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中院】诗笺(第330期)杨守明《古典七言曲韻詩集》
编辑嫣然
(一)
七言曲韻詩
杨守明
編改自廣東粤劇
朱弁回朝
揮熱淚滿懷懮憤,望長天家邦安在。
衹見萬里盡冰封,百嶺千山皆雪蓋。
望不到天涯祖國,曜曜光華生五彩。
望不到家鄉故園,蔥蔥古柏倚紅梅。
望不到春暖江南,茵茵長草成綠海。
望不到潮漲錢塘,茫茫烟雨帶春來。
但衹見銀馬橫空,身如在九天雲外。
我步難來心憤慨,去國孤臣囚絕塞。
家鄕難返國難回,屈指流光時六載。
望不到蒙塵二聖,止不住旦夕悲哀。
千磨百劫又何妨,恨病魔偏為我害。
當年聖主蒙塵日,遙拜龍顏上土臺。
汴梁宮闕已成灰,北望雲天盡可哀。
蒙塵聖主身何在,但見狂風捲雪來。
願那漫天狂暴雪,冰風聲勢再加倍。
把雲層天闕捲開,使我跨步到遙臺。
保主身脫難消災,臣萬死千辛不悔。
千回叫唤高聲呼,涙盡聲嘶難相會。
傷哉這半壁江山,痛嗟那宣和一代。
文官枉法愛錢財,武將貪生無能輩。
狼虎當朝流毒害,縱橫胡騎壓地來。
啿嘆赤子衆蒼生,卻一任他人割宰。
哀哀民恨高似天,恨恨國恥深如海。
終有日黃龍飲馬,與父老把酒傳杯。
但願再重整金甌,可共享昇平萬載。
耿耿此心如日月,生生死死志不回。
(二)
編改自南音粤曲
霸王別姬
忽聽人聲細吟哦
警覺前營漫楚歌
思鄕灑下英雄涙
兵困危城不利多
當日錯宴在鴻門
亞父忠良碎玉珂
陳平詭計來嫁禍
明修棧道陳倉過
張良韓信虎狼師
三秦連敗去江河
人倦將疲兵馬墜
焉能上陣動干戈
今日愁困在孤城
仰天長嗟嘆奈何
彭城九郡改旗號
割斷鴻溝去求和
八方兵馬重包圍
簫聲幽怨月華歌
莫非漢軍已臨楚
亡秦三代盡消磨
滿腔惆悵難安坐
倒豎鬚眉怒氣多
苦念虞姫意忐忑
叫句美人情悽憷
為何蒼天不助我
迫於無奈別嬌娥
虞姬啟齒慰大王
我王何用痛悲傷
自古吉人皆天相
兵家勝負甚平常
勸君暫且開懷𣈱
待妾親自上瓊漿
一盞能解千愁悵
三杯萬慮便消揚
妾自承恩隨御駕
大王神勇烏騅馬
百戰沙場誰敵手
何曾曳甲棄疆場
今日故陵催戰下
臣妾共你舉霞觴
明日破釜並沉舟
三鼓定可復咸陽
項羽便對虞姬說
悶酒能亂我肝腸
勿再重提當年事
觸起英雄恨滿腔
想我興兵十八載
八千子弟䕶戎裝
七十二戰無敗績
分明手叚算高強
九里山前孤鶴淚
十面埋伏鐵銅牆
項羽不該妄稱王
范增去後益劉邦
蒼天一旦扁亡我
軍心離散敗四方
兩臂空有移山力
未曽滅漢楚先亡
如今兵少而將寡
欲出重圍往外闖
憂慮愛妃柔弱體
相㩦定必誤行藏
分手讓妳投生路
獻美漢主惜紅粧
江山美人難兼顧
羞愧無能䕶妻房
虞姬聽罷心悲苦
咬碎銀牙暗悽惶
自從妾身歸帳下
恩如山海叠重加
猶記當初隨御駕
酒弦歌管樂繁華
估道長久同歡樂
今生緣聚帝王家
朝遊鳯閣觀詩畫
晚依龍樓看落霞
那日王扶妾上馬
金鞭跌落海棠花
猶望戰袍不重掛
蛇茅不用手中拿
幸得功高王稱霸
承蒙恩寵弱嬌娃
願同一統歸華夏
錦上添花萬年華
誰料冰消又瓦解
風冷水寒凍蒹葭
為何説出無情話
勸妻另抱別琵琶
豈為偷生負恩義
忠臣烈女死無差
不若王前存貞節
免使王心亂如麻
霸王聽罷更傷悲
誰無死別與生離
非是寡人拋棄妳
勢窮無計效于飛
悵前莫提風月事
待我賦下斷腸詩
力拔山河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堪埋血淚如山積
踏碎梨花片片飛
吟罷詩詞情更苦
三尺龍泉冷相揮
霸王惆悵嘆唏噓
美人伶利立知機
上前抱著王腰帶
接過寶劍手中拿
幾度含悲事難為
虞姬一心歸泉下
對凖咽喉橫劍割
嬌柔命懸如薄絲
鳯眼一雙還未閉
朱唇秀色尚如脂
玉山傾倒人卧地
羅衣上下血淋漓
哀哉氣絕難甦醒
貞節娥媚喪君前
知己情重明珠碎
美人魂兮歸天去
傷心驚醒叠瞳兒
但願貞靈永相依
難捨玉容紅顔逝
一堆黃土葬嬌姿
十載相依賢伉儷
回首前塵半煙泥
英雄流下腮邊涙
霸王悔恨亂神迷
手執蛇茅奮欲追
連忙跨馬策烏騅
怒氣衝天臨戰陣
耳邊猶聽金豉摧
生生死死難忘記
兵困亥下痛分離
哭句虞姬永別矣
家亡國破無歸期
正是年年春復秋
暑去寒來水東流
霸王別姬千載後
哀詞怨曲恨悠悠
(三)
Subject: 單刀會
七言曲韻詩
編改自 京韻說書大鼓
單刀會
三國紛紛頻戰亂
東吳西蜀漢中原
曹操佔了北方地
劉備割据在西川
