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散文诗的三步曲
秀 实
网络普及,带来了〝自媒体〞时代。网络彰显了一个公义:机会均等,打破垄断。但也同时带来了泥砂俱下,甚而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白话诗当下的境況正正如此。最低幼的诗歌,最卑俗的语言,都可以经由自媒体的facebook﹑instagram﹑patreon﹑youtube﹑wechat﹑美篇﹑公众号﹑微信戶等(按汉语拼音序)数之不尽的渠道发布。沖点击﹑占热搜﹑获大奖,贏得好评。诗坛乱象,於焉出现。当中散文诗更是一个〝重災区〞。
现时散文诗的作者极大部分是把散文诗当作抒情文来写的。他们多浇水份让文字柔软些,滥情让文字有了生命的假象。当中还会弄些矫情大动作,为读者带来皮脂层的異常反应。像〝我深深地拥抱著这个春天,让它渗进我的血脈里,揉杂于我的灵魂中〞。良好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相同的特质,即其文字让人感到重量。比较阅读散文诗与阅读优秀的诗或小说,一轻一重,其间的差別便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评论家西渡便曾引述旅美学者叶维廉早年的话:〝不少中国作家,尤其大陆的作家,只把散文略加美化便冠之以散文诗之名,沒有诗的触动。〞但这种情況,遗憾至今未见任何改善。
认识散文诗,有三步曲。
散文诗以段落的形式呈现。它的段落是因為一行的字数太多,以致出现连续成段的情況。这与散文的段落结构,起首空兩字格是不同的。〝婕诗派〞主张的〝多句长行〞正正有调和分行诗(白话诗)与分段诗(散文诗)的企图。这是散文诗与散文形式上可见的不同。先做到形式上的区分,散文诗的分段不必空兩字格。这是第一步。
散文诗含有一定的敘亊性让诗句延长成段。但其与记敘文的不同是,记敘文总是有清晰而完整的脈络,筑构起承转合的艺朮特质。而散文诗的敘亊是不完整的,其不完整是因为诗人營造〝意象〞imagery而来。诗歌意象的特色就是,制造多义并且同时留下空白。因为其不完整的敘亊,段落间便有了〝板块结构〞的狀況,这与散文的〝线性结构〞不同。这是第二步。
但意象非散文诗唯一的艺朮特质。有的散文诗并无意象而文字自带诗味。美国当代散文诗人罗伯特・勃萊(Robert Bly, 1926-)在〈作为一种进化形式的散文诗〉中對散文诗作出了如下的分类:〝寓言是一种最古老的散文诗,兰波创造了第二种散文诗,第三种是客体散文诗。〞西渡在〈散文诗的性质与可能〉中注解:〝第一类是寓言,注重情节;第二类以兰波的《彩画集》为典范,注重意象;第三类是勃萊提倡的客体诗。〞龙彼德在〈客体散文诗〉中说:〝客体散文诗是将自身既不集中于情节,也不集中于意象,而是集中于客体上。〞武新玉在〈思在物中〉说:〝(客体诗)通过具体的亊物进行艺朮构思和表情达意……強调从形而上学的纯粹思想走向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存在。〞这种对散文诗艺朮性的剖析,当中可斟酌之处仍多。譬如所谓的〝寓言〞Allegory应是隐喻的延伸的文学手法而非散文上的寓言故亊。这是第三步。
当代美国当代散文诗人拉塞尔・埃德森(Russell Edson, 1935-)写过一首这样的作品:〈散文诗就是一头美丽的动物〉。如后:
他曾写过一首散文诗,那就是他成功让长颈鹿和大象交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
都来观摩这部作品。其身材像是大象的,而脖子则是长颈鹿的,又长着大象的小
脑袋,而象鼻很短,摆动起来就像根软面条。
有个科学家赞道,你造出了一头美丽的动物。
你真的喜欢它?
何止喜欢,我很崇拜它,想和它交配,然后再造出一头美丽的动物……
(车邻译)
这是一首〝后设诗歌〞metapoetry。即我们说的〝论诗诗〞。为我国传统诗歌的一个品类。唐朝司空图的《诗品》便是一本论诗诗集。以四言诗的形式综论二十四种诗歌风格。这首散文诗內容涉及散文诗文体的探讨:兩种文类的交杂而保留各自的优奌并创造特色。〝长颈鹿〞和〝大象〞都是特征明显的獸。在这里成了〝寓言〞。这是前一板块。后面板块有兩个重奌:〝科学家赞道〞与〝想和它交配〞。散文诗文体贵在创新,其创作过程中,作者与他所构想的意象或寓言是一种交媾的情況。而非〝我书写你〞,应是〝我中有你〞。〝科学家〞在诗里出现了兩次,表明了散文诗作品于感情的宣泄中宜有理性的节约。
诗歌创作为不朽盛亊,诗人不必争当下一时之荣采。古人做诗也是做学问。散文诗理论的大纛已然招扬于峰顶,而一众散文诗作品却仍然陷于沼泽淤泥之中。
(2021/3/19早上11时香港婕楼)

秀实,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诗学顾问,香港诗歌协会会长,《圆桌诗刊》《流派诗刊》主编。曾获〝新北市文学奖新诗奖〞〝香港大学中文系新诗教学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金奖〞等多个奖项。着有诗歌评论集八种:《刘半农诗歌研究》(港版)《散文诗的蛹与蝶》(港版)《片纸谈诗》(港版)《我捉住飞翔的尾巴》(大陆版)《止微室谈诗》1-4册(台版)等。并于台湾《有荷杂志》及《台客诗刊》开设有诗歌评论专栏。另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多种作品。于诗生活网站poemlife.com开设有诗歌专栏〝空洞盒子〞。

中国今诗 邀您大讨论
尊敬的诗人、读者:
中华文明诗意浓,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古律,五四新声,词山诗海,流芳溢彩。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当前的诗歌(今诗)应往哪个方向前行?是全自由体,还是参照格律诗,抑或吸收学习格律诗、外国诗等优点而走新路?……
为了繁荣诗词文化,探索中国今诗发展的方向,让今诗在新时代里发出耀眼光芒,我们特倡议发起中国今诗发展方向的大讨论。期待海内外广大诗人、读者积极参与,并形成300字左右(一般不超800字)的观点文字发给我们。我们将对来稿选编进行网上推送呈现,以作讨论交流,致力形成一次关于中国今诗的网络大讨论,并最终产生中国今诗的共同倡议。
您的参与发声是对中华诗词文化圣灵的呼唤,是对中国今诗健康繁荣发展的助力。
要求及说明:1、观点鲜明健康,不与现行法律相违背;2、文档请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主题样式“中国今诗+姓名+城市”;3、文末请附:姓名、100字内个人简介、近照1张、联系电话;4、您的来稿一经选用,我们将进行编辑发表推送或出版,不付稿酬,对优秀言论者我们将颁发“金言者”证书;5、来稿请发至邮箱:2654216094 @qq.com;6、本活动的最终解析权归主办方所有。
截稿时间:2021年4月30日。
联系人:郭锦生(020-84928918)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
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
2021年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