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鸿雪诗词做的是公益,只是平台创办人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及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有那些背后默默做事的收稿员,编辑,推广员,你如果有一点感动他们的辛苦,请转发,或在文章后面留言或打赏!你总得做其中一样,给他们一点动力,一点支持!相信鸿雪的诗友同这个平台一样,都是既有才又有品。
鸿雪诗词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理事长,鸿雪诗词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自幼酷爱诗词,吟读不辍,近年来,相续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行吟》、《湘湖风韵五百咏》、《西湖拾韵五百咏》、《钱塘龙韵五百咏》、《浙东唐诗之路渔浦五百咏》、《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诗词十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中国》、《诗国》等刊物及各大网络平台。

鸿雪诗人 朱超范
浦阳(古桃源)梨花节有咏
(一)
赏心乐事见新闻,寄语啼莺玉笛喧。
今日无村不蓬岛,秦时何处是桃源。
尖湖影里春愁去,浦渚村头烟雨繁。
最喜梨花白如雪,芳香馥漫吐还吞。
(二)
名花悦目素波泱,颜色真如九月霜。
玉树琼枝映晴雪,淡妆秀质贮兰香。
不容乱蝶随风舞,只许勤蜂迎旭忙。
但使东君春不老,应知造物识沧桑。
(三)
虽然粉淡恰天真,上苑林中格外珍。
冰雪肌肤流雅韵,雨风气质驻青春。
清高不与群芳列,惆怅还随百草茵。
巧笑姮娥将月黑,白花色泛捧心嚬。
(四)
梅蕚初开意在斯,红桃不觉负归期。
纷纷柳絮青丝拂,漫漫梨花白羽麾。
咏雪精神香未改,吟风形貌志无移。
黄鹂叶底清音弄,晴光满目赋参差。
(五)
都将冷艳入琵琶,又拾馀馨着意赊。
燕户莺帘仍故苑,云窗雾阁问谁家。
轻寒雨后红裙薄,香软风前素袖斜。
千树万枝飘白雪,天姿淡雅遍天涯。

(六)
东巡御驾白云乡,画里桃源烟水苍。
莫说乾坤何寂寂,空疑鹤梦亦茫茫。
三军未报祖龙死,一路犹驱司马骧。
底事避秦临此地,缘由不必问陶郎。
(七)
陶潜不种武陵田,采菊南山亦可怜。
欲到桃源问渔父,不如禹穴拜先贤。
坑灰未忍秦皇事,车辙长驰嬴氏阡。
一帝巡行馀梦短,神留史迹入苍烟。
(八)
不省烟霞入锦春,天台树碧迥无尘。
吴王阁下刘曹叹,郭母峰头嵇阮亲。
往昔江南无古邬,如今桃北有新村。
武林泉水依然涌,须就烹茶抱桂薪。
(九)
蓊葱竹木伴山梅,谁倚虚坛牖半开。
尖顶高洪挂明月,禅林宝寿拥昙台。
桃花水母瑶池养,明练澄江玉带洄。
仍见氤氲似前度,一犁烟雨白云偎。
(十)
太平兴国宋三年,始此桃源姓氏镌。
地拥一江临浦渚,乡编五里接崖巅。
仙山耸立蓬莱阁,幽谷盘徊泾水川。
诗画风情非世外,天堂今日梦相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