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二张双韦陀
左增杰

呵呵,因为参加了北京顺义区张镇灶王文化全国征文大赛获了奖,2019年春节前,我兴冲冲地飞抵了首都机场,去出席了联谊活动。
我是河北省通县人.。河北省通县就是今天的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段之源。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北京目前唯一的副中心就是我们通州区。
2019年元旦前,得一特别嘉奖,美国“亚洲美术家协会”给的。协会的中国办事处就在通州闹市。我应该登门致谢。
元月28日,到了故土。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如同大鼓,就叫做"糖瓜儿"。灶王文化在顺义跟通州,红红火火,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时的"糖瓜儿"亮相于超市货架了,那叫一个酷!
通州区俚语云:“有礼的街道 无礼的河道”。 纤夫在岸上拖着船走,干活的男人都不穿衣服,一丝不挂,但谁也不笑话谁,女人路过看到或者媳妇、嫂子、妹妹、小姨子、儿媳妇来送饭,都很自然。有礼的街道,无礼的河道,就是说在街上大家都讲礼貌,穿戴好,在河沿,老爷们儿裸体合规矩。现在,在哪儿都会穿戴好的,男女老少比新潮,个顶个地帅。大前年我应邀到马来西亚讲学,在吉隆坡繁华路口,邂逅一位欧洲美女,大大方方地赤身遛弯,没人管。这要是在我们通州大运河沿,有光屁股汉子摇摇晃晃地扭,准得让警察带走。拘留三天!
长安街东延长线正在建大型漕运历史文化主题城市公园——八里桥公园。 八里桥是长安街延长线与大运河文化带重要的交汇点,承载着深厚的漕运文化。作为通惠河上唯一一座大型石拱桥,八里桥建成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它与卢沟桥齐名,是北京三大古桥之一,也是昔日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所在地。更是八里桥之战的火线——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因发生地点为 八里桥,而得名。英法联军,通过入华多年的传教士为间谍,发现北京到通州运河沿岸部署大量清军,运河上有一座17世纪石料单孔桥,即为 八里桥。八里桥之战打响后,清军马队即按原定部署立即由正面冲上前去。他们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敌。由于火枪装备有限,就手持长矛、弓箭,凭着一腔热血迎击英法联军,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一部分骑兵冲至离敌人四五十米的地方,有的甚至冲到敌人的指挥部附近。激战1小时,毙伤多人。但清军马队遭到据壕作战的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和敌炮榴霰弹的轰击而大量伤亡,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被迫在敌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却下来。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 拿破仑战争锤炼,和最新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 职业军官团。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使用了,刚刚发明不久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而八旗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 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有不少压倒性的胜利的。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之役中已经知道冷兵器不能抵抗新式兵器,就不该督率马队与联军决一野战,是他的无知和错误使官兵付出惨重的代价,僧格林沁丧师误国难逃其咎,但与主和派也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故土亲人讲起这段历史来,如数家珍。
魏巍通州塔, 滔滔大运河, 豪侠宰倭寇, 铲匪即韦陀!
故土大运河起点,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其中,最为撼人魂魄、可令神鬼皆颤的,当推“二张屠贼”之正剧——
张庆余,河北省沧县人.初在津学商,旋即弃商从戎,历任直隶军连、营、团、旅长等职.