東吳主公是孫權
擁地六州八十縣
佔據江東半邊天
這一日孫權臨朝
虎威駕在銀安殿
兩旁文武站班前
內官丹墀一聲喊
武將文官皆聽言
誰家有本早出奏
無本散朝駕離鑾
言猶未了人聲應
站出東吳一品官
姓魯名肅字子敬
撩袍端帶上銀殿
口尊主公臣獻計
只為蒲州關雲長
霸佔荊州為己業
輕視東吳太無良
怕只怕吳蜀相連
將來定必起狼煙
老臣設謀擺酒宴
聘請關公過江邊
酒席前暗裏埋伏
佈左右猛將精兵
宴會間對他明言
若是歸還荊州地
奉送關公渡江返
若然膽敢說不還
管他赴會來容易
保他回去甚艱難
孫權聞聽自點頭
往下有語便開言
誰人膽敢把書下
聘請虎將關雲長
若能請他過江來
職上封職官加官
言猶在耳人聲應
來了黃文上朝見
口尊主公臣願往
萬死不辭過江邊
孫權便對黃文説
你若到了荊州地
見着關公要謹言
巧答辯隨機應變
黃文應聲臣領旨
午門跨上馬行轅
來到江邊便下馬
梢公搭跳上了船
黃文催往急如箭
不久便到荊州前
城上守備不怠慢
來到帥府關公見
高聲稟報吳書到
關公座上把令傳
黃文隨令進虎堂
頭頂書信跪座前
周倉展書關公看
郞郞言語寫上邊
上寫着東吳拜上
拜上將軍關雲長
久聞大名如浩月
區區不才會尊嚴
擺設小宴明午後
聘請關公敍閑筵
愚蒙魯肅三頓首
專此舉稟虎座前
關公看罷蠶眉皺
暗罵小子存心騙
明是請某去赴宴
東吳定有陰謀算
叫聲黃文聽某令
修書不及你口傳
返回東吳告孫權
關某明日過江邊
黃文應聲僕得令
站起來抱頭鼠竄
關公正待傳令時
旁邊閃出一謀士
馬良進言説不可
只怕江東起狼煙
關公點頭哈哈笑
先生膽小理當然
約請關某若不去
豈不叫東吳恥笑
明天關某定赴會
誰個敢對某不賢
孝子關平跪稟奏
父帥請聽兒相勸
會無好會古有語
宴無好宴是真言
兒想此宴不宜去
父勿誤闖陰謀圈
關公聽聞蠶眉皺
大膽小子勿多言
俺過五關斬六將
刀劈華雄酒未冷
七日送嫂到古城
勇斬蔡陽在馬前
大江大浪過多少
淺灘焉能把我纏
明日單刀去赴會
周倉一人隨身邊
關平帶領弓箭手
江邊迎接父回旋
關公傳令三軍退
日沒崑崙西山遠
珊瑚樹下金烏墜
琥珀盃中奉玉盤
天外冰輪朝上起
野鳥歸林巢內眠
關公晚飯不怠慢
周倉帳下無差遣
搭着帳前春秋看
夜秉銀燭看書篇
次日周倉早備馬
赤兔牢扣紫金鞍
轅門之外上坐騎
周倉托刀跟後邊
來到江岸便下馬
梢公搭跳上了船
關公穩坐船板上
抬起頭來觀江面
遙望赤彤彤紅日
遠看碧靛靛青天
這巍聳聳的高山
那光閃閃的波濤
過孤零零的江亭
經疏落落的莊村
碧碧翠翠樹森森
影影綽綽水漫漫
回望四野水連天
日照波光萬里雲
遠遠波濤迫迫浪
蕩蕩桅蓬穩穩船
周倉叫聲好大水
關公懷想捋長髯
江水後浪推前浪
百歲光陰如夢轉
二十年前打天下
捨死忘生掙江山
年少周郎今何在
勇戰呂布在那邊
江中水流不似水
似流當年英雄血
青山綠水依舊在
但覺某家兩鬂班
關公望江長嗟嘆
唏噓兄弟再見難
魯肅將領站江邊
搭起涼棚在河灘
對面來船如飛箭
關字大旗隱隱見
船頭端坐一虎將
殺氣騰騰帶威嚴
綠段札巾二龍戲
面如重棗勢昂然
卧蠶眉配丹鳳眼
胸前飄灑五柳髯
綠袍外繡翻荷葉
內襯鎖了連環甲
袍下暗帶防身劍
虎頭戰靴足下穿
背後閃出一勇將
恰似猛虎下山村
頭帶八角荷葉盔
烏油鎧甲裝備全
濃眉突眼胡鬚硬
臉如邠州黑鐡盤
伸出十指如熊爪
雙手托刀名偃月
刀帶青龍掛銀環
舞起風雲全翻轉
魯肅細看兩虎將
不由心內失預算
常言古語說得好
誆虎容易擒虎難
大小三軍要仔細
成敗得失在今天
關公來船早攏岸
沿着江邊到河灘
魯肅上前忙施禮
尊問君侯駕安然
接待來遲請恕罪
魯莾不敬望海涵
二人敍禮移步走
關公鳯眼看分明
丁奉呂蒙站對面
韓當周泰列兩邊
陳武潘章分左右
甘寧徐盛意不端
恰似當年九里山
不亞昔日鴻門宴
將軍司旗三軍令
陣如兵海將如山
關公看罷心明白
猜透袖內巧機關
回望周倉使眼色
周倉醒悟手托刀
前後不離緊跟連
來到江亭便安坐
魯子敬吩咐一聲
備盃盤菜餚幾道
山中走獸雲中雁
伏地中羊海底鮮
魯肅斟酒一大盞
雙手奉送關公前
我請將軍來赴宴
茶涼酒冷請包涵
關公説昨觀華翰
今日特意會尊顏
大夫請俺過江來
有什指教且明言
魯肅説當年兵敗
你們兄弟下江南
棲身無地到東吳
借去荊州暫安身
皇叔説若得西川
便把荊州奉送還
立約中有我魯肅
更同諸葛卧龍賢
如今皇叔在西川
身穿龍袍稱帝尊
請問東吳荊州地
你們究竟還不還
回答封疆不在我
