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晓蓉
虞美人•思乡
幽窗斜倚听丝雨。
夜色寒如许。
经年往事上心头,
却是酒阑时候更添愁。
年光篆刻亲情恋,
一纸家书唤。
徘徊空度可怜宵。
眷眷乡音无改念朝朝。
今年的清明节又将来临,然而我身在他乡。望着绵绵细雨,烟雨朦胧中,我仿佛看到远方的那山,那水,那一条蜿蜒泥泞的小路,以及我家那座老屋,就想起了远去的亲人们……
于是,我以《老屋的诉说》为题,抒写我对老一辈亲人的深切怀念!
——题记

我是一座老屋,我究竟何年出生,我已忘记了,但大体记得我应该是有二百多岁了吧。如今,我已是风烛残年。
时间一天天在我身边流过,风光也一天天地在我眼前掠过;我目睹了风云变幻,历经了风霜雨雪;我见多了世事沧桑,便读懂了人世间的冷暖。
唉!我很孤独。因为主人全家离我而去多年,墙角到处是鼠窝、许多屋子的拐拐角角织满了蛛网,野猫已成了我的常客,猫捉老鼠的大戏经常上演……
这几年,我附近的变化很大很大。我身处闹市街头,身旁高楼林立,它们的风彩早已把我丑陋的身躯遮挡。
大街上每天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他们和它们也各忙各的事,各奔各的前程,谁来关注我这位衣衫褴褛、衰老不堪的老头呢?
我很寂寞。我的身边已没有一个亲人与朋友与我交流,更没有一个人陪伴我了。我只是这条热闹的街市上一个另类,一位时代变迁的见证人,一个忠诚守护破旧屋子的卫士。
我身后有一棵陪我一起共度寂寞的腊叶树。它也长得丑,歪根歪枝的,曲着身子延伸到我的头顶上。有时它为我遮挡点风雨;烈日炎炎时也为我遮挡些暴晒。它成了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伴侣了。
它的年龄要比我小得多,它是我屋主人的孙辈,在我身后这块空地上种下的唯一的一棵树,也成了唯一的一道风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老了,我的屋主人也早已各散四方了。腊叶树也因无人管理而任性生长,歪歪曲曲地长粗长高了。
我倒是要感谢栽种这棵树的小孙孙,他留给了我一个念想,在寂寞难熬的夜晚,我可以与腊叶树聊聊心事。
有月亮的夜晚,我更喜欢与月亮聊,因为她照了我二百多年,更懂我。
这一天傍晚,热闹了一整天的街上终于静下来了。清朗的天幕上挂着一湾新月,她也冷清孤单,周围没有星星的陪伴。它先向我点了点头,然后又眨了眨眼,接着把清冷的光照在我的头上、脸上。
我仰望着她,仔细地看着她,她今晚好像又瘦了些,身子骨弯得像把镰刀了。我心痛弯月,她也怜惜我,我与她互诉衷肠。
今晚,我向她敞开了心扉,把我前世今生都告诉了她。
其实,我也有过美丽的青春岁月,有过骄人的过往。
记得我年轻时,我是这条街上数一数二的旺铺,多少人曾经亲睐过我。
铺子后面是典型的明清时的古四合院的构造,面里有釆光的四方天井,有楼阁,有迴廊,有厅堂,有厢房,有侧厨,有后花园。
这里厅堂是主人会客、办事的主厅,右边厢房是读书人学习与休息之所;楼阁上是闺秀们弹琴、书画、刺绣及休息的房间。
闺房临街面,推开窗户就可以一览街景,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我这座屋子啊,冬暧夏凉,那四方天井里常年有清水流动,池中有荷花,浮萍。夏天,池里荷花争妍,荷叶滴翠,浮萍吐芳,这是四合院内的一道道美景。
天井边主人还摆放着栽有各种奇花异草的盆景,构成一幅清新明丽多姿的生机盎然的景致。
记得,每位亲近我的来客,都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这儿的荷花、兰花、茉莉花,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沁人心脾,附近的街街巷巷都香在其中。
我的老主人是位追求生活高雅情操高尚的知书达理之人。
公元一九一四年,他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习,毕业后,他回乡办过学堂,任过教。后来又在当地税务局任过职,再之后又做过药材生意。这位老先生可谓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为人谦逊,待人友善,喜交朋友,深受邻里街坊爱戴。
于是,高朋好友常年喜聚一堂,他们天文地理,政事家事,经济生意等等无所不谈。
他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资产丰厚。
他重视教育,先后把三个儿子都送到高等学府学习深造。
大儿子名儒在省无线电专科学校学习,二儿子名超青年立志从军,考入中央黄浦军校第十六期学习,后又赴美国留学读博。三儿名治考入邵阳师范,勤奋好学,立志从教。
