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山記事》上篇:第五章(3)
作者:刘艳英
雪儿今天请假来的。她很迷茫,真不懂大人们在干什么。她跟在俞峰身边,不住地扯他的白衣服安慰。她知道舅舅的妈妈死在北京,送回老家安葬。见俞峰流泪她也跟着哭,边哭边想自己的妈妈爸爸,你们那天才能从远方旅行回来啊?俞峰给妈妈修好坟头就要立返北京。他给岳父留下些钱买年货,买衣服。岳父推辞半天,拗不过他也便收了,说:“以后回家别给钱了,俺们养得起孩子。” 俞峰对岳父有了最高评价,对岳母由衷感激。当他再次返回北京时,临近春节。这次回老家把钱花光了,俞峰蛮有理由:“给妈妈建坟、给亲戚买礼物 、来回车费、老乡随葬吃饭……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翠平夫唱妇随:“此话经典!以后每年都要回老家给父母上坟,祭奠祖宗们,看望亲戚们,花钱请客送礼理所当然。”俞峰感恩戴德,他抱了妻子并迫不及待地亲吻了她。翠平甚是兴奋,急忙拿出工资让俞峰去给妈妈买礼物,毕竟妈妈辛苦一年了,帮忙拉扯孩子吃苦受累无怨无悔。他们不住一栋楼却吃着岳母家的饭省着自己的钱。晚上,孩子才跟着翠平和俞峰回家睡觉。孩子的花销,全是岳父岳母出的,买高档食品,名牌玩具,时髦衣服……俞峰越想越不知如何报恩。一直以来,他每天吃完饭,一准忙于收拾洗刷碗筷,再把碗碟一个个擦干,放厨柜架上,然后拖地,擦桌子,洗衣服,还时常给岳母剪指甲。自己的亲妈没得到他这样照顾,作为儿子他问心有愧。人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如今这个局面,迫使他竭力讨好岳父岳母。收拾完毕,他和妻子带着孩子回家,自己的家也要收拾,有孩子给他“操持”着呢!洗床单,洗尿布,洗衣服理所当然的成了他的专业。俞峰对妻子和孩子真是细心周到照顾有加。哄哄孩子逗逗妻子,给这个家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等妻子和孩子睡了后,俞峰要看书学习。城里人文化那么高,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今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的心蠢蠢欲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不管婚否,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家庭成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过了年,俞峰积极报名参加高考。他坚信自己的实力!同时,他感谢国家,感谢党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此恩可比山高,亦比海深!为了让他安心复习,翠平包揽了所有家务。妈妈那边雇了保姆,因为孩子渐渐长大累人了,家务活多也了,刘成不想让妻子操劳太多事情。在北京,刘成的家庭条件属中下层,勤劳是他们的本色,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翠平生在红旗下,长在富裕家,又是独生女儿,父母娇惯她宠爱她。可是,父母教她做人之道:勤俭朴实,戒骄戒躁,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所以,翠平是他们及周围的骄傲与楷模。如今,她相夫教子,温柔贤淑,俞峰为之而欣慰。翠平为有俞峰而自豪。一家人互敬互爱,让周围人羡慕不已。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来临。翠平亲自包了水饺,希望他考试圆满,马到成功!验证知识的时刻终于来临!俞峰的世界里只有笔与纸的“沙沙”声,他仔细思考认真做题。考场上静静的,似乎听得见迎春花源源不断地盛开!出了考场,考生们迫不及待议论纷纷,有后悔没做完题的 ,有痛恨自己做错题的……试图把所有的失误,包括忘了写自己名字的,全部强加在“四人帮”头上。俞峰离开考场,他对自己有信心!再说果真是意外或错误,滔滔出口岂不亡羊补牢?7月底的一天,俞峰正在班上干活,好像听到外面有人打听俞峰?他跑出去一看。门外果真是送信的人,“请问,谁是俞峰?”“我就是俞峰。有我的信吧?小伙。”送信的小伙脸上笑得光辉灿烂,就像考上大学的是他自己:“哈哈……哥们,你的法律系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喽!祝贺你,恭喜你呀!”接过通知书的刹那,俞峰那浓黑的眉毛斜飞入鬓,闪亮的瞳仁钻石般闪闪发光,他朝着送信小伙连连道谢 :“谢谢,您辛苦了!”他觉得自己的嘴激动得不听使唤。他双手捧过通知书紧紧地贴在胸口上,试图把自己的激动情绪扼杀并吞噬到肚子里,可是,一股热血冲锋陷阵!他觉得心在颤抖,难以控制的颤抖。最终,激动战胜了淡定。他笔挺地站在铁路局门口,向着北京天安门方向深情地鞠了三个躬:感谢党,感谢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的宽容与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后,我一定会努力深造,报效祖国。祖国啊——我的母亲!伙伴们听说俞峰来信了,私下里猜测,肯定是考上大学了。当得知实际情况时,他们发疯似的抢过通知书。红色的通知书成了局里的“福音书”在同伴们的手里来回穿梭,谁都想沾点喜气,交点红(鸿)运。看到同事们为自己高兴,俞峰的心里暖暖的。下了班,俞峰揣着通知书,像揣着宝贝孩子似的一路小跑。先到岳母家?还是先去自己家?