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村一书想到的
缪荣株
2020年春,《泰州晚报》总编翟明邀请20多位作家在黄桥商讨如何办好晚报坡子街副刊时,会上我就听说江苏省公布的新一批传统村落名单中,兴化市陈堡镇唐庄和蒋庄两村双双上榜。坐在我对面的陈堡镇原党委副书记丶作家时庆涛当面邀参会人员去陈堡一游。
2020年11月1日,泰州作家书画家十多人受邀赴陈堡采风,我忝列其中。从陈堡回来,每见《陈堡水荡》公众号文,读起来都感到特别亲切。
在去陈堡采风前,我就听说陈堡镇15个村计划村村要出书,我又惊奇又怀疑:全国没听说一个镇村村出书的,可能吗?在陈堡镇一天的采风,我信了。
文史丰富。陈堡镇村村出书不仅可能,而且很有必要。镇内5万多人口,九寺十八堡。走进陈堡文化馆、向沟、唐庄、蒋庄、绵延20里的陈堡万亩草荡等数不胜数的6000前古文物景点,姚敬厚校长和考古的专家孙建中向我们介绍时如数家珍。
文史丰富。说起陈堡,我感到十分亲切。20世纪40年代,陈堡擓篮小戏班子就是很有名气的京剧戏班子,长期活跃在我工作过的港口镇一带,班主居宝生蒋庄人。陈堡镇多处有早期人类的遗址和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紧靠草荡的向沟村里隋唐遗址和三口宋代古井,以及古井圈和大量麋鹿骨架死前挣扎的模样,鼎、陶器、瓷器...... 可修复的有60多件。
在陈堡各村走走,民间故事俯拾皆是:在向沟村,笔者得空随便和两个席地而坐的耄耋老人闲聊,他们随口就告诉我,几十年前一村民在古井旁红柴草下面筑草时,偶得娃娃型玉如意,村人称奇。过了一段时间,玉如意从家中不翼而飞。它告诉人们,不是你的财,你守不住。一只修练500年的河蚌精从黄海边拓开蚌蜒河,排除里下河洪水入海,解决里下河老百姓水患之苦。
一个庄有一座古庙就不错了,蒋庄有两座古庙距离不到300米。
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三届外景在古朴唐庄,更是故事多多。鸡鸣三县的唐庄大财主娶媳妇儿,在彩礼单上给女方送去了从苏南购回的1800块麻石,用于铺上300多米泥泞街道的礼单,让新娘从水码头走到婆家脚不沾泥,多么高雅实在惠及大众的彩礼啊!
有关积善桥的集资,留下的文字记载的十个董事人物个性各具特色的对话场面,栩栩如生!
唐庄四代人传承的鸬鹚捕鱼、西湖塘采蚌都是极佳的乡村风情。唐庄和老阁镇相连处是古代魏吳交界处的陵亭古战场。唐庄村民合服务中心在国际上获得建筑类“卓越设计奖”。
草荡湖畔有个蒙古村落——校果村,它是成吉思汗的后代移民,巨大的成吉思汗石雕像巍然屹立在村口,宁乡村有明代巡检司衙门遗址。
2022年江苏省第二十届水上运动皮划艇项目比赛基地等都吸引我们的眼球。另外,从草荡走出了书法大家周孝国、著名画家江南春、世界十大狙击手张桃芳、博导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还有受到周总理表扬的红色特工扬延修。抗日将领陈中柱(中将)血洒陈堡蚌蜒河畔,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追认他为抗日烈士。这里文史资料丰富,写不尽啊!
笔杆子多。位于小说之乡的兴化陈堡15个村,村村出书,不仅源于文史丰富,玩笔杆子的人也特多。文学大家王干生于斯长于斯教书于斯,撒下一批文学的种子。在陈堡向沟村村部展示馆,有王干、费振钟、时庆涛等5人于1979年春节组织的早期文学的萌芽一一大野文学社历史图片展。
大野者,在陈堡万亩水荡旁向沟村春天广阔的麦田里,5个爱好文学的小青年斗酒比量在灌了六斤酒后,在家乡的田野上或横或卧,或蹲或睡,犹如牛群一样“撒野”展开理想的翅膀,借着醉意“歃血为盟”在鸟飞虫鸣的藍天白云下孕育了大野文学社。
领导重视。如今,历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变革时期,信息化时代潮推浪巻,一些农村正在成为空壳村,无数村庄的命运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我们世世代代祖上居住的村庄走向何方?实在值得深思。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陈堡镇党委高瞻远瞩重视文化软势力,从施政单位老百姓长远利益出发,不把眼前的政绩观当成自己的追求目标,为古镇的发展插上双翅,实在是地方当政领导的楷模。
陈堡镇有一个做法我在所有的乡镇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党委从实际出发提出全镇15个村,村村收集、整理村史为村镇文化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支持各村写村史的过程中,对于已成熟的村史的出版,村镇各拿一部分经费,保证村史正常出版,在现有的15个村中,已有5个村出版了村史。
负责这方面牵头人之一的姚敬厚校长信心十足地自豪地告诉我说:“现在陈堡镇各个村每天几十人,活跃在采集村史的路上。”这就为陈堡镇文史工作的开展以及打造旅游村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已经出版了《旧庄遗事》《庄恋》《陈堡草荡历史文化调查汇编》。
陈堡人给采访者每人都送上了几本沉甸甸的书。一个县市政协文史委,一般一年也就出那么几本书,一镇村村出书谈何容易?这自然要根据各地情况,具备丰厚的文史,经济丶写作人才方可行事,切不可一哄而起。
陈堡镇根据本地人文历史靠船下篙,寻找、创建梦中田园,留下记忆的乡愁,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并在全镇推广,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1年2月27日已发1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