张砚田,河北通化人。毕业于保定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军团长,驻山海关。
1935年11月,当时大汉奸殷汝耕在日本的策动下,悍然宣布脱离民国政府管辖,宣布独立,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并组建了一支17000人的“保安队”。
1937年7月27日,冀东保安队接到日军的命令,要求他们向驻守在通州附近的二十九军一个营的中国军队进攻。保安队官兵虽然加入了汉奸武装,但毕竟良心未泯,不愿向中国人开枪,所以拒不从命。恼羞成怒的驻通州日本特务机关长细木繁竟然下令日军飞机轰炸保安队驻地,炸死炸伤10多名保安队士兵。

驻地遭到轰炸,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张庆余找到细木繁评理,却遭到细木繁的辱骂训斥,两人愤怒之下拔枪相向。保安队官兵满腔怒火,谁都咽不下这口怨气。张庆余回到驻地后,立即与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商量,决定在29凌晨发动起义。
28日晚12时,4千多名起义官兵冲出军营。狂妄的细木繁认为只要自己出面训斥几句,就能镇压住这场“哗变”,没想到他刚带领特务队来到保安队军营门口,就陷入中国士兵包围,几十名日本特务顷刻间全部被歼灭。
随后,起义部队与驻扎在通州的300名日军爆发激战,经过半夜的交火,日军大半被击毙,其余的狼狈逃窜。在战斗中,起义部队也有二百名战士牺牲。日军设在通州的军警宪特机关和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全部被起义部队捣毁,第一总队日本顾问渡边少佐、教育厅顾问竹腾茂、宪兵队长河田、通县顾问申茂和特务机关长细木繁全部毙命。同时,一些日企员工和日本侨民也被起义部队捕杀。据说,此次起义共击毙日军、日特、浪人500多人。
听到保安队起义的消息,殷汝耕吓得躲到房间的柜子顶上,被起义士兵搜出,准备押解回北京城。然而,当起义部队途经德胜门外时,与日军发生遭遇战,殷汝耕乘机逃脱,侥幸多活了十年,直到1947年12才被民国政府处以极刑。之后,通州起义部队分批赶到保定,参加了抗日军队。
当时,日本在华企业不仅在经济上充当掠夺中国资源的急先锋,而且很多日企员工都充任间谍,刺探中国各方面的情报。很多大型日企的高管,都是侵华政策的倡导者和鼓吹者,比如“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概念,就是“满铁”总裁松冈洋右最先提出的。在侵华期间,大量中国劳工被绑架到日占区与日本本土做苦力,更是众多日本企业与军方联手犯下的罪行。所以,那些日企员工表面上看似没有在战场上屠杀中国人,但他们与日军同样是侵华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必须用自己的生命为日本的侵略行径买单。

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申遗成功,一伙日本右翼立刻坐不住了,于2016年6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请,试图为“通州事件”申遗。痴人说梦,把钉子碰,活该!
二张屠贼,功不可没。我曾先后二十多次,向九个相关组织建议,在通州区大运河旁,竖起二张纪念碑,均无回馈。
文艺节目、影视脚本,已经腐败,娘娘腔、猪哼哼戏,正在泛滥。点赞英雄、讴歌血性之正剧,无人问津,这真是民族悲哀啊!我不止一次地动笔,创作电视剧《二张屠贼》,担心连打水漂的可怜机会都不会有,自作多情呀,热脸硬贴冷屁股,撑糊涂了?!
故土亲人一讲起二张屠贼故事来,无不摩拳擦掌、感慨连连!
小年,我踏访了故土的绿水青山,心弦颤抖、热泪长流……



韦陀
(佛教的护法菩萨)
韦陀菩萨是佛教的大菩萨之一(佛教中另外还有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韦天将军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
《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生于农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拥三洲大法轮,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造亭接众一百二十所,开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树钵八百万,设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条,造佛寺四十六所。每世造旃(zhān)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经》一百藏。一十七世为真童身。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眼菩萨;释迦佛会上,名真童身菩萨。手持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斤,金刚不坏身,发大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头戴凤翅兜鍪(móu)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金锁子甲。若人发愿造印图文一张,乃至千万张,无病延年,菩提心不退,功德无量矣!
