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作者:夏广忠
诵读:欢越 雪儿

清明是个小女孩的名字,高高的额头,大大的眼睛,家住在很远的山里。
我认识清明还是二十几年前,与一位衷爱采集民歌的朋友骑着摩托车,下高速路上土路进山路,辗转崎岖在一小山村里遇到的。当时,她用亮亮的的嗓音告诉我,她叫清明。
山里人都好客,清明的骨脉里也有这样的基因。她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做客,说她家就住在不远的前面第二道弯儿。

我和朋友应了她,让她坐在后座上。她"咯咯“笑着,轻快地上了车。说:爸爸也有一辆这样的摩托车,是带着妈妈去城里打工用的。
我们骑着摩托车边走边聊。清明说: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与她相伴,有时爷爷教她认字、奶奶教她唱歌。忽然间清明的语锋一转,略有艾怨地说: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我到最高的十八盘,都说山高看得远,但我怎么也看不见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远远看到的都是山!

清明的家是用山石砌墙,用石片铺顶盖的房子。房前用树枝、山柴围成了小院。我和朋友支好车,在院子里一棵挂滿红柿子的树下,品尝着清明代爷爷奶奶端上來飘着几颗红枣的枣叶茶。清涩的味觉中能嗅到丝丝的枣香,这对于已经感觉口渴的我和朋友,真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享受呢。
清明的爷爷奶奶话不多,倒是清明像个小大人似的滔滔不绝。他说自己喜欢大山,因为山里的四季分明。春天是绿色的,夏天是花色的因为漫山遍野像是穿了件大花裙子。秋天是火红色的是柿子、酸枣、山楂、海棠红熟了的季节,而冬天一片雪白。清明说她不大喜欢冬天,因为大雪封山连耐不住饥饿的鸟儿都飞下山去寻食了,让四周变得非常寂寞。

这时清明的奶奶插上话來,说清明是全家人的希望,虽然明年才能跟着父毌去城里读书,但已经能认很多字了,还特别喜欢唱歌呢!
听老奶奶这么一说,我那朋友立即精神一振,忙问道:她喜欢唱什么歌?老人说:都是我教的,是袓祖辈辈传下來的一些老歌。听老人如此说,我的朋友更是眼睛一亮,拍着手说:好啊,那一定是民歌。
在我们稍做动员下,清明便大大方方、立正身姿在院里唱了起来。她唱道:山里的娃娃哟,爱蓝天,山外青山天外天,山间溪水流不断,叠只纸船浮上面,心愿溪流归江海,万里风波我扬帆“。稚嫩的童音里带着对未来的热情和渴望,清明把这首民歌深深地唱进了我和朋友的心里。

留不住的岁月,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年。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如今再深再远的山里也通路通电通邮了。之前当朋友再约我,自驾车去山里打听清明的消息时。乡亲们都笑着说:清明早已大学毕业,学有所成,去了更远的山区投身到国家扶贫脱贫的大事业了。
虽然未能与清明见面,我们不免有几分遗憾,但心里都记得清明好客的性格,以及她唱的那首民歌。並在心里默默地为祖国祝福,为清明祝福!
(2021年2月24日稿)

作者:夏广忠:原延安插队知青,加入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后,开始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作品多被诗友们喜爱和朗诵。诗作《心祭长征》在第四届"放飞梦想"北京诗歌朗诵原创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並有多个作品被诗友朗诵,在北京及全国朗诵大赛中获奖。

朗诵者简介:
欢越(何敏),陕北延安插队知青,后就读于天津大学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少年时代曾考入北京市少年之家学习朗诵,现为央广总台老年之声演出志愿者、华龄出版社有声读物录读人,2021年元旦做客央广总台老年之声乐享时光节目朗诵《新年,拥抱祖国》,把朗诵始终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业余爱好,愿和朋友交流互享声音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