大哥為主掌江山
魯肅起席微冷笑
關公何必把我蒙
誰不知兄弟同心
拜天地結義桃園
人生處世四大字
仁義禮信要記全
借荊州若然不還
誰是誰非理不端
還了荊州送你走
不還荊州回去難
一句問着關雲長
了不得怒了周倉
急忙制刀一聲喊
魯肅退後勿多言
當初周瑜在赤壁
欲借東風燒戰船
要不是俺家軍師
借你東風刮三陣
你們也配打勝仗
燒毀曹操那些船
要還現有荊州在
東風你們怎樣還
沒有東風刮三陣
荊州當然不用還
你小心頸上人頭
一段話愣了魯肅
好不得喜了關公
口內不言心中讃
有勇有謀好周倉
雖然歡喜假帶怒
周倉退後少多言
言多語失傷和氣
你是個何等的人
大膽席前亂發言
突然抽出防身劍
抓住魯肅勢凜然
今日某家沉醉了
教你送某到江邊
抓魯肅如鷹抓雞
更似猛虎入羊欄
來到江邊抬眼望
但見鐵鍊鎖了船
關公一見蠶眉皺
罵聲魯肅匹夫男
你説沒有害某意
為何用鍊鎖我船
周倉舉起偃月刀
斬斷鎖錬便開船
關公周倉同離岸
摔個魯肅地平川
今日叨擾改日謝
也請你到我那邊
魯肅大叫氣死我
吩咐手下追上前
那個放走關雲長
頸上人頭定不全
東吳將兵江上追
正巧來了關平船
站在船頭亂放箭
擋住了吳軍往前
關公虎坐船頭上
捋髯悵然便開言
多得周倉席前話
脫離虎穴與龍泉
關公這回單刀會
留下英名後世傳
(四)
Subject: 客途秋恨
七言曲韻詩
編改自廣東南音
涼風有信月無邊
思嬌愁緒日如年
小生繆姓蓮仙字
情牽歌妓麥秋娟
憐她色藝堪稱善
兼且才貌兩雙全
天隔一方難見面
孤舟寂渡晚涼天
夕陽殘照雙飛燕
憑窗斜倚思悄然
耳聽秋聲桐葉落
心懸弱柳鎖寒烟
悲秋愁緒如宋玉
客途抱恨對誰言
舊約難期潮有信
愁心似海瀚無邊
觸景倍添情懊惱
懷人愁對月華圓
邂逅青樓中秋夜
并肩攜手拜嬋娟
難忘許多情與義
纏綿相愛復相憐
肝膽情投將兩月
誰料同羣催歸鞭
幾回眷戀難分捨
祇為緣慳散離鸞
淚灑西風紅豆樹
情牽古道白榆天
臨岐杯酒同餞別
望江樓上設離筵
牽衣致囑衷情話
但願始終兩心堅
言猶在耳成虛負
屈指而今又隔年
好事多磨自古道
半由人力半由天
歷閲風塵崎嶇苦
混跡雞羣且從權
請纓未遂終軍志
試馬難揚祖逖鞭
學得歌調唐宮譜
遊戲文章賤賣錢
欲效斐航諧心願
藍橋踐約會神仙
廣寒宮殿無關鎖
何愁好月不團圓
豈料鼎沸鯨腉變
妖氛海漫動烽煙
關山咫尺成千里
雁札魚書總渺然
聽得羽書馳牒報
干戈擾亂擾江村
崑山玉石遭焚毀
避秦男女誤桃源
又怕紅顏招天妒
賊星來犯月中仙
嬌花若被狂風損
玉容無主倩誰憐
幽蘭怕受污泥染
定碎香魂玉化烟
若然艷質遭兇暴
願同理骨伴妝前
死後得結連理樹
猶勝偷生奈何天
拜請慈航行方便
楊枝甘露救坑蓮
劫難逢兇呈化吉
災星魔障各不牽
心似轆轤千百轉
明月照向別人圓
耳聞擊柝夜三更
江楓漁火對愁眠
幾度徘徊思往事
勸嬌何苦枉痴心
不少風流憐香客
羅綺還多惜玉人
烟花誰不貪豪富
偏是多情向小生
況且窮途囊如洗
纒頭擲錦愧未能
當日填寫胭脂井
姐姐含情伴銀燈
細問曲中何故事
後主亡陳説知聞
兵困景陽家國破
歌殘玉樹後庭春
攜同二妃藏井底
死生難捨意中人
嬌柔聽罷深嘆惜
說道天子更情真
不該享盡奢華夢
故把江山委路塵
女流也曉興亡恨
梅花為骨雪為心
讚我珠璣原無價
憐才情重不嫌貧
慚菲玉樹兼葭倚
鳥蘿絲附木瓜身
洗淨鉛華甘謝客
平康祗望脫風塵
樊籠無計開金鎖
鸚鵡覊留困姐身
孤掌難鳴為遠客
有心無力暗羞慚
欲效李靖紅拂事
改裝寅夜共私奔
又怕不逢虯髯客
陌路欺人惹禍根
龍潭虎穴闖非易
恩愛翻成誤玉人
思量含石填東海
精衛虛勞一片心
胸中枉有安邦計
苦無一策挽釵裙
前情已付東流水
春殘花蝶兩相分
神女有心空解珮
襄王無夢枉行雲
一別永成千古恨
蠶絲未盡且偷生
男兒短盡英雄氣
蟾宮折桂愧無能
書劍飄零為孤客
扁舟長夜嘆寒更
風送夜潮寒徹骨
隔林山寺響鈡音
聲聲似解相思劫
獨借心猿蕩思深
苦海濟人登彼岸
為何留住種情根
五百年前風流債
結成夙恨在紅塵
秋水遠連天上月
團圓遍照別離身
水月鏡花原幻夢
茫茫空色兩無憑
聲斷衡陽天涯近
情緣誰為証三生
琵琶抱恨休再問
青衫紅淚意銷魂
(五)
徧改自廣東戲曲
山伯臨終
人世無緣同到老
樓台一別兩吞聲
傷心涙似簾外語
纏綿點滴到天明
靜寂空房冷冰冰
淒涼山伯孤零零
刻骨相思唯有病
一腔恨怨解不勝
梁兄喚句祝英台
喚罷千聲妳不應
好同𥦬早緣暗訂
三年結伴百般情