韦陀菩萨护持完999尊佛后,将会是贤劫最后一尊佛,楼至佛。
中文名 韦陀、楼至佛 外文名 Veda 别 名 韦将军、韦天将军 国 籍印度 出生日期 农历六月初三日 出生地 南印度 信 仰 佛教
目录
1 简介
2 韦陀菩萨十大愿
3 韦陀与庙
4 感应故事
5 韦陀像▲
6 庄严的韦陀菩萨像

简介
韦陀菩萨造像
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韦陀菩萨是护持正法的一位大菩萨。
天目山相传为韦驮尊天菩萨显圣度众之应化道场,故其寺院内专门建有“韦驮殿”。其中昭明禅寺韦驮殿内供奉的韦驮尊天菩萨像,更是迥异于诸方--各地寺院所供均为立像,此处则是硕大无比的坐像。
《悲华经》说:韦驮菩萨在过去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释迦牟尼佛那时为宝海梵志,有一亿弟子,最小的叫持力捷疾,依愿力将来在贤劫最后成佛,号楼至佛。
韦陀菩萨十大愿
《悲华经》云 :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第二愿:护持正法愿
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槃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乱心者劝化安止令住定心。无威仪者劝化安止住圣威仪。若有众生欲行善根。 我当为其开示善根。
第三愿:末法燃灯愿
彼诸世尊般涅槃后正法垂灭。我于尔时当护持之令不断绝。于世界中燃正法灯。
第四愿:劫难度众愿
刀兵劫时。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持不杀戒乃至正见。于十恶中拔出众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灭诸盲冥开示善法。我当灭此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令无有余。
于饥馑劫。我当劝化一切众生。安止住于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我劝众生住六波罗蜜时。众生所有一切饥饿。黑暗秽浊怨贼斗诤。及诸烦恼悉令寂静。
于疾疫劫。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住于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摄法。众生所有疾疫黑暗当令灭尽。
于半贤劫断灭众生如是苦恼。
第五愿:末后成佛愿
一千四佛。于半劫中出世。涅槃。正法灭已。然后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六愿:无别千佛愿
如千四佛所得寿命声闻弟子。我之寿命声闻弟子。亦复如是等无差别。
如千四佛于半劫中调伏众生。愿我亦于半贤劫之中调伏众生。
第七愿:调伏余众愿
是半劫中诸佛所有声闻弟子。毁于禁戒堕在诸见。于诸佛所无有恭敬。生于嗔恚恼害之心。破法坏僧诽谤贤圣。毁坏正法作恶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当拔出于生死污泥。令入无畏涅槃城中。
第八愿:化佛教化愿
我般涅槃后正法贤劫一时灭尽。若我涅槃正法贤劫俱灭尽已。我之齿骨并及舍利。悉当变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璎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种好。次第庄严遍至十方无量无边无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悉令不退。若彼世界病劫起时无有佛法。是化佛像亦当至中。教化众生如前所说。
第九愿:摩尼宝珠愿
若诸世界无珍宝者。愿作如意摩尼宝珠。雨诸珍宝自然发出纯金之藏。
第十愿:作大医王愿
若诸世界所有众生。离诸善根诸苦缠身。我当于中雨忧陀娑香栴檀沈水种种诸香。令诸众生断烦恼病诸邪见病身四大病。于三福处勤心修行。令命终时生天人中。
韦陀与庙
韦陀菩萨是佛陀的护法,也是佛法的护法,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寺庙都会供奉韦陀尊天菩萨,职责是护法安僧。他将护持贤劫千佛中九百九十九尊佛出世,为他们做护法,是贤劫中最后一位成佛者,名楼至佛!
