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史诗第三部
井冈烽火
共22首
作者郑国需
第 1 首
跃上井冈山
公元一九二七年,
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北伐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卸磨杀驴,
不能容忍共产党的存在,
先后在上海、长沙、武汉,
举起了带血的刺刀,
血腥的屠杀共产党人,
这样一来就拉开了,
国共两党征战的序幕。
共产党人万不得已,
只好举起反抗的大旗。
首先暴发的是:
八一南昌起义。
紧接着毛泽东临危受命:
回到湖南组织秋收暴动。
九月九日的湖南,
镰刀与斧头,
组成了中国最美的图案,
从此,
共产党人高举起这面镰刀斧头的大旗,
与国民党抗争了二十二年,
太阳升起的时候,
一声清脆的枪声,
响彻在修水、浏阳的天空,
秋收起义部队,
挥舞着枪支、锄头,
在毛委员的亲自指挥下,
很快攻占了浏阳、醴陵、铜鼓、修水。
可强大的敌人又反扑过来,
起义军由于经验不足,
武器筒陋,
使得这次起义又以失败而告终……
毛委员从失败中找到了原因。
起义军离开文家市,
向井冈山转移;
部队到达三湾村时,
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调整改编,
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毛泽东又审时度势,
及时作出了:
向井冈山进军的决定,
他要以农村包围城市。
他有礼在先,
给袁文才送去一封诚挚的求助信,
袁文才伸出了援助的手,
两支为穷人打江山的队伍,
在硕果累累的秋天,
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
从此,
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他想自己的队伍弱小如沙,
必须以农村为根据地,
待队伍壮大后,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
中国革命的实践,
证明了毛泽东的思想是中国革命的唯一道路!
这是他将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革命结合的伟大胜利。
郑国需写于北京
2021年3月17日
.

郑国需
爱国诗人
用了26年时间,写成了世界第一长篇史诗《巨人毛泽东》。
全国第四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获奖者。
2019年12月26日,北京举办了“郑国需诗歌专场朗诵会”。
2020年2月9日,北京举办了郑国需“战胜疫情,迎接春天”,诗歌空中朗诵会。
长篇史诗有:
《日出韶山》
《共和国,您从哪里走来》
《井冈烽火》
《遵义会议》
《万里长征》
《抗日救国》
《解放战争》
《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百废待兴》
《筚路蓝缕》
《火红年代》
电影作品
《我们要回家》
《赴汤蹈火》
电视剧作品
《青铜魂》
《人民万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