同林鳥散驚弓彈
牛女星分怨父兄
説甚麼䕶犢情深
分明陷英台落阱
選婿貪慕重金龜
拒婚絕情嫌薄聘
累妳眉鎖涙泉傾
害我簪折墮銀瓶
細數寒更悲獨聽
聽來愁似雨淋鈴
左右不是讀書聲
前後不是鍾鼓鳴
不是長亭關睢詠
不是十八里叮嚀
驚徊殘夢苦悽清
敲碎痴心愁夜永
裴航搗葯救雲英
尾生抱柱今同命
爭無計更抗不來
馬家強奪了卿卿
空有扇墜早為媒
雖是英台親許我
嘆今曰啞口槐蔭
官官相護難作證
贈別綉帕在樓臺
估道牽情如針線
又誰知英台説語
春蠶絲盡枉經營
此際眠也不能眠
醒還猶覺空自醒
痛相思咫尺天涯
悲別離同愁絕境
駡䀆天心無公正
恨遍人間太不平
哭罷一句有情人
怨命薄眷屬難成
我吐一口血相思
強寫下遺書絕命
生前雖不結夫妻
死後定當同墓穴
留言寄語後世人
花間珍重看蝴蝶
低聲喚句祝英台
山伯縱死不忘情
肥佬 楊守明
(六)
Subject: Poem. 揮涙哭南唐
離家國暮鼓晨鐘
聲聲聽倍覺沉痛
何堪殘月寒雲送
可憐往事夢魂中
愁恨滿胸推不開
思家國熱淚暗湧
鵑聲泣風破夜空
似憐我滅國之痛
醒覺方知身是客
瓊樓玉宇非舊容
畫殿金階已朦朧
強鄰吞併弱國兇
江山被奪困囚籠
宵宵獨嗟五更風
難忘昨夜思鄉夢
金陵烟雨再相逢
無限江山難目縰
後庭玉樹也曲終
文采風流詩詞工
如今試問何所用
今時歸降為臣虜
何日重生脱牢籠
想到歸國己無期
夜夜心潮如浪湧
淒淒揮涙哭南唐
哀哀低徊悲國運
痛哉河山歸別姓
傷憐五代換主翁
一生積弱懼強鄰
鐵騎南下畏雄師
邦國難戦亦難降
君臣無謀又無勇
雖曾媚敵冀圖存
無奈偏安於刀俎
能經宰割幾多重
笙歌消愁醉千盅
愧對蒼生暗吞聲
哀怨盡訴詩詞中
宋軍相逼到卡梁
此去多兇虎口送
江水滔滔難洗恨
地慘天愁君臣痛
李重光蛟龍遭困
難解枷鎖再騰空
小周后愁損花容
又怕梟鳥窺巢鳯
嶙峋瘦骨難肩重
如飛絮擺佈隨風
李樹無根難復種
興亡心事暗絲桐
無奈仰首望長空
怨句天公何作弄
自愧不是帝王才
何堪亂世竟偏逢
憶當年倚翠偎紅
嘆從此金劍沉埋
唯有將哀句流傳
亡國身囚後世諷
字字書成都是涙
人生長恨水流東
( 修改自廣東粵曲 )
(七)
編改自廣東戲曲
穆桂英掛帥
穆桂英怒氣沖沖
只為孩兒違軍令
意外比武露姓名
怎向太君說祥情
雖是楊家耀門庭
文廣違命太不應
我兒原奉太君命
到汴京打探國情
剛遇著教埸比武
小文廣年少氣盛
參與其會欲揚名
演武教場顯本領
誰料王倫稱虎將
嘆失手被他喪命
我兒威風王感動
祥細問文廣姓名
那小子不顧後果
楊門後代坦率認
宋王爺肅然起敬
懷念忠良喜不勝
賜授金印掌軍權
命令我帥位擔承
楊家將再度領兵
傳聖旨催我啟程
見帥印我肝火盛
怒兒魯莽違慈命
不肖文廣誇本領
參加比武確不應
須知太君早認定
早認定由我出兵
惶然間細想實情
想實情心憤難平
穆桂英誰不知名
巾幗英雄受尊敬
想當年棄木柯寨
隨楊家大宋投誠
初領兵破天門陣
立大功全軍獲勝
楊家將輔助朝庭
留下了顯赫威名
嘆楊家保國衞民
衆兄弟犧牲性命
只剩下老人寡婦
楊文廣少小年齡
到如今楊氏一門
不再是當年氣盛
說怎麼無敵楊家
嘆今朝改了門庭
昔日白虎帥堂中
早變了栽花之徑
舊時天波府門外
久亦不聞點將聲
大宋朝內無上將
何堪遼兵又犯境
雖然我年歲半百
抗禦外侮亦當應
但是出生和入死
無非為宋主效命
想他禁宫長享樂
那曉血肉築長城
一自解甲心寧靜
育兒養老在家庭
不作高官無王命
不貪爵祿免勞形
非是貪生違王令
只是心頭憤未平
耳畔已聞太君令
楊家滿門愛國情
為國本應沙埸騁
驅除遼寇責當應
又聽得戰豉聲聲
霎時間心神不定
何堪再度號角鳴
當年征鞍宜再整
更凱甲虎威重振
換戰袍沙場效命
穆桂英領軍掛帥
傳將令浩蕩出兵
(八)
編改自古腔粤曲
楊繼業闖碑
胡笳呼老將心苦
圍攻力竭舞金刀
往日威風耀我武
誰料今朝威名掃
徬徨領軍闖出路
輕視敵兵太心粗
中計謀將我追捕
困荒山自嗟劫數
戰失誤敗如山倒
嘆今日命喪幽都
視死如歸大丈夫
馬革裹屍是英豪
回首當初如一夢
班班血涙灑征袍
想當年俺楊繼業
為北漢南征北討
恨劉鈞䜛言是聽
誣陷俺叛變企圖
良臣擇主以效命
俺便歸順宋太祖
蒙聖恩高官厚祿
更恩澤子女妻拏
金水河邊無侫宅
舉世揚名天波府
府殿中雕樑畫棟
迥廊間朱閣綉戶
幽深園林設假山
明媚百花兼芳草
樓台靜寂配高閣
闔府熱閙似畫圖
繁華榮貴世上無
楊家聖眷氣自豪
感恩高精忠報國