他面如童子,表示对佛教怀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刚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辅正、除魔卫道。据《铸鼎余闻》:“合掌捧杵者,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到寺,皆蒙供养。按其杵据地者则否,可一望而知也。”
韦陀塑像有三种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
韦陀菩萨
韦陀菩萨
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感应故事
寺庙失火, 韦陀示警
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庙,于夜间烧起一场无名火,当夜正逢一位小沙弥睡在韦驮佛像之下,梦中看见一位身穿金甲,状似韦驮护法者对他说道:「庙中失火,赶紧逃生。」小沙弥忽然惊醒,果然看见寺中大火焚烧,情急之下,扛起韦驮塑像,就往庙门外跑。 大火猖狂至极,经过一夜焚烧,一直到早上,众人察看灾情时,发觉寺庙满目疮痍,只有韦驮塑像屹立门外安然无恙。韦驮塑像有几百斤重,必须数名壮汉出尽全力,方能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弥竟然可以独力背起,可见韦驮之灵验。 韦驮是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 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出《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亲身经历, 两种业报
(齐 僧远)南北朝(齐)时,僧远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梦韦陀菩萨愤怒指责说:“你是出家人,这样造恶业,怎么不拿镜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来,自己照一下,见两眼边缘现暗黑色,以为是灰尘,用手去抹,眉毛随手脱落。大惊,反省自责,痛改前非,从此穿旧衲衣,破鞋子,吃长素,只正午吃一顿饭。早晚忏悔,沉痛流泪。过了一月多,又梦见韦陀菩萨笑着对他说:“能认识罪过,又能改过,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现在赦免了你!”他又惊又喜,醒后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泽,眉毛又重生出来。他亲身经历这两种业报,便深信三世因果绝非虚假。由此至诚地依教奉行,没有倒退现象,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高僧[2]。 (出《缁门崇行录》)
欠常住款 , 菩萨令还
(清 福严受戒僧) 清朝福严费老人会下一位受戒僧,受戒时,欠攒单银五钱,四年不归还。老人圆寂后,这个受戒僧梦见韦驮菩萨命令他归还这银两,并说:“本钱虽是五钱,加上利息,应该还二两。”受戒僧说:“和尚已经逝世,还给谁呢?”韦驮菩萨说:“和尚不在世,你可送到灵隐寺,了却这公案。”该僧醒后,便将银两亲自送到灵隐寺,说明情况,用来供奉先老人。该寺主持鸣鼓召集僧众,说明这件事,希望大众要谨慎因果,并说:“我们寺中目前正进行修建,钱粮的收支数目很大,所以韦驮菩萨特用这件事对我们作警诫!”(出《现果随录》)
韦陀像
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陀像造型夸张,全身呈S形,眼睛与头部方向相反,右臂握拳下垂


通州事件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发生全面交火。日军大举
进犯南苑的战斗打响后,张庆余知“战机已迫,不容坐观,遂与张砚田密议,决定于7月28日夜12时在通县起义”。7月29日在北平附近,驻守通州的伪军冀东保安队对日军发动了攻击,冀东保安队捣毁了日军机关,逮捕了殷汝耕(冀东保安队撤退时殷汝耕逃跑)等人。
起义部队封闭通县城门,断绝市内交通,占领电信局及无线电台,并派兵包围冀东伪政府长官署。殷汝耕闻讯,藏匿于贮藏金银冥器的橱柜顶上,起义部队搜殷不获,就威吓殷的仆人。仆人说:“长官!请出来罢,张大队长迎接您来啦。”殷汝耕听到后以为救兵到了,自橱柜顶一跃而下,立被拘捕。驻通县日本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的公馆距伪署仅一巷之隔,他率领特务数十人抗拒,被起义部队乱枪击毙。日军驻通县的部队约有300人,由于日军的火力猛烈,工事坚固,激战达六小时以上,起义部队牺牲约200人。激战至29日上午9时,日军除一部分逃亡外,大部分被歼灭。
2016年6月,日本几个民间组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通州事件”登录2017年世界记忆遗产。
