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者:薛睿
主题:《行走的力量》
时间:2021年3月19日
地点:思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书籍永远是人类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行走,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此次阅读分享会,薛睿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分享。
一、什么是行走的力量?
"行走的力量"是著名演员陈坤所创立的公司发起的心灵建设公益项目,创建于2011年。倡导通过"止语"行走,内观自我,唤醒内心力量,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这是国内首个心灵建设公益项目。”
"行走的力量"每年5、6月针对不同人群进行10-20人的志愿者招募,陈坤带领志愿者队伍于每年7月-8月在山区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止语徒步行走,以此锻炼心智,传播正能量。
"行走的力量"还举办过多次慈善艺术展览、慈善演唱会、慈善义卖、支教等活动,用多种方式传播行走精神,并将善款给予需要帮助的组织机构。

二、行走的力量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到,我们的双脚在触碰不一样的土地,软的、硬的、干的、湿的、沙子的、那些不同的草面,给我们的脚底不一样的感觉,我会看到那些被压下来的草,成为我们在上坡路上的助推,因为如果没有那些草,我们会很容易打滑,很容易给不上力,所以我就在想,那些草,它在经历着雨水的滋润、种子的播种、土地的滋养、长出来,然后恰好,给我们铺就了这样的一个道路,其实万物一直推助着你,只是你没有细细观察过,不知道身边什么样子的人在帮助着我们,在促成着我们向前走。”
时间忙碌,人世浮躁,一直戎马铿锵地赶在人生路上,纵使财富车载,也未曾有时间细细赏玩,慢慢擦拭,那请抽点时间:“去安静感知每一个不可复制的当下"!

三、赋予学生能够行走一生的力量
1.学生让薛睿老师学会发现自己。发现她的力量,让她保持自信;发现她的局限,让她保持清醒;发现她的可能,让她不断奋进。学生的成长就是她的力量,坚守教育一线是不容易的,但辛苦中往往能够收获幸福感最强的快乐,与孩子共同成长也是一种行走。
2.薛睿老师认为教师因培养善良而智慧问题解决者,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抱怨者,更需要行动者,尤其是善良而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要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家。学生应该成为问题解决者,知识拥有量不是定义青春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学生们应该富有智慧,用善良与智慧去给我们这个世界以问题解决的方案。
3.薛睿老师强调我们要办有爱的教育、培育有爱的人,让学生的基本品性上,具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培植他健全的人格。

来自行走的力量之所感: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又是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

来自行走的力量之所悟:
阅读是希望,我们期待着,个体的阅读涓滴成河,阅读的长河中既有奔流冲激,也有静水流深,蓬勃向前,生生不息。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 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来自行走的力量之所思:
书友有感而发:“为什么要让我参加阅读活动?为什么要安排我们五年级而不是其他年级?今晚参加阅读分享活动,听了薛老师的发言,我觉得我来值了,我也曾经是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也曾温柔地爱着我的学生,可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因为疲劳,因为重复,慢慢忘了初心,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今晚的阅读分享,让我找回初心,我想做回原来的那个爱学生也被学生爱着的自己。”


来自思茅一中的柏莉老师说:“这个夜晚特别神奇。我今晚是自愿来这里的,第一次来就让我强烈感受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谢谢薛老师的分享,也特别谢谢主办方的用心组织。
听完薛老师的分享,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两个画面: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和民谣歌手李健的一段话。陈坤在“禁语”行走中安静感知当下,内观自我,实现了自我的救赎与和解;村上春树在跑步中感知自我,提出了“重要的不是同时间赛跑,能胸怀何等的满足感跑完42公里,能何等的享受自身,这些恐怕有重大意义”;李健谈自己90年代毕业时月薪是4000,而今天年轻人的收入还不到4000,面对这个不可改变的时代困境,他建议青年关注当前的生活,热爱生活。
这其实是一个挺哲理的话题。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如何与世界相处?怎样定位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我可能比较执着,漫长的岁月中我笨拙地苦苦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日记本上的答案改了又改,无数次地决定相信生命是一场虚幻,没有什么意义,可终究难得心安。去年当班主任翻看学生的课外读本时,看见总书记谈青春时的一段话顿觉豁然开朗,顿悟了,他说:“青年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又想起大学教古希腊史的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智慧的力量让人折服,遵循内心的声音,三十好几的我在去年向学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一个中年人的纯真信仰。
再次谢谢薛老师的分享和教体局的组织,给了我更多的力量继续行走在不断的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路上。”

思茅区教体局局长李艳芬老师和书友们分享:
今晚有一个老师说为什么要让我们参加阅读分享活动?我想就我发起阅读分享的初衷跟大家谈谈阅读带给我的体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文字有爱,生命有暖。”
阅读是一个人的生活痕迹,也是生命的轨迹,他决定着我们的生命如何开始,也将决定我们的生命如何结束。如果用文字做生命的刻度,阅读便是生命的延长线。
因为有文字,生命便有了温润的时光,有了丰蕴的情感,有了循着时光前行的力量。我的父母是我阅读路上的播种人,母亲常要求我们要好好读书,她说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我知道母亲所说的好好读书就是在学校里认真听老师的话,读语文课本,做数学练习,考试的时候能够考得高分。母亲不知道好好读书的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叔本华文集》;有《窗外》、《射雕英雄传》、《楚留香传奇》等一本本很多家长认为不好的书。
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活,基本就在父母的庇护下“好好读书”的生活着,那时体会不到“好好读书”真正的好,而今在生活的千捶百练中,才明白好好读书是这一辈子对抗生活千疮百孔最好的铠甲。
1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在我无力承担任何责任时,却必须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我迷茫,彷徨,无助,孤单……当所有的无可奈何席卷而来时, 我必须要给自己的身心找到一个支点,让我不致坠落。阅读,就成了我生命的一个入口,这是伴随我心灵成长的精神粮食。书籍成了我最忠诚的伴侣,所有的苦难都可以在书中得到慰藉。
当我成为一名教师时,成为一名母亲时,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惑,我开始把阅读变成文字,一篇篇关于学生教育的文章,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记录我的足迹和我的努力。当我的孩子用幼稚文字深情写出“文字里的母爱”这样的作文时,当学生毕业多年后发来信息说“老师,你还记得那句“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要用他来寻找光明”吗?感谢你用文字让我的生命变得温暖”时,我知道,阅读,已经成为我对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武器。通过阅读与写作,我找到了自己努力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原来我可以点燃自己,也可以温暖别人,我可以干净而纯粹地活着,与学生一起成长,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发起阅读分享活动,是希望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并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所以我们取名为“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我更相信“相信”的力量,总有一天,阅读的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在参与阅读分享的活动中,我不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每一次每一位老师的分享,都会带给我喜悦和感动。就像今天分享的薛睿老师,作为“6.13”专项招聘的老师,工作经历不满一年,却勇敢地站在了分享台上,并用亲身经历感动着这么多的参与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赐予了她行走的力量。

李艳芬局长还谈到:
各位书友,在阅读中,我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一是人生有方法,但无捷径;所有该做的事情,一件都躲不掉,老老实实做最重要。所有经历的事,都是必须经历的,我们得勇敢面对;二是绝大多数人看起来拥有的已经很多,真正拥有的其实很少;能将已经经历的和现时拥有的一切“物尽其用”,挖掘出价值,才算是真正的拥有;三是人生中最根本的事情只有一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其他所有事项不过是这件事情的延展。

人生,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李局长寄语:“我今天看到很多陌生而年轻的面孔,我真心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阅读分享活动,有一天你们也能站上分享台,成为闪亮的自己!”
作者:董春霞
责编:罗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