慣征戰犬馬之勞
兒曹伴駕會遼兵
忠心護主顕英武
代帝君偷龍轉鳳
楊大郎被斬千刀
楊二郎為救兄長
沙灘上血染黃土
楊三郎慘被馬踩
如泥醬屍骨全無
楊四郎筋疲力竭
被俘虜困在囚牢
楊五郎兵敗削髮
五台山皈依三寶
兒犧牲衝破重圍
俺才能保駕還都
恨遼邦那蕭太后
再次侵犯宋疆土
俺奉命再上征途
國恨家仇應當報
殺遼兵鬼哭神嚎
我祇望黃龍直搗
慰兒英靈在陰曹
怎料權臣心忌妒
施毒計不解軍糧
缺軍糧士氣全無
救兵不來陷重圍
老弱殘兵無歸路
耳邊廂陣陣胡笳
如楚歌插翅難逃
說甚麼無敵楊家
到如今英雄末路
殺得俺人疲馬倦
臂無力難舉金刀
唉吔吔莫個不是
馬革裹屍時限到
胡笳響遍遼兵號
不忍聞殺聲載道
楊繼業闖黃泉路
縱身死也是英豪
魂兮節烈驅胡虜
報國何懼擲頭顱
敗退到李陵之墓
說起李陵真可怒
想當年那反骨賊
枉領兵征剿匈奴
兵敗被擒應盡忠
本該一死全節道
豈料他貪生怕死
怎想他叛主投降
他真是禽獸不如
這心頭恨可怒也
待俺舉起紫金刀
就將碑文來擘倒
大丈夫成仁殉國
碧血丹心留名號
遙對京都俺下拜
三叩首謝主恩高
叫聲妻我老相伴
從此後陰陽異路
李陵碑下埋忠骨
從容盡節到陰曹
(九)
編改自粵曲
貂蟬怨
烽火日侵兵夜鬥
如雷勢猛震九州
金鼓頻敲三軍吼
貂蟬坎坷無路走
呂温侯兵敗金秋
白門樓被殺斬首
曹操令豺狼兵將
搜捕此弱質女流
屈說我眷戀叛臣
為禍為災難辭咎
要將我凌遲處死
怎不帶怨抱恨懮
當日董卓亂朝政
呂布不仁為左右
眼看飄摇社稷危
君臣上下皆束手
朝中老臣王司徒
思計設下連環扣
園內施恩收義女
月下耳邊授機謀
自從行那荒唐事
就此失身被汚垢
珊瑚枕畔涙偷彈
玳瑁筵前裝笑口
明是董卓愛寵妃
暗許温侯結鸞儔
翻起醋海滔天浪
把他父子變讎仇
忘恩義斷被離間
梟雄午門終授首
估道雲開風雨收
國家重現山河秀
豈料州府坐擁兵
從此江湖戰未休
金甌碎毀蒼生苦
劍底刀鋒血橫流
貂蟬當日背汚名
力挽狂瀾來補救
卻被世人拋腦後
問世間是誰錯就
丈夫一戰若成功
玉帶紫衣賜封侯
弱女流甘願蒙羞
美人謀誅奸除醜
因何招唾世人罵
嗚呼慘哉命難留
重男輕女太徧心
天無公道暗千秋
只一句禍水紅顏
判死於淫邪罪咎
爹娘生我貂嬋女
喜見才貌秀兼優
誰不想嫁如意郎
誰不想佳偶天成
今卻蒙羞更被屈
又怎可無言忍受
恨世間顛倒善惡
怨蒼天瞎了雙眸
朝庭將相皆勢利
假仁義帶冠獼猴
想當初曾被收留
欲報答情濃義厚
不曉人心似禽獸
枉浮一腔熱血流
捨身毀貞又如何
終被誅戮死羈囚
大限到更戀人世
何況青春如花茂
青春正綠江南岸
逍遙踏馬好𣈱遊
欣愛歡聚樂無憂
輕舟明月對詩酒
綺夢一場還未醒
連天喊殺撼朱樓
貂蟬昔日挽危亡
如今有何將我救
恨似雲崖山叠叠
怨如天塹水悠悠
悲此白骨誰殮收
黃土一坏半墳丘
天公不睬也不瞅
遍地頽垣伴衰柳
身雖死但不後悔
心冰潔而無內疚
慰貂嬋無悔無疚
老賊喪命願已酬
自信芬芳在神州
萬世千秋香永久
(十)
仕林祭塔
編改自廣東粵曲
徒獲功名膺顯貴
空贏玉帶蘻腰圍
多年沉寃乃未洗
嗟難盡孝脱母危
為救娘親曾面帝
豈料君心願相違
帳望湖山灑淚涕
念親娘哀哉慈幃
兒難脫母於覊囚
卻要偷偷來哭祭
雷峰塔兮雷峰塔
千呼萬喚我娘親
兒難會母母難歸
家難如斯太慘悽
一座塔門分母子
涙珠和酒奉慈幃
悲慈母有家難歸
雷峰塔內受災危
娘捨仙班臨俗世
不懼戒律犯仙規
仙姫不及情高貴
應償母願慶家齊
豈料橫來天降罪
難逃厄運陷重圍
產下嬌兒不見兒
母子團圓無善計
千呼萬喚娘不應
淒涼孤燕向誰啼
在塔內思念嬌兒
念嬌兒肝腸寸斷
一陣悲啼一陣酸
隨風吹到我身邊
聽聞我兒來奠祭
愁難開枷破壁堅
白氏女與兒相見
見我兒昏到塔前
思念慈母喚娘親
喚娘親心裏悲悽
身前站著白衣人
載鎖披枷愁滿面
請問姑娘何姓氏
因何站在我身邊
相逢不認至親人
未訴衷情腸已斷
骨肉分離十五載
欲知前事聽娘言
未開言珠淚飄飄
仕林兒細聽從前
黑鳯仙本娘道友
慕紅塵下山同遊
兒父西湖娘邂逅
同船借傘結鸞儔
開藥店估道長久
豈料兒父中奸謀
上金山法海引誘
不該把兒父羈留
娘到寺門求放手
恨法海不允所求
施法寶與他相鬥
借東海水淹山頭
娘腹內痛楚難受
戦不過陣前敗走
斷橋產兒難逃去
制金鉢就把娘收
原來父母被欺囚
深仇大恨記心頭
罵句法海老禿賊
如狼似虎施辣手
折散人間骨肉親
無情把我母拘留
心羞慚題名雁塔
也難解塔裏娘憂
拋簪纓且棄官袍