中文名 通州事件 杀死日军 500多 意 义 沉重打击了日军 弊 端 通州事件没有能够改变华北战局 主要人物 殷汝耕、张庆余 发生年代 1937年7月29日
目录
1 背景
2 过程
3 评价
4 相关人物
背景
1937年7.7事变后7月下旬,日军从华北撤侨的列车经过通州时被当地军阀部队(应该是一支土匪部队,先被日军收编为伪军,后来又出奇不意“反正”抗日,袭击日本的后勤部队)攻击死伤严重,上百日军士兵被杀后肢解,女人被先奸后杀。后被日军中国驻屯军的部队营救出少数几人 [3] 。
日本将此消息返回国内,全国“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增兵华北,惩罚暴支”在几本日本人写的替南京大屠杀翻案的书中,对此事进行报复也是他们进行屠杀的“原因”之一 [3] 。
过程编辑
1937年7月29日,这时候日本早已调兵完毕,北平都要沦陷了,看过时间会倒转的,冀东保安队虽是伪军,出身土匪还真的不多。我看过日本人在战时写的关于通州事件的资料,认为责任应当由空军(陆航)来负,因为引起通州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空军轰炸了保安队(日人称为误炸),当时通州约有日军300人(绝非什么后勤部队),连同日侨、浪人等约六七百人,一小部突围成功(也不是什么驻屯军救出来的),被杀者约五百人,至于“对此事进行报复也是他们进行屠杀的‘原因’之”云云更是胡说八道,日军人向来是“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就我以前看到的英国人的资料,据说在通州事件中被杀的日本人没有一个是全尸的 [3] 。
日本人被杀得很惨,士兵被杀后肢解,日本侨民妇女被先奸后杀,有的被肢解 [3] 。
1937年7月27日,日军向驻通州附近的中国部队二十九军发动突然袭击。埋伏在通州旧城南门外的伪军保安队没有执行日军的部署,按兵不动。残忍的日军轰炸了保安队的驻地,激怒了本不甘心事敌,早有起义准备的保安队,在张庆余 [1] 等领导下,于1937年7月29日发动起义。他们捣毁了日伪机关,逮捕了殷汝耕(起义部队转移时殷逃跑)等一批汉奸,处死了500多个日本顾问、官兵和日韩浪人。下午,起义部队在指挥部驻地北关吕祖祠集结,向京西转移。这次起义不仅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也宣告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彻底垮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向宛平县城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于是爆发了全国抗日民族战争。7月27日凌晨三时许,侵华日军和通县日军守备队突然向驻守在通县新城南门外(今通州粮食加工厂址)29军143师的一个营发动进攻,这个营的官兵奋力反击,杀伤日军百人,然而,埋伏在旧城南门及东总屯担任截击任务的伪政府保安队,并没有截击突围转移的29军部队,只是对空鸣枪,打炮,佯装阻击撤退的29军,同时在双方激战中也没有给日军任何支援。狡猾的日本特务机关长细木繁对保安队产生了怀疑 [3] 。
1937年7月27日上午9时左右,日军实施报复行动,派飞机12架狂轰烂炸旧城南门外保安队营地,致使保安队10余人伤亡。保安队广大官兵愤愤不平,难咽这口屈辱气,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张庆余立即把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及教导总队沈维干找来密谈:“城南的战斗和日机轰炸教导总队营地,已经激起保安队官兵的义愤,我们怎么办”张庆余首先征求二人的意见。沈维干说:“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依我看,现在就可以动手。”张砚田有些顾虑:“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了,日本人已有了准备,动手以后再同29军接应不上,全军就要覆没。”沈维干对形势又进行了分析:“现在官兵的抗日义愤实难抑制,与其抑制,不如顺水推舟就此起义。”张庆余说:“先观察一下日本人的动态再定,你们看怎样“28日下午,张庆余在“自强社”门口遇上了细木繁。细木繁质问道:“张队长你怎么槁的,为什么没有把29军截住?”张庆余觉得一个堂堂的中国人被日本人如此训斥,是奇耻大辱,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愤怒,说:“我保安队是维持治安的,不是打仗的,我管不着!”“我撤了你!”“我是中国人任命的,你细木繁算个什么东西。”两个人互不相让,同时拔出手枪,怒目对视,直到有人上来阻拦劝解,两人才不欢而散。事后张庆余,张砚田。沈维干秘密集合,认为事己至此,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尽快采取行动。于是,决定28日夜12时举行保安队武装起义。