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观金盏菊有感(平水韵)
文/董伟
冰裹瑶潭料峭春,
山花遍野恋游人。
娇颜洁嫩天仙面,
香气鲜浓少女唇。
傲雪脱庸居冷土,
凌风飘逸拒红尘。
清贞不解凡间事,
丽质生于物外因。



自古人类择水而居,长春人亦然。
作为伊通河流域上的人类聚集之地,最初长春的人口是以闯关东及其后代占绝大多数。从之初的长春厅新立城,到现在位置的宽城子,伊通河是当之无愧的长春人民的母亲河。

(位于新立城镇的长春厅遗址)
随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必须得以满足。净月潭最初的功能不是旅游之处,而是长春的水源地。
净月潭还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净月潭水库位于伊通河中游右岸支流小河沿河上。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1932年3月1日宣布建立伪满洲国,把长春作为伪首都,改称“新京”。1933年,伪国都建设局起草了一份5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上水道开发计划,综合多方面考虑,确定在“新京”东南36公里的逯家湾,定坝址修建水源地。开工奠基的日子选在1934年3月1日,这一天“伪满洲国”改名为“满洲帝国”,溥仪当了伪皇帝。1936年1月,正式开始向南岭水厂送水,实际日送水量2万立方米。

(书中历史资料)

(日本女子在净月潭游赏————民国图片)

(书中历史资料)
净月潭的名字是由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之子郑禹命名。他时任满洲国国都建设局之局长。应该是参考了台湾的日月潭之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占据长春,供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时,净月潭水源地的输电线路和设备大部分被拆毁,城区供水处于瘫痪状态。后经过大力抢修,得以恢复供水。

从1936年1月净月潭水源地开始向南岭水厂供水,至1962年11月份,长春伊通河干流上新的水源地——新立城水库建成并通过验收。净月潭为长春市提供了26年的城市用水。之后,改做辅助水源。
从五十年代到2000年左右,净月潭先后为附近的水田、菜田、工厂、大学、热电厂等单位提供用水,缓解城市用水压力。


(昔日的南岭水厂——现在是水文化生态园)
1972年1月4,净月潭水源地改称净月潭水库。之后又进行淡水鱼养殖,供给市民。
1988年,净月潭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9年11月27日,林业部批准净月潭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二字是其一重要特征。早在1935年,就成立了净月潭造林场,实施人工造林,用以涵养水源。之后的七十多年接续不断,特别是1995年成立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以来,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繁茂的森林不仅是城市的风景,更是城市的“氧吧”。“净月潭”就是近100平方公里的森林里镶嵌着的一颗明珠,在长春东南向的青山林海之间,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净月潭有着古老的过往。出土的石器、陶器都具有吉林西团山文化特点。既有古墓,石羊、石虎、石人等辽金遗迹,又残存着清代柳条边边墙沟壑的痕迹,还经历并记录着近现代的那段屈辱斗争等等。这里既交织着楛矢石砮纷飞的古代烽火,也有飞机大炮火药轰鸣的近代战争,给这里生活过的人们以不尽的沧桑和痛楚。当然,亦有丰富而美丽动人的神话和传说。这一切,都凝聚着这里的人们与恶的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四季分明的长春,色彩纷呈的净月潭,总是给您色彩纷呈的世界。既有春的粉杏朱桃梨花白,又有秋的层林尽染霜叶红,更有冬的青松傲雪斗严寒,以及夏日葱郁的绿海松涛……

净月潭的春天虽迟,然而,金盏花就在这春寒料峭日子里,静静地怒放了。给这里久期春光的人们,以无限的喜悦。尤其是新冠再次肆虐了好一段时间以后,让久居室内的人们,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生命的弥足珍贵。金盏花——那个纯朴美丽的乡村小女孩儿,把友善和纯洁的爱,换做满是清馨的春的气息,再用稚嫩的小手,急切地捧到你我的面前。那一刻,谁还能为你诠释生命的意义?
一方水土一方人。金盏花的身体里,也充盈着的英勇坚毅、刚直不阿的精神。这就是长春人的精神,闯关东及其后代的精神,也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
朋友,如果你不信,或者你不自信,那么,请您到净月潭来吧,到金盏花身边来吧,亲身感受一下傲雪凌寒,摧冰怒放的生命吧……


耕读人于辛丑年春分次日作
作者简介
董伟:汉族,笔名耕读人,生于七十年代;祖籍山东省,现居北国长春。热爱生活及中华文化;《世界诗人》签约诗人,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藏书常叹版非老,作诗尤恨境不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