與娘塔內長聚首
怎忍您長困雷峰
開枷鎖與娘逃走
去不得兒聽娘言
匹夫勇埋骨荒丘
娘好比那東海水
東海水難望轉流
縦兒你高中狀元
中狀元難將母救
有良方可把娘救
除法海破釜沉舟
娘有個知心道友
在峨嵋苦志潛修
就是你小青姨母
速上峨媚向她求
塔神爺催令分手
吾兒速去莫停留
(十一)
編改自評劇戲曲
問君王
喝一聲大膽放肆
爾鼠輩與我後退
想起來怒火攻心
不由人恨鎖雙眉
甭想做不白之鬼
要論個曲直是非
問君你三宮六院
為何要八姐相倍
問君你鬚蒼髮白
為何要選她為妃
我不允八姐入宮
犯了個什麼法規
因何罪將我問斬
把老身午門外推
你只知花迷酒醉
三千粉黛伴相隨
你可曾念我楊家
為國土腸斷心碎
你可曾知我楊家
骨肉分離淚暗垂
你只聽金言玉語
不遂意妄動天威
我楊家功豐績偉
為君業不顧安危
先祖楊衮名青史
救國主殺出重圍
老身夫君楊繼業
抗外寇視死如歸
可恨那奸賊潘洪
心妒忌頻施毒計
嘆令公兩狼山下
外無救兵內無糧
內無糧盼子不歸
身上無衣腹無食
可憐他年邁蒼蒼
盡節踫死李陵碑
我的兒郎英雄漢
闖幽州勢如風雷
大郎兒赴雙龍會
替君主長槍命喪
二郎兒為救兄長
沙灘上短劍命亡
三郎兒慘被馬踏
屍骨全無如醬泥
四郎兒失落番邦
死活不知無信回
五郞兒五台出家
不管人間是和非
七郎兒衝破重圍
搬救兵押運糧秣
被潘洪綁在樹上
亂箭透胸穿五臟
可憐他七十二箭
血肉橫飛把命喪
只有我的六郎兒
得回歸免受災危
扶君國坐鎮三關
為君業忠心不悔
楊家為國拋頭顱
楊家為國捐身軀
可嘆你不信忠良
不該昏聵寵無良
先寵奸賊潘人美
弄鬼計胡作非為
後寵奸侫劉文進
施權謀狐假虎威
外有外寇須對壘
內有內奸來相摧
更何堪腹背受敵
困難處艱苦問誰
只殺得血流成河
只殺得屍骨成堆
楊家將一門英烈
滿門男兒半為鬼
孤兒寡母守門楣
八個兒子七不歸
到如今君聽䜛言
強選嬪妃斬老身
奇恥大辱對楊家
無端罪名害忠臣
伴君王如此下場
哪個忠臣不心灰
(十二)
編改自 昆曲
牡丹亭尋夢
最遼春色是今年
低就高來粉畫垣
春心無處不飛懸
荼藤抓住裙釵綫
恰便是花似人心
花似人心好處牽
昨日夢池臺伊然
只因夢回再重見
其奈何新愁一般
尋思輾轉夜無眠
趁此空間背丫環
此時正好尋夢顯
那一答湖山石邊
這一答牡丹亭畔
嵌雕欄芍藥芽淺
一絲絲垂楊柳線
一丟丟榆樹莢錢
缐兒春金錢吊轉
昨日夢裏那書生
他將柳枝來贈獻
贈柳枝要我題詠
是強我歡會之時
説來好不話長也
話到期間何腼腆
誰家少俊來近遠
迤逗春閨去沁園
他揑這眼奈煩天
咱噷這口待酬言
咱不是前生愛春
又素乏平生半面
則估道來生出現
但乍便今生夢見
偏偏生就個書生
恰生生抱咱去眠
想那書生這光景
好不動人春意然
一個照人意昏善
這般形現那軟綿
才夢到這好時節
為何花片掉眼前
朦朧間把我驚醒
尋來尋去都不見
那牡丹亭芍藥欄
怎這般淒涼地面
沒多半亭臺靠邊
咱味色眼尋難見
明放着白日青天
教人難抓夢魂牽
霎時間有如活現
打方旋再得俄廷
秀才何處無人在
忽見梅樹一大遍
這梅樹依依可人
麗娘死後葬此善
偶然間芳心似繾
芳心似繾梅樹邊
花花草草由人戀
生生死死隨人願
酸酸楚楚無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
陰雨梅天人兒牽
守得個梅根相見
(十三)
七言曲韻詩
編改自 說書京韻大鼓
戰長沙
關公立馬看分明
陣前相對長沙衆
三軍列陣各西東
明盔亮甲人人勇
刀槍劍戟陣勢異
兵馬喧騰聲震耳
紅旗招展週邊下
閃出大將老黃忠
蒼眉直立瞪相眼
風過胸前白鬚動
面如古月精神滿
雖然年邁甚英雄
鳳翅盔襯朱纓罩
騏驎鎧配玉玲瓏
大紅繡袍花千朵
銀珠玉帶束腰中
龍角弓箭羽雕翔
虎頭鞋靴皮革重
騎黃驃馬快如風
提金背刀半盤冰
關公看罷將頭點
暗自誇奬不絕聲
可見漢家有洪福
天下多少將英雄
若然收服歸主公
主公一定愛王忠
關公想罷用刀指
氣貫丹田喊一聲
來將休得妄亂動
俺良言你要聽懂
勸你下馬早投降
免我刀下戰敗亡
黃忠聞言便立馬
手提鋼刀陣前罵
當今漢帝非賢君
群雄四起亂紛紛
此時唯有曹丞相
才高智廣世無雙
雄兵百萬能慣戰
戰將千員多猛勇
若依天下人議論
江山不久歸曹公
休要聽信諸葛亮
顛倒陰陽任意弄
漢昇就此良言勸
即早罷戰早收兵
勸叫玄德心醒悟
同助曹公滅江東
天下狼煙齊掃盡
難得兄弟蓋世功
若你定要取長沙
