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云广 诵读:东山老兵
梨花带雨又清明,
抆泪燃香祭鬼雄。
愿借金樽邀日月,
哀思万缕诉别情。
清明时节,心中不免泛起万千涟漪。
这里有思念、有思考,更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与传承思索。
人们可知,当下之清明节,乃是古代寒食与清明两节合二为一而来节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清明,既是一个自然节气点,更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祈福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寄托人们美好向往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它因“割股奉君”,“不言禄”的感人故事而起,更是为纪念忠君爱国之臣介子推,而特设的节日。
清明节,兼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扫墓祭祖,可以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的共同记忆,更可以促进、提升家族成乃至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踏青郊游,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焕发精神、享受春天的乐趣。
清明时节,阳升而阴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节的确定,有故事、有内容、有主题,更有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先祖,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重视传承的具体体现。
中华先祖将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完美地融入了清明节日之中,其用心良苦与智慧由此可见一斑,让人心生感赞。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让我们不忘来处,懂得了孝道;踏青郊游,让我们亲近自然,焕发了精神。但我要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请不要忘记:日月如梭,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成为先人的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当有一代人的做为。这是中华,以至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是忠君爱国之臣介子推,用鲜血写就的遗诗。这诗,道出了他的理想,更完美诠释了“清明”二字的真正含义。

清明复清明 我不负此生
他日归西去 后人可传承
让我们以此共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清明”自己做起,为创造更加清明和谐的家庭、清明和谐的国家、清明和谐的世界而努力、而奋斗!

白云广简介
白云广,1963年生, 从军23年,上校军衔,正团职自主择业干部。任连长期间随部参加了对越老山作战。本人所带领连队先后立集体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个人多次立功受奖,诗词、散文爱好者,现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

诵读者简介:东山老兵(王双林)执戈从军卫国、为民三十载,解甲回归余热未减,为企业发展效力。闲暇时喜欢文体,热爱朗诵,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石家庄分会专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