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诗人‖达真红/文
卖黄毛刺根时的痛酸
一九八四年那年,我刚上完高中,大学没有考上,毕业后,带着烦闷的心情,回到贫穷落后的故乡,开始了田园勤耕的生活。
那时父母还年轻,我给他们干点小家务,有时帮着种地,以减轻他们的劳苦之心和家庭重担,兄弟姊妹们都小,只有我稍大些,全家七口人,靠父母是仅够养活的,当时经济也缺乏,无处打工,又没经济来源,只能将苦的粮食,在王坝购卖了,才能弄点钱,一年只供一年,难有存粮余食,父母有时急得打转转,只怕养活不住孩子们。幸好在八六年上冬,在三峪乡沟门村,有四川来的付业队,到此地开办了个黄连素加工厂,把黄毛刺根收去,还弄了一个十几米长,三四米宽的长方形池子,里面铺着塑料,把黄毛刺根倒在里面,用硫酸液浸泡,还有其它化学药品作添加剂,几天后清除里面根楂,将沉淀的黄连素粉,出外过滤,象瓜豆腐一样,装在大木箱里,弄成的黄连素,金黄金黄的正方形方块,待大阳晒干后,将其运回四川制药厂去制药,但我们挖的黄毛刺根,从林里背回来,晚上在夜灯下,在木墩上用杀刀剁成一寸长的,然后装在塑料袋里。第二天天明,背上黄毛刺根,拿点干馍,攀山越岭,九至十点才到水沟坝沟门哈去卖,那些四川收购人员,给你开张票,到会计室去领钱,每斤黄毛刺根才是一毛钱,弄上一百斤才卖十块钱,那时十块钱也仅钱用,能解决家中十天的生活费,一盒火柴二分钱,一斤煤油四角九,一斤盐一角六分钱,一百斤小麦三十五元,一百斤玉米八元钱,十元钱还能弄几样东东哩,把黄连根卖了,吃口干馍赶紧往回走,从水沟坝到达山上二十里路,回家时太阳已落山了。
只要有来钱的门路,父母高兴,我越勤劳,增强了我挖黄毛刺根的兴趣,每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吃罢早餐后,背上背斗,拿着镢头,摇摇摆摆,步行到林,奋不顾身地去挖,一天两回,夜难入睡,在煤油灯下去剁,啥时剁完才休息,第二天又到沟门哈去卖,日久天长,夜以继日如此去干,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宽余,即使再苦,也苦得满意高兴,庄里许多人,也看得眼馋了,在我的影响下,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先恐后的去挖黄毛刺根,照样买些生活用品,手头松了许多,更提高了生活水平,每天能吃到一顿面条,也就心满意足了。
哎!这事已过去三十多年了,想想那时的经济困难,生活艰苦,令人实在觉得酸心痛楚,不堪回忆,但人生一世,风雨缣程,坎坎坷坷,忆旧思今,过去的事是难以忘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坚强上劲性,更能在今后未来道路上勇往直前,发奋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