禍到臨頭悔已差
黃忠言詞還未斷
笑壞關羽美髯公
青龍刀指老黃忠
漢昇説話太愚朦
你我軍中為大將
強弱無有分蛇龍
敬念當年漢高祖
布衣起首聚雄兵
你本漢朝中郞將
長沙府是漢家城
玄德原是景帝後
大家你我事同宗
良禽擇木臣擇主
需當棄暗去投明
若你定要守長沙
死後留名不好誇
助逆為虐人人恨
萬古千秋落罵名
關某念你老衰敗
不忍疆場與你爭
吉兇禍福明明見
知己知彼是英雄
若不識時莫後悔
青龍刀下不留情
黃忠聽罷炸了肺
氣得腮邊烈焰紅
催策座下黃驃馬
刀翻前後當槍擰
關公一見心敬重
暗自欣賞老黃忠
關某常把春秋看
有那刀法俺不明
這套刀法見左傳
以前有個劉展雄
一馬三刀留美名
唯有關某自曉通
關公提刀懷中抱
黃忠利刅刺前胸
刀篡一磕兵刅響
老將向左把刀橫
隨風柳擺斜腰斬
關公提刀往㚈騰
青龍𠍾月橫揮去
黃忠右旋轉身形
柳葉一刀從頭剁
雲長托刀往上迎
刀來刀去錚錚響
馬前馬後嘶嘶鳴
當時間愣了黄忠
長沙那個老漢昇
某自湖南稱好漢
一馬三刀立大名
今日遇此勇猛將
只怕久戰也難贏
青龍偃月左右擺
名曰勒馬號銷停
黃忠一見心驚喜
為何刀法同樣形
順把鋼刀來預備
關公舞刀上下比
探背撩胸要害認
黃忠伏馬藏身影
眼前嗖聲寒光閃
青龍偃月竟擘空
兩馬迥步衝過去
惡戰龍潭虎穴兇
太守韓玄上城樓
手扶垛口看從頭
白茫茫刀飛上下
飄搖搖旗亂兵馬
兩軍打鼓如爆豆
將兵吶喊似山崩
昔日將軍臨戰陣
旗開刀舉便成功
今天遇此勇猛將
只怕難保長沙城
只殺得天昏地暗
沙塵徒起遮紅日
空中飛鳥無踪跡
野外走獸躲行藏
只殺得日月無光
煞氣瀰漫透碧空
日落西山藏紅鏡
月上東海湧冰輪
關公馬上叫軍校
點起火把照燈籠
黃忠聽着連聲好
不見輸贏不罷兵
太守韓玄心害怕
吩咐鳴金快收兵
三棒銅鑼聲震天
黃忠陣上聽分明
虛剁一刀撥馬走
扭轉回頭喚關公
我家主公令收兵
天色已晚暫回營
明日五鼓食戰飯
你我再戰定輸贏
關公聽聞勒定馬
刀指黃忠高聲應
今日關某留情面
你叫韓玄快獻城
日出不見降書到
強攻猛打不講情
那時克破長沙府
難免命䘮血流城
關公言罷把刀擺
人馬倒轉回大營
正是英雄遇虎將
相鬥整天無輸贏
(十四)
七言曲韻詩
編改自四川戲曲
歷代帝王吟(6)
漢朝篇
漢劉邦泗水亭長
無俸祿布衣兒郎
破秦制熊虎胆量
爭江山初試鋒芒
呂娥姁巧覓夫婿
竟做了開國皇娘
陳勝吳廣揭竿起
泗水沛公旗飛揚
芒碭山劍斬白蛇
斬蛇藉口亂秦邦
張子房才高志廣
敗秦兵望風歸降
秦孑嬰開城獻璽
入咸陽約法三章
廢秦律民心歸向
查戶藉清慮遠長
楚項羽破釜沉舟
巨鹿城天下名掦
冠三軍兵多將廣
殺子嬰火燒阿房
鴻門宴項庄舞劍
漢劉邦虛惊一場
楚項羽論功行賞
封侯自立楚霸王
逐沛公巴蜀窮鄉
關中主屈居漢王
漢蕭河一代名相
荐韓信定國安邦
遇明主登壇拜相
楚漢爭決戰沙場
九里山漢軍難當
四面楚歌意悽涼
八千子弟志盡喪
霸王聽歌淚兩行
別虞妃千古傳唱
楚霸王兒女情長
英雄成敗焉能論
項羽亡蕩氣迴腸
統華夏乾坤朗朗
呂娥姁正宮娘娘
未央宮蕭何用計
淮陰侯錯入宮牆
秋風瑟寒霜驟降
漢大將魂斷未央
兔死鳥盡功臣喪
成敗蕭何命難量
高皇帝天朝氣像
頒國策共詔十章
綱紀朝儀臣尊仰
古今興衰論存亡
大風歌威武雄壯
歌一曲萬民和唱
布衣郎衣錦還鄉
掌乾坤千古流芳
呂太后獨掌朝綱
誅劉氏喪心病狂
周太尉虎豹胆量
鏟褚呂復振朝綱
漢文帝太平景像
開藉田鼓勵農桑
漢景帝剿滅叛黨
誅晁錯蠢事一桩
漢武帝捨棄無為
勤用政宏偉志向
拓疆土反擊匈奴
強兵馬武略安邦
尊儒學一統思想
合倫理三綱五常
名將衛青懷韜略
霍去病馳騁疆場
飛將李廣定胡馬
破樓蘭漢旗飛揚
博望侯建絲綢路
通西域駕起橋樑
蘇武忠貞名標榜
十九戴杖節牧羊
董仲舒初辦大學
開設了第一學堂
司馬遷史家絕唱
撰史記千古名揚
霍光坦蕩輔幼主
昭帝外戚助興邦
漢元帝和親至上
弱女和番待商量
毛延壽畫圖欺君
王昭君出塞斷腸
王墻出關路迢迢
回首長安風蕭蕭
婉轉琵琶飛塞外
不見胡馬渡陰山
漢成帝房事過量
飛燕姊妹迷君王
哀帝平帝皆短命
王莽篡漢亂朝綱
漢劉秀原太學士
復漢室養晦韜光
小則忍可就大謀
就大謀以智為上
陽示弱而陰用強
陰用強以柔克剛
展雄才劍指王莽
文韜武略弱勝強
誅王莽乾坤再掌
光武帝定都洛陽
頒九詔與民休養
輕徭賦賑災放糧
惜功臣關愛賢才
愛賢才寛宏大量
崇儒學敬重文人
重文人以柔安邦
