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写来了我的爱人》
寂寞的眼睛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对诗歌尤为偏爱。几乎一有时间整个人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看书写诗成了那时侯最大的乐趣。由于我的勤奋,在诗歌创作上也取得了一点小成绩。经常有习作在省市报刊电台上发表。而更幸运的是,写诗竟然写来了我的爱人。
那时侯,琴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有一天,我收到琴的一封来信,她说,是文化馆创编室的诗歌辅导员左姐让她与我联系的。左姐说我也是写诗的,建议她与我联系,希望我们能成为文友相互交流。这样,我们书来信往,谈诗谈人生谈梦想谈未来,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人都有喜怒哀乐。把心中的苦楚对她倾诉,把心中的快乐与她分享。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她信中的字里行间,我总能够得到很多清新且朴实的劝慰。真挚且温存的关切。
三月初的一天,天空飘着雪花。我们全家人都去送二叔家的大姐出嫁。在回来的公路上,小四轮车掉了挡,翻到了路旁的深沟里。母亲被砸在了最底下,头还磕在了一块砖头上。当时就晕过去了。在过往车辆的帮助下,把母亲送到医院。经诊断是脑震荡。在那段日子里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困难,困难是个什么滋味。我的家境一直不好。这次母亲住院,得需要不少钱。我只得去找亲朋好友东讨西借。一天下来,说不出的疲惫。到了晚上月已中天,可我还是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有一种难言的苦闷。于是,我想起了琴。便提起了笔,给琴写信。向她诉说我的遭遇,诉说苦涩的心声。
母亲出院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琴的回信。我迫不及待地拆开来信,信中竟夹着三十元钱。琴在信中说:看了你的来信,我哭了,你真是太难了,不过你一定要坚强,只要你咬咬牙,会过去的,相信以后随着你的努力,生活也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三十元钱是我卖樱桃积攒的,虽然不多,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就用它给婶子买点好吃的吧!看完琴的信。我的心潮难平。总之,我马上就把这封信和三十元钱拿给母亲。母亲也很感动,说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啊。夸奖再三并吩咐我请琴来家串门,妈很想见见她。这又何尝不是我心中的期盼。这样当天我就给琴写了一封信,并挂号寄出了。
事隔几天。我接到琴的电报:三月二十日到文联接我。看完电报,我高兴的不得了。等待总会让人觉得漫长又难熬。在那期间,我写了两首诗。一首题为《想你》,一首题为,《还要让我等你多久》。后来,这两首诗竟然在同年的八月十三日那天,在省电台农村天地节目中播出了。
终于到了三月二十日那天。我起得很早,骑上自行车便匆匆上路了。九点多的时候,我就来到了县文联。文联的李老师知道了我的来意后。便找出了一本《诗刊》让我边读边等。可是,今天哪有读书的心啊,心神不宁,眼神总是不知不觉地溜到文联的门上。十一点多,有人敲们,敲们声很小。李老师说:请进,门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个子不高的姑娘映入了我的眼帘。她穿着一件草绿色的没有衣领的尼子上衣,扎着一个向上翘的辫子。李老师迎上去。热情地说:呦,小琴来了,快进来坐进来坐。我站起身来,这时候,姑娘的眼神也落在了我的身上。李老师看我们俩紧张的样子,不由大笑起来。你们不认识吗?这不就是你等的小琴吗!这不就是等你的小刘吗!我和琴不由得相互红着脸彼此笑了一下。就这样,我和琴告别了文联的李老师,一前一后走出了县委大院。
那一天,我和琴一见如故。几乎不间断地聊了一路。她的淳朴纯真纯洁不知不觉在我心中勾起了那萌动已久的爱慕之情。这次见面后,我和琴相爱了。琴走后。不几天的时间就让我品味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诗的意境所在。那段时间,也是我爱情诗最丰收的阶段。每天都能写出酸溜溜的爱情小诗寄给琴,寄给当时的松花江地区广播电台文学节目。节目组仅半年多时间就选发了我的几十首小诗。当时用文字抒发表达我对琴的爱,不能说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不然又能怎样呢!我们相隔百里之遥。我们的爱我们的情话也只能在百里邮路上,不知疲倦不分百天黑夜地往返着,延续着。然而,就在我和琴要确立关系的时候。我们的麻烦来了。琴的家人极力反对这门亲事。说:这么远,家又穷,会写诗顶啥用?顶吃?还是顶穿?接下来,琴的天空开始阴云密布了。
那段日子,琴在那边流泪,在信里流泪,在我的梦里流泪。我的心如刀绞一般疼痛。我恨我自己无能,这么穷!就在那段日子,我和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无助的两个人。
日子一天天走远。我和琴一天天地煎熬。眼前没了一点曙光。我们每天只能用泪祈祷用心祈祷。终于有一天琴来信了。说:她家人不再管她了,并同意了这门亲事。原来,她们村也有一个和她一样的姑娘,爱上一个外地小伙,由于小伙的家远,又穷。所以,姑娘家人百般阻挠。最后,姑娘含着热泪带着人生最大的遗憾和悲凉,跳进了滚滚东去的松花江。是这个血的事实震撼了琴的家人。1992年的春天,我和琴的爱,终于插上了自由的翅膀。
2004.8.31.
寂寞的眼睛,男,七零后农民,哈尔滨市通河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