起义指挥机关设在县城北关,规定以午夜进攻日军兵营的枪声为起义信号,兵分三路同时行动。午夜,起义的信号枪声大作。起义部队迅速占领了长官公署和其他重要机关。殷汝耕听到枪声,连忙呼唤卫队长,卫队长早已被起义部队架到了指挥部。殷汝耕听无人应声,便藏身柜顶。起义部队官兵迅速扑进殷汝耕的卧室。但见被单。衣服散落在地,不见人。厕所、壁厨、立柜都搜尽,还是找不到人。从厢房搜出一个仆役,逼迫他交待殷汝耕的去处,仆役不情愿地指向柜顶:“长官您出来吧!”此时,殷汝耕吓得屁滚尿流,浑身筛起糠来,哪里还能动弹?几个保安队士兵上去就粑殷汝耕拽了下来。随后,将他押解到北关吕祖词指挥部监禁起来。主攻日本守备队和特务机关的一路起义官兵,以装备精良。200多人的敢死队为前导,乘敌不备解决了敌岗哨,然后摸迸了日本特务机关和守备队住所。细木繁听到动静,率队冲了出来。他持短枪高声喊道:“你们速回本队,勿随好人捣乱,否则皇军一到,你们休想活命!”起义官兵哪听他的嚎叫,一勾枪板机将他击毙在地 。
激战进行6小时,直打得东方的太阳火样红,共歼灭日军官兵500余人。第一总队日本顾问渡边少佐,教育厅顾问竹腾茂。宪兵队长何田。通县顾问申茂及冀东银行行长等均得到了与细木繁同样的下场。同时,捣毁日伪组织各机关,烧毁了日军守备队火药库。当夜,驻顺义保安队苏连章团根据张庆余指令,举行起义,歼灭日军200余人,于29日上午10时开进通县,与通州起义队伍汇合。时近中午,日军派飞机20余架轮番对通州城轰炸,起义部队伤亡甚重。张庆余得知形势危急,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分成两路向平西方向转移与29军汇合。当起义部队行至北平安定门与德胜门之间时,突然遭到日军截击,押解汉好殷汝耕的士兵被日军冲散,殷汝耕乘机脱逃,被日军劫走。随后,有装甲车20余辆掩护日军截击起义部队,保安队教导总队长沈维干、区队长张会明困带队突围相继阵亡。危难中张庆余下令化整为零,分头突围,经门头沟奔保定集合 。
“当行至中途,竟被孙殿英部(国民党军)截击缴械……待余剩4000官兵徒手步行到保定集合时,仍请求向孙殿英索还武器,仍要开赴前线,力国杀敌 [3] 。”
1937年8月10日,因通州保安队起义,殷汝耕被迫“引咎辞职”,经他一手策划成立的卖国政府也被迫迁往唐山 。
评价
此次事件中通州保安队杀死了500多个日本侨民、顾问、官兵和日韩浪人。这次攻击沉重打击了日军,宣告“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彻底垮台。但是由于通州保安队没有和华北的29军宋哲元部相配合。 因此,通州事件没有能够改变华北战局。
后来通县起义的领导者张庆余曾经被蒋介石接见。蒋介石问张庆余:“既捉住殷汝耕,却为什么不杀?”张庆余回答说:“当时本拟将殷逆枭首示众。因刘春台说殷逆系何应钦代委员长和黄郛委员长的亲信,派他到冀东担任蓟密专员,所以才改为押送北平交宋哲元处理。”
相关人物

张庆余(1895---1963),字贺轩,河北沧县申家庄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陆军模范团步兵科。厉任直隶军连、营、团、旅长等职,1933年任冀东特种警察队第一总队队长。1935年11月改任伪冀东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1937年7月率部起义,转保定、洛阳、西安,于1938年隐居四川金堂县什坊镇。后被委任为国民党军委会中将参议。1946年夏,退役与家人定居天津,直到病逝。
殷汝耕(1885---1947〕,浙江平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27年即代表蒋介石与日本官方往来勾结。1931年后参加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及《塘沽协定》,1935年12月26日至1937年月29日充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政务长官,堕为彻底民族败类,抗战期间,殷汝耕先在北平待了一段时间,后又去汪伪政权任职,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 [1] 1947年12月1日因汉奸罪被处决于南京。


左增杰 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乌鲁木齐市健康大使"、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总经理。诗文入选台湾影响最大的诗刊《葡萄园》出版的《30年诗选》。是信天游体诗人、曾出版《军中第一刀罗少伟》传奇传记体章回长篇小说. 北京逻辑语言研修学院副教授,台湾名人马英九的大陆朋友,左宗棠四世孙,王洛宾嫡传弟子,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参战军人、1964年原子弹爆炸涉核军人,退休于《新疆铁道》报编辑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