肅貪官百姓尊仰
理萬機國事權綱
嚴律己節儉崇尚
下遺詔從簡冶喪
漢高祖開國王上
光武帝中與帝王
東漢朝傳十二帝
多弱勢庸碌平常
王充論衡唯物論
班固漢書人讚賞
蔡候造紙行天下
白馬寺佛聲頌揚
地動儀張衡首創
渾天儀智慧之光
黃巾起義震九州
驚破漢朝夢黃梁
豪傑八方乘勢起
天下三分各稱強
江山落誰有天像
禪譲曹丕笑一場
(十五)
仕林祭塔
編改自廣東粵曲
徒獲功名膺顯貴
空贏玉帶蘻腰圍
多年沉寃乃未洗
嗟難盡孝脱母危
為救娘親曾面帝
豈料君心願相違
帳望湖山灑淚涕
念親娘哀哉慈幃
兒難脫母於覊囚
卻要偷偷來哭祭
雷峰塔兮雷峰塔
千呼萬喚我娘親
兒難會母母難歸
家難如斯太慘悽
一座塔門分母子
涙珠和酒奉慈幃
悲慈母有家難歸
雷峰塔內受災危
娘捨仙班臨俗世
不懼戒律犯仙規
仙姫不及情高貴
應償母願慶家齊
豈料橫來天降罪
難逃厄運陷重圍
產下嬌兒不見兒
母子團圓無善計
千呼萬喚娘不應
淒涼孤燕向誰啼
在塔內思念嬌兒
念嬌兒肝腸寸斷
一陣悲啼一陣酸
隨風吹到我身邊
聽聞我兒來奠祭
愁難開枷破壁堅
白氏女與兒相見
見我兒昏到塔前
思念慈母喚娘親
喚娘親心裏悲悽
身前站著白衣人
載鎖披枷愁滿面
請問姑娘何姓氏
因何站在我身邊
相逢不認至親人
未訴衷情腸已斷
骨肉分離十五載
欲知前事聽娘言
未開言珠淚飄飄
仕林兒細聽從前
黑鳯仙本娘道友
慕紅塵下山同遊
兒父西湖娘邂逅
同船借傘結鸞儔
開藥店估道長久
豈料兒父中奸謀
上金山法海引誘
不該把兒父羈留
娘到寺門求放手
恨法海不允所求
施法寶與他相鬥
借東海水淹山頭
娘腹內痛楚難受
戦不過陣前敗走
斷橋產兒難逃去
制金鉢就把娘收
原來父母被欺囚
深仇大恨記心頭
罵句法海老禿賊
如狼似虎施辣手
折散人間骨肉親
無情把我母拘留
心羞慚題名雁塔
也難解塔裏娘憂
拋簪纓且棄官袍
與娘塔內長聚首
怎忍您長困雷峰
開枷鎖與娘逃走
去不得兒聽娘言
匹夫勇埋骨荒丘
娘好比那東海水
東海水難望轉流
縦兒你高中狀元
中狀元難將母救
有良方可把娘救
除法海破釜沉舟
娘有個知心道友
在峨嵋苦志潛修
就是你小青姨母
速上峨媚向她求
塔神爺催令分手
吾兒速去莫停留
(十六)
編改自川劇戲曲 李亞仙
(請君江湖聽歌郎)
不見刀兮不見棒
不見血兮不見傷
李亞仙破了夢境
李亞仙碎了肝腸
情忐忑手撫雙目
珠淚暗流向心淌
意徬徨腳下搖晃
一步行來一跟蹌
終日裏喜報頻傳
喜報頻傳心花放
猛然間冷水澆頭
冷水澆頭四肢涼
心感激鄭郎愛我
不避出身烟花巷
思前想後我卻懮
英才掐落風月場
心感謝鄭郎對我
盟誓地久與天長
後想前思我卻愁
旦夕分飛兩鴛鴦
心感恩鄭郞為我
辭官不幹王命抗
前思後想我卻慮
塌天大禍把郎傷
休怨我且莫怪我
一心逼你仕途闖
豈知狀元高中後
從今就要各一方
願君知君不忍棄
男兒奮發有志氣
望君知君性剛強
鯤鵬萬里任翱翔
盼君知君淡仕途
闔家歡欣福壽滔
祝君知君好文章
太平人生富貴昌
我知君寧為紅裝
寧為紅裝棄官場
我也曉鵬雀共飛
鵬雀共飛難久長
情到此間無所怨
冰心一壺謝愛郞
我怕世道冷而涼
我驚官場風與霜
我恐親友譏和謗
我惧人言毀並傷
不敢想我費思量
費思量我痛斷腸
離別鄭郎走四方
銘記心房毋相忘
強自忍下愁和苦
無奈拾取舊琴囊
仰首向天笑一聲
無悔無怨夢一場
莫到眼前黑茫茫
心頭留全一線光
銹目留影長相憶
請君江湖聽歌郎
從今後甜酸苦辣
嘗遍人間勢炎寒
作者风采
野草诗社
顾 问:
叶嘉莹 乔 羽 周道炯
徐 保 孙之贵 何承阳
孙本胜 赵仁珪 钱金泉
胡春奎 李豆罗 朱佳木
萧 鸣 岳宣义 贺茂之
杨冬权
社 长:
李殿仁
名 誉 社 长:
林 岫 蒋有泉 李文朝
苏士澍 范迪安 李培隽
桑福金
常务副社长:
徐洪章 王 渭 何小平
副 社 长:
杨小凯 吴纪学 郝一匡
唐云来 朱超范
秘 书 长:
何小平(兼)
(以上排序均以年庚为序)
野草诗社华中研修院
名誉院长:
田幸云 蒋城关 彭凤霞 陈亚萍
院 长:张兆嵩
执 行 院 长:张连玉
常务副院长:孟新安
副 院 长 :
魏春彩 毛声芝 谭中银
秘 书 长:
徐守祥
副秘书长:
蔡江平 蒋云祥 康怀信 姚绍丽
编 委 会:
孟庆燕 张 弘 刘清云
李 颖 边朝晖 靳 录
游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