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执著为什么?
———读诗是岁月,写诗是人生
文/ 薛亦农

有人问我,发表一首诗能挣多少钱,参加一次朗诵会挣多少钱?还有人问我能能写出啥名堂不?也就是能不能成为朗诵家和诗人。有鼓励的,有讽刺的,有不屑一顾的,更多的是不理解。不理解我们的执著和情怀,不理解诗中的韵味,不理其中的乐趣。走过了这么多年读诗写诗的风雨历程,我孤独过,徘徊过,但从没有放弃过。因为诗是传承,是岁月,是情怀,是力量,是积累。

诗歌是一份传承。诗歌是文学的皇冠,是人类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我们西安是诗歌的发源地,也是诗歌辉煌的胜地。从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唐朝的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伟大的诗人在这里创作了无数的经典名篇,真是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我们从老师和父母那里沐浴着诗词的温暖时光,感染着诗词的美好意境。我们又将这种精神、这份财富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脉相传的精神源泉。 
诗歌是一段岁月。春夏秋冬皆有诗。春天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日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秋日有“晴空一鹤徘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霜雪红于二月花”。冬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季节”。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早晨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黄昏“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喝酒时有人劝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歌照遍了人生的角角落落,诗歌伴随着我们走过岁月的花开花落。读一首好诗如饮香茗,如沐春光。可以说有了诗歌,我们的旅途就多了一道风景,心中多了一份温暖,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优雅,几分情调。

诗歌是一份情怀。离别时有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远行时有人安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失意时,有人宽慰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思念故乡时有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心系黎民百姓的情怀。"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的是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的情怀。“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洒脱率性的李白。诗言志,诗歌抒发了人们离、愁、别、恨各种各样的情怀,触动着心弦,泛起层层波澜。我们被感动着,吸引着,浸染着。
诗歌是一种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我们为了追求真理而不胃艰难险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激发的是战胜困难,迈向成功的勇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拼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男儿当自强的声音。从古到今那些诗人们历经坎坷,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屡遭贬谪,贫困潦倒,悲惨一生还能勇敢的活下去就是诗歌的力量。文人的骨头是坚硬的,灵魂是高傲的。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家国的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些激昂奋进的诗句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那些激动人心的诗句渗入我们的血脉,塑造着我们的灵魂,磨砺着我们的意志,宽广着我们的胸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诗歌是一种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的人心中有一番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享受着读诗的快乐,从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只有不断地读诗,我们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淡定,越来越自信。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平常在谈话或者写文章时,经常为词不达意所苦恼,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积累太浅薄。我们羡慕别人的下笔千言或者口若悬河,殊不知那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滴水穿石。知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然喜欢诗歌,就要快乐地读起来。不懈地写起来。我们不是为了当朗诵家、为了登台而朗读。我们写诗也不是为了当诗人或者是出书。我们对于诗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自觉自愿地追随,是难以割舍的情怀。诗歌使我们精神愉悦,身心健康,生活充实。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书不觉春已深,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坚定的方向,低头有坚实的脚印,回头有一路坚强的故事。即使没人欣赏也要芬芳,没人喝彩也要精彩,没人鼓掌也要勇敢的飞翔。让我们踏着春光,向着诗与远方一起出发。

薛亦农,陕西西安人,退役军官。一身军装伴随着青春年华,伊犁河畔饮马,天山脚下站岗,看大漠孤烟,听边塞风起。身处都市繁华中,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古道热肠,不失纯朴率真。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都是点点滴滴的回忆。岁月当歌,人生如画。以笔为刀,刻画世界。诗作发表在微文美刊,美刊之声,现代诗歌,文化陕西等网络平台及军内省市报刊。只知耕耘,不问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