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逛高槐村
□文/摄影: 向红
今天是2月19,正月初八。孩子们都要上班了,原计划一大早出门在近郊透透空气,去一个有桃花有菜花有梨花还可以看见穿梭不息的高铁列车的地方,兜兜风,拍拍照,再采摘几张春天的画图回来,然后回来吃个火锅……
爱美的女人们,总是要在出门之前花很长的时间将自己装点一番,似乎要与春天媲美,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啊,都快十一点才出门。只得修改出门的程序,只好到那去过无数次的城乡结合部的新农村晒太阳了。
于是,高槐村,我们又来了。
我俩老家伙与儿子及他女朋友分头出发,开车几分钟便来到人头攒动的高槐村。
新年的新农村,除了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最佳,便就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最多了。我们寻了个开阔的草坪晒来太阳,没有人来招呼这不速之客,老板们都忙着接待午餐的客人去了,而我们自己动手搬来椅子坐定,只管尽情地沐浴这春天的阳光……其实,以前到高槐村,多半都是在朋友开的“麦田咖啡”品茶,或是在老弟开的“花屿拾光”晒太阳,要么就是在朋友的“染云山房”内外闲逛,总之,那里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一桥一人家,都是一步一景留住美好时光的最佳去处,而在那里拍摄过的照片和留下的脚印,也不知其数。随着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槐村,已经成了德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也成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最佳乐土,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也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典范。
有阳光的日子,应该是高槐村里的老板们最暗自高兴的了,尤其是在周末或节日里,而城市里那些憋得慌的人们,尤其是孩子,这里便是他们休闲和放飞春天的极佳去处。而我们今天的到来,纯属意外,而且只有这个熟悉的选择。
不仅如此,中午了,我们还必须吃在高槐村。草坪的远处不时传来孩子顽皮的嬉笑声,也隐约听见震撼的《婚礼进行曲》,这些好像都与我无关,最要紧的是,我已经闻到路旁柴火鸡那柴火与鸡肉交融的一缕缕焖香了……
柴火鸡的生意兴隆,老板笑嘻嘻地告诉我们,如果要吃,得先预订,再等到午后一点半左右才能吃得到,由此可见,生意真是兴隆。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况且,四个人,也吃不完那么大一锅。走几步,旁边的牛排火锅感觉还没有上生意,就吃它,也算了却一次吃火锅的愿。
四个人,鸳鸯中锅,220块钱,把我们吃得呼儿嗨吆也没有吃完,这恐怕不是我们战斗力不强,而是过年期间,天天大鱼大肉海吃海喝的缘故吧!
中国的年,其实还没有过完,除去大年三十,得从正月初一算起,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节日。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青年人,他们的老板和国家的法定假日不这样安排,只有七天假。孩子们要在今天赶回单位上班了。
年轻人,事业为重,这是必须的。我这退休老头子,现在天天都在放假,天天都在过节呢。这样的幸福生活,我在教育革命中历练了41年,终于等到了可以吃饭挣钱的今天,我知足了。
在高槐村闲逛,偶遇一熟悉的美女,她在那里开了一个叫“一方町”的休闲去处,据她介绍,可以品茗,享受茶道文化,也可以欣赏和学习手工艺术,如果要吃饭,只配有简餐……我们在那里拍摄照片,突然听见有人叫“向老师”,那声音很是亲切,于是,用手机拍摄了一组环境照片,老婆便是我的御用模特儿了。后来也为此发了朋友圈,也算是给那一声亲切的称呼打一个广告吧。
春节真美好,春天更美好!庚子鼠年过去了,辛丑牛年已经翻过了几天的页码,愿这个春天不辜负你,也不辜负我,再祝我的朋友们牛年大吉!
2021年2月19日于玉泉北窗
向红 别号 伍城山子
四川省中江人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
中学美术书法高级教师
大学特聘摄影教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德阳市书画院书画师
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德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德阳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德阳石刻艺术长廊“向红丹青艺术”工作室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