他好像察觉到自己的疯颠颠,站稳脚跟镇定片刻,努力做出淡定从容的姿态。谁知,那种兴奋带给他的心跳,似乎让他自失了!他要向家人报喜,他要向家人证明,自己不是没能力,而是时机不到,机遇没来而已。而今,出人头地的时候终于来了,我也可以昂首挺胸,和天下普通人一样,享受国家高考待遇而且梦想成真了,自己终于可以在妻子面前做个有颜面的丈夫了,以后在岳父岳母面前,可以抬起头堂堂正正的做人了。俞峰上了自己家的楼,刚想拿钥匙开门,忽而缩手,抬手轻敲,咚!咚!咚!翠平正在更衣,欲去妈妈家吃饭,忽听敲门声,心里纳闷:“谁呀?”门开了。只见他俊眉一挑,微微莞尔:“啊!老婆好,范进中举了——”他看着妻子清澈的水眸,缓缓的,如同河中的波纹风光旖旎地笑了。翠平诧异地瞪他,心想他屁颠屁颠的咋回事?先是有钥匙不开门,这回又神经兮兮……见她不开窍,他深眸中划过一丝情绪笃定,拿出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她面前一晃:“礼物。”翠平一看,狂喜尖叫!因为慌忙,她穿着不一样的鞋,上衣一角掖在腰带上,这会儿她看见大学录取通知书了,哪里顾得上仪表堂堂衣冠楚楚?她匆匆拉上俞峰下楼直奔妈妈家。出小区,穿越一条大道,此刻树木婆娑,郁郁葱葱,沁人心脾!随着久违的敲门声,妈妈忙颠颠地打开门,见女儿衣冠不整,手里还拉着俞峰,小俩口打架?不像,脸上明明挂着满满的喜悦,嘴角弯弯憋着笑,还歪着头朝妈妈伴鬼脸呢。见妈妈愕然,翠平学着俞峰,把通知书往妈妈面前一晃,嬉笑道:“亲爱的妈妈,我的俞峰有出头之日啦,考上法律系大学啦!”翠平眉飞色舞地抱紧了妈妈。 妈妈听了女儿一惊一乍的喜讯,脸上立刻开了花,孩子似的从翠平手里夺过通知书就对在脸上了:“真的是通知书?上面还写着俞峰呢,好啊,有出息啦,以后,你的地位就高了,我们脸上也有光了!”妈妈高兴糊涂了,说了一大堆废话,最终,眼里泛出了激动的泪花儿。岳母的话是真实的,虽说浮浅却正击要害!他为自己没有地位而在岳父的面前抬不起头。因为没有钱,在翠平的一家人面前内疚、惶恐不安。而今考上了大学,这不是意味着成功了,这是他一生中的新起点!将来成功与否,还在于自己以后的努力。俞峰辞了铁路局的工作,带着对新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的愿望上了法律系大学。翠平家提供着他的学费花销。张国泰来给他送行,希望他努力拼搏,毕业时争取到他所在的海淀区向阳法院工作 。 三年的大学苦读,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结束了。翠平和孩子在家里受尽孤独与思念。 1981年,北京向阳法院欣然接受了俞峰。刘成听说俞峰毕业回家,设宴为女婿接风洗尘。此时,俞峰的孩子刘琳已经长成可爱的小帅哥。还有翠平生了他梦寐以求的女儿小娜,已经满两周岁了。外公喜欢一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刘琳成了家里的“小祖宗”,刘娜则是刘家的“小公主”。 刘成对女婿有了别样的态度,他后悔曾经对他的不冷不热,现在,他竟然给女婿倒水,递烟,他忘了俞峰不抽烟,又忙着给他削苹果。因为技术问题,把一个大苹果削成苹果核大小。俞峰憋住笑:“爸爸,还是我来吧。”刘成微微一笑,给他一记抱歉的眼神,自找台阶道:“嘿嘿!手生。对了俞峰,你啥时上班?都需要带什么东西?我们给你买,需要被褥吗?需要的话让你妈自己做,厚实,暖和。”“不用了爸爸,您已经给我的太多了,这回我们自己去买。”针对俞峰进法院工作 ,刘成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再三叮嘱:“办事要公正,心态要端正,要兢兢业业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国家昌盛,社会安定,可形势复杂,总有不法分子兴风作浪。人心难测,一定要根据事实,公正公平,三思而后行!啊,再就是……”刘成的报告卡了壳。俞峰懂得这些道理,可从岳父嘴里说出来,他觉得格外经典,格外朴实,便点头称是。“感谢爸爸,我一定会大公无私,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俞峰顿觉有促膝而谈的默契。刘成频频点头。他有了这个法院工作的女婿,以后会更加威风凛凛。 一个月后, 俞峰去了法院,表叔给他介绍了所有在职的同事。他见过同事和领导并请大家多关照。领导对俞峰抱有厚望,因为多次听张国泰说起,俞峰是难得的工作狂,心地善良,办事认真,聪明好学。领导相信,张国泰的侄子肯定会像他一样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 法院工作人员对个人要求很严格,这关系到工作效率问题,工作质量问题乃至国家及社会安定。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刚开始工作,领导让俞峰跟着看,随着听,让他跑材料先熟悉业务。工作就是在跟随中悄然而学,在学习和实践中慢慢成长,成熟、成功。张国泰成了他的师父,真心指点,细心赐教。隔行如隔山,俞峰努力适应并进入角色 。这一年是忙碌的,他跟着领导们庭审,宣判,阅悉卷宗。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平安,需要他和同事们来维护,他要在这个行业中大公无私,一展风采!渐渐地,家里有人来送礼了。托他办事的、想走后门打官司的、想通过他谋私利的。俞峰对家人下了死命令:不准收礼,不做以权谋私的勾当。自己还是棵小树苗就招来这么大的风,假如升了官职,岂不翻天覆地?执法如果做不到公正严明,国家岂不大乱 ?
上篇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