的事
我无法言说
明水有声
在无忌惮地流淌
水里有鱼或者无鱼
我都不关心
我在想暗处的水
锻造过我骨头的水
明水可以淹没我的肉身
而经历过暗河漂洗的骨头
会像航标灯一样
站立在水之上
02匹 配
傍晚天冷了起来
杯中的茶
凉得快了些
天越来越昏暗
茶越来越淡
风从四面袭击我
我脱口说了一句脏话
回应我的
是更暗一些的天
天地间没人听懂脏话
只有这杯渐凉渐淡的茶
默默地匹配黄昏
03白马人
岷山顶上有雪
有不能溶解的白
山下是白马人的村庄
白马人爱笑
对太阳月亮都笑
笑着唱歌笑着喝酒
笑声比白水江还汹涌
我在白马人的村里
住了一夜
才知道他们
习惯用笑来镇压苦难
笑声镇不住的部分
就放到岷山顶上
让不融化的雪
再多一层冰
04平 行
我坐在秦岭的一块石头上
夕阳和我的脑袋平行
我点燃一支香烟
烟灰在一截一截落地
夕阳追着烟灰下坠
夕阳沉没了
天空和烟蒂
是一样的炭黑色
天空放弃了秦岭
我放弃了坐着的石头
眼睛放弃了周围的所有
夜的黑与时间平行
05夜 雨
夜里的雨是黑色的
小草们幸福着
无声地扭着腰身
那些水泥墙和玻璃
被雨水打得噼啪作响
雨停了
天就亮了
不承认爱情的太阳
板着面孔
把雨水抹去
小草们默默地若无其事
那些拒绝雨水浸润的
水泥墙和玻璃
又抖擞起精神
与风对吵
06三元桥
太阳直射在桥上
昨夜的雨水退去
桥面留下一些斑斑点点的水洼
阳光下像一只横陈的梅花鹿
桥边有一座高层楼房
窗户是众多围棋盘的拼接
每一扇玻璃窗都是一面镜子
每一面镜子里有不同的三元桥
也有不同的梅花鹿
像那些相同的棋子
摆在棋盘上不同的位置
我走进这座楼房
来到一个窗口
窗口里我也是一枚棋子
只是我看到的是
我的三元桥
心有雄狮
在陕北以北的草地
经历了一场大风
风是狂躁的
起初是一小股贴着地皮
后来是四面八方
地面上的风
尾部都向上挑
试图勾引天上的风
垂直向下吹
草被吹乱
像雄狮披散的鬃毛
一朵瘦小的野菊花
弯下腰躲进草丛里
我也闭上了眼睛
风在制造强大的噪音
试图要把花草吓死
风常幻想自己有很大的能力
我站在一旁窃喜
这混杂的噪音
恰好可以藏住雄狮的吼声
角力
月亮飘向远方
乌云与夜媾和
我的全身被涂满黑色
天地间不再有路
也没有方向
黑夜有巨大的胃
我的思绪是一块石头
在夜里只有重量
没有形状
对付黑夜
要用一个清白的我加一个黑色的我
一颗善良的人心和一颗野兽的贪心
当黑风吹灭所有的词语
我心底藏着的阴暗
正在上升
并且比夜还黑
秋日观荷
一阵带刀的风
猎杀了所有的花朵
荷叶垂首
立着一个个昏黄的傍晚
荷花落进池塘
像一群待飞的蝙蝠
荷的枝干还继续挺着
是油将尽时坚持燃烧的灯捻
春华秋实都是梦
花朵仅是梦的替身
花期过后
就是长长的黑夜与落雪
绿色和芬芳是瞬间的
世界的本色是不能媾和的黑与白
中秋夜
今夜有大风
思绪里摇曳着芦花
肉体里装满烈性的酒
今夜的风都值得信任
云已经与风媾和
那些落地的枯叶
不再引发猜疑
月亮是一团火
今夜看月的人
身上会噼啪作响
夜深独酌
在我的对面,为你放了一个酒杯
我每喝一口,都要
与你的空杯碰一下
听到“当”的一响
我的心就安稳一瞬
响声里有你的朗笑、躲闪和哀叹
一杯一杯一声一声
我只想痛快地喝醉
不是要把所有的酒喝干
醉了,就敢放心大胆地朗诵: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东风不唱蝶恋花——
风雪中的兰
窗外下着雪
我在案头画兰花
画在纸上
纸就退回到树上去
画到水上
水就退回到山涧里
画到酒杯上
酒就退回到粮食中
我想
要是画在我身上
我会退回到汉代还是唐朝
我想画到太阳上月亮上
让兰花随时都在我头顶
还想画在空气中
可一抬手
雪就落满我的头顶
最后,只能画在我的骨头上
我退回到我
假牙(一)
十年前为啃一块骨头
我的一颗门牙蹦掉了
好多年我也没去补
我有足够的自信
暴露自己的缺陷
后来这个空着的位置
让满口的牙都不舒服
重要的是
许多风
找到了蹿进我体内的机会
我终于去补牙了
就是装个假牙
身上有个假东西
总像在真人面前说假话
可朋友们看了都说很好
我心里清楚
不是假牙好
是假东西占到了好位置
韩作荣68岁了
今天是你68周岁生日
我摆了一桌盛大的宴席
请来了月亮星星和风
酒还是我们常喝的那种
菜就不准备了
再热的菜送到你那里也会冷
两个酒杯两包烟
你喝一杯酒我喝三杯
你少喝,你有糖尿病
烟你可以多抽
你抽了烟说话时就绘声绘色
今晚,你使劲抽尽情说
月亮是给我们照明的
星星是替我落泪的
风替我哭
倒叙
白雪落下来和我的骨头一个颜色
骨头和麻醉我的酒一个颜色
酒和我委屈的泪一个颜色
泪和生活一个颜色
一次在广阔草原上的研讨会
鲜艳的帐篷在草地上支起
是一个密闭的笼子
远看像一朵突然绽放的花
一群理论家走进帐篷
一群飞鸟也落在周边
理论家为一个创作技法争论
鸟的鸣叫一直是会议的背景
理论家面红耳赤时
鸟的叫声也陡然提高
理论家突然停止争吵
静静地倾听鸟儿们
随意挥霍天籁之音
商震 1960年4月生于辽宁省营口市。职业编辑。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2012年开始主持《诗刊》社工作至今。已出版诗集《大漠孤烟》《无序排队》及随笔集《三余堂散记》等。有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老霍(俊明)评论
商震属于愈久弥坚、愈发老辣的诗歌写作者——像极了干瘦而尖锐的钉子。《半张脸》是他的精神自况,也可以视为他“诗歌人格”的代表性文本。他的诗是“成人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他的诗中有成吨的寒气让一些人浑身惊悸,他又会拉着那些受伤的人走向远处的炉火。但是他又时时以另一种“童真”来予以诗人自身的完善——情绪、热烈、燃烧。这一冷一热产生的是真实的诗——真人、真诗、真性情。他敢于自剖示人,也敢于刺人。他的诗行里一直横亘着一把钢口绝好的剑,还有冷硬邦邦的结霜的胫骨。有时候你可能会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又时不时地以冷飕飕的气息提醒你要小心、要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