那时,我的主人家真可谓风光,人才济济。每逢春节之际,老先生的三个儿子回家了,我这儿呀,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高朋满座,华堂生辉。
之后,老先生这三个儿子都学业有成。大儿子名儒毕业后在部队里任无线电连长,二儿名超学成后于1958年回国,在上海凿井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之职。三儿名治师范毕业后回乡教书。
老先生为这三个有出息的儿子骄傲,觉得睑上有光。主人高兴,我也因此而蓬荜生辉。
就像暴风骤雨到来时,有人来不及躲避一样,我主人家的命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似乎阳光对他们家的照射也变得弱了起来。
老先生的大儿名儒在一次战争中牺牲了。老先生因此忧郁成疾,不久病逝。
接二连三,老先生三儿也遭遇了厄运离开了人世。
老二名超,身在上海,担当国家建设工程重任,不能回家做顶梁柱。
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样,我的这家主人啊,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老先生的三儿媳,这个女人真不容易呀。她一个柔弱女人,在暴风雨中挺过来了,她坚持在农村从教一辈子,离开我这座老屋,离开了自己的一儿三女。
我的孤独破旧却换来了她的桃李满天下……
她二十一岁与丈夫同在邵阳师范学习,毕业后随丈夫去边远山城,夫妻双双从事教育工作。
丈夫离她而去后,她坚强地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
她一边教书,一边哺育四个儿女的成长,在艰难的岁月中,她紧咬牙关熬过来了,她是多么坚强的女人。
她的名字叫李陶,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她的名字得知,她的父母是企盼她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从事他的伟业,希望她的一生桃(陶)李遍天下。
她青春韶华时,也一心向上,追求人生祟高理想,不忘父训,投身教育事业,以自己四十年扎根苗乡边远山区教书育人,而实践了她的青春理想,为苗乡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但命运对她是不公平的。她曾经受尽煎熬,经历了生死考验,过早失去丈夫,一个人抚养四个未成年的孩子……
这些对她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以致她身心倍受创伤,留下终年病痛,61岁就与世长辞了。
唉!说到这里,我老泪纵横了。我亲眼目睹了主人家的老一辈子一个个离去,目睹了他这个大家庭的兴裒浮沉,我伤痛不已。
这时,弯月向我投来了深深一瞥,我想,她一定是被我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动了,她在为我的主人命运而黯然伤神。
弯月慢慢地向西坠了,可是我的故事还没说完呢,我还要告诉她,现在我老屋主人的后代的生活怎么样。
弯月又打起精神来,她有点兴奋了,似乎发出很耀眼的光来。
人世间呀,真如潮水起落,有起也有伏。
我这屋的第一、二代人的人生浮沉,正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时代造就人生,人生在历史舞台上选择角色。
我这屋的第三代人都经历了大浪淘沙,都下放到了农村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然后都走上了各自喜爱的工作岗位。时代的大熔炉给了他们这一代人经久的锻炼,炼铸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我看着他们一个个长大,再一个个从我屋中走出到广阔天地去锻炼,再一个个背起行囊走向工作岗位。我是满心欢喜啊!
如今,这老屋的第四代儿孙们,也个个不错,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投身到大城市的国家建设中去了。
可是,我日久年长地没得到呵护维修,日渐破旧了,我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容颜。看着街市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看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也多想让我的屋主人的子孙回来陪陪我,改造我,让我焕发青春呀,让我脱胎换骨重启一个辉煌的人生!
