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子,又名南泰、古来禅、菊不采,本名刘泰初,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五日生。父母皆为国家教师,随祖父母在乡村生活十余年。一九七五年属知青上山下乡,一九七八年参军入伍,一九八二年退役。做过教师、记者、编辑,并进入大学专修中文。一九九一年下海经商。曾出版《我的格言》。二零一六年三月创办庐山陶渊明田园诗诗社,担任《国际田园诗》、《田园诗网》会长兼主编。其新闻、诗歌、剧本散见于多家媒体与文学副刊。其性格幽静,文笔冷峻,且不乏幽默与浪漫。
文/泰子
动车的灵肉
这么多年过去,都是一个人的远行
没有一次走出影子
埋在沙堆里的瓶子,被狂风掳走
一排波澜,涌向大海的中央
转身,推动岸边的海螺
假如这趟动车的肉身,是归途
是密密河畔的丛林
月光舔干杯盏
你会捧出一首比铁轨还要悠长的诗
读出我此生的清瘦吗?
【今音点评】
由明辩读出清瘦
作者泰子的诗歌《动车的灵肉》以眼光的犀利来锁定“远方”的做法,跟一般人不同之处就在于远虑。
人物能怀远虑的变相思维方式就是利用睿智来拓展视野。比如第一段第四行“一排波澜,涌向大海的中央”的选词,以阔、以壮、以雄等之势,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其实就是属于自我的一个气场构筑。
诗歌的内涵深刻在一个“读出”两字(详见第二段最后一行)。能否“读出”全靠明辨,因此,人物肯定能“走出影子”。这就是诗歌的结果,三个字:一定行。“读出我此生的清瘦吗?”回答是,一定行。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