天空中那轮弯月似乎她巳听累了,泛着朦胧的光,我也讲得满脸是泪水。
腊叶树在晨曦中舞动着他的手臂来拍拍我,安慰着我。
我呢?我感激这年年、月月听我诉说的月色如华的听伴……
雨露晓蓉2021年3月6完稿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县作协会员。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散文、诗歌、通讯作品在省市多家媒体发表。
【热评精选】
欣赏才女晓蓉佳作《老屋的诉说》,才女以老屋作为第一人称,诉说近两百年来这老屋里的人的风风雨雨。一座老屋,承载着几代人的荣辱兴衰和悲欢离合,也见证着阴晴圆缺的时代变迁以及生老病死、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这中间,老主人的辛劳勤奋,负重前行,换来了光宗耀祖的几个儿子的锦绣山川。
然,家庭的变故让人应接不暇,在大儿子因战争牺牲,老主人不堪受挫,郁郁寡欢辞世后,三儿子也命赴黄泉。眼看着老屋在风雨飘摇中七零八散,是三儿媳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立志山区的教育工作,立志把四个儿女养育成人,把知识和做人的准则代代传承!终于,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儿女长大成人,并收获了满园桃李。而命运,再次鞭打着她柔弱而多病的身躯,终于,她卸下了满身负重,永远的睡着了……
老屋的故事很感人,老屋里的人个个很出彩,这是中华民族千万个家庭中的缩影,这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才女文笔流畅,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环环相扣,贯穿始终。(点评:李花满园)
欣赏吕晓蓉老师《老屋的诉说》,深深感动。
作品在一首《虞美人•思乡》引领下,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用独特回忆的视角,拉开记忆的序幕。作品用拟人手法,把老房人格化,抒发了对故乡的誊念和对老屋亲人的深切怀念。
首先,交待老屋的地理位置,讲述作品主人与老屋的关系。然后介绍老屋的前世今生。老屋第一代人,是旧社会师范毕业生,先从教,后税务,再后来做药材生意,社会阅历颇多,他是一位财富丰厚的令左邻右舍敬仰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而第二代主人翁,是三个儿子,是在新中国出生,长在红旗下。这三个儿子,也是不简单,个个都是从高校毕业,有人挥笔从戎,有人成为电子工程师 ,有人搞教育。这老屋走出了不少社会栋梁之材,在当时也让人倾慕。但,岁月蹉跎,祸福难测,一场场家庭变故,给老屋主人也带来不幸的痛苦与悲伤,老屋部分男丁先后逝世。突来变数,但,老屋女主人李陶,没有被压垮,挺起腰杆,一边教书,一边与生活作斗争,含辛茹苦地培养四个儿女,而且,这些孩子都出人头地,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里奉献自我的人生价值。
作品《老屋的诉说》时间跨度大,经历漫长,用大量社会变革、人文的直观叙述来描写,而且手法独特,对每个环节,都刻画得有板有眼,有血有肉,描写有度,扣题准确,段落清晰,巧妙构思,文字丰富,情怀浓厚,点笔生花。值得欣赏,特此推荐阅览。(点评:兰云)
欣赏吕老师《老屋的诉说》,作者给我们讲述一个大家族的历史,回顾着老屋二百年的历史沧桑。这是一个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显赫一时的贵族式家族。高墙深院,清水流动,荷叶滴翠,浮萍吐芳,荷花、兰花、茉莉花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临街有门面旺铺,资产丰厚。这富足殷实的大家族,无不展示着第一代建设者、管理者的勤劳和智慧。老先生具有高雅情操,更有他的卓越远见。他分别用尽一生心血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个个都是社会精英。第二代家族管理者,女中英杰一一李陶,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以超凡的魄力依然让家族沿袭着往日的辉煌。但历史的缘故,社会的动乱,让大家族走向衰落。老屋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浮沉,读着亲切感人,很能打动人心。作者用拟人手法,让老屋说话,"弯月深深一瞥”,“腊叶树舞动着他的手臂来招呼我、安慰我”等,让读者陶醉其中,尽情享受着吕老师带给我们关于老屋的故事。文章结尾,作者既表达了对老屋现状的担忧,又让我们看到了老屋”第四代主人们已焕发青春,正在用自己双手和智慧续写"老屋"的辉煌,更让读者多了份欣喜和敬佩之情。(点评:牛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