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每天傍晚6点与您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温馨提示:请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标题左下方蓝色字“青波访谈”关注“青波访谈”
《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本期《聚焦诗书画 推崇众名家》之十八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如果说我的人生还有那么一点点微乎其微光的话,我要说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应当归功于我的“行”,换言之,主要应当归功于我的双腿和双脚,这是最令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
当我徒步征服众多名山的时候;当我翻越众多雪山冰川的时候;当我长途跋涉、深入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区走访的时候;当我飞机行、高铁行、汽车行、自行车行、徒步行、奔赴祖国四面八方进行采访调研的时候;当我在广袤的原野和浩瀚的沙海中艰难跋涉、奔波的时候,我的肉体和灵魂都卸下了欲念的重荷,我的身心都坠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的人生也似乎完整的许多……
亲爱的朋友们,在一连几天的时间里,我围绕“衣”、“食”、“住”、“行” 等, 推出我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坦率地说,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我。
在前几天分别向大家呈现了“我的着衣观”、“我的饮食观”、“我的居住观”、“我的出行观”(上)后,今天向大家呈现“我的出行观”(下)……
我的出行观(下)
( 四 )
在十八岁那一年,
我走进了军营,
成为了人民解放军一员。
除了参加正常统一的体能锻炼,
参加各种各样的军事训练,
我每天早晚坚持做上百次的俯卧撑锻炼,
时常还会在篮球场上驰骋一番。
部队住地附近有一座小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那座几百米高的小峰巅,
几乎每天我都会攀一攀。
我喜欢越岭攀山,
我喜欢急行军式的徒步,
那种感觉仿佛荡涤了所有的懒散;
我喜欢马拉松式的奔跑,
那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我也很喜欢柔道,
那可以说是千锤百炼。
说起柔道还真有些遗憾,
入伍不太长的时间,
一位力气很大的战士向我挑战。
此时大家正在训练,
吸引了众人围观。
对方不仅身强力壮,
而且体态十分丰满;
我是精气神十足,
但相比之下体态单薄尽显。
对方的优势是胳膊粗力气大,
我的优势是灵活敏捷“临危不乱”;
他有他的笨力气,
我用我的绝活应战。
永不服输的我有着不俗的表现,
镇定自若异常勇敢,
一个箭步冲上前。
说时迟那时快,
我突如其来的一个“小踢儿”,
瞬间把对方掀翻。
第二局开始前,
对方显然已是怒气冲天,
当他猛扑过来的一瞬间,
我发现他已经急红了眼。
我迅速一个“瞬闪”,
因为道理十分简单,
此时如果硬碰硬,
仅凭力气我有凶多吉少的危险。
我的优势是敏捷应变,
动作不仅十分迅速,
更重要的是极其的勇猛和果敢。
对方死死地抓住我的衣襟,
拼命发力,
大声呼喊,
似乎瞬间要将我掀翻。
我又一个攻其不备的“腿翻”,
结果不慎露出破绽;
我深知与力大于我者交手,
决不能打恋战。
无耐的我拼尽全力使出“小擒”“伎俩”,
虽令对方无法招架,
可并未将对方撂倒掀翻;
我迅速乘胜追击,
猛扑到他的胸前,
左手“锁住”其右腕,
一个极具爆发力的“手别子”将其掀翻。
但也留下了大大的遗憾:
对方倒地的同时,
我也有个倒地的“瞬间”。
接着我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背翻”,
对方沉重的躯体瞬间倒在地面,
而我的右小臂被其重重的身体折断,
我突然感觉整个右臂已无法动弹。
瞬间骨折的右臂已丝毫不听使换,
站起身时才发现:
右小臂已完全折断,
就像“活动自如的手腕儿”,
似乎只有皮肉相连。
救护车把我送到了解放军217医院,
经过几个小时的处理,
我的右臂被“全方位”打上石膏连……
而令我最痛苦的并非右臂被折断,
而是剥夺了我酷爱的写作权,
这更加令我苦不堪言,
令我痛苦万端。
就这样整整过去了3天,
我好像度日如年。
除了每天仍能坚持徒步锻炼,
我酷爱的写作只能间断。
按照医生的意见,
至少三个月才能出院。
我真的忍无可忍,
开始用笨拙的左手写字习练。
一天两天,
一连五天的时间,
钢笔居然在我手中能自由旋转,
一张张一页页看上去很笨拙的字体,
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我也会由衷的欣慰一番。
目睹那笨笨的字里行间,
我感觉有些眼花缭乱,
又着实有些感慨,
有些惊叹:
这同样是勤与劳的结晶,
同样有辛勤的汗水蕴含。
随后的两个月左右时间,
我的数篇短文纷纷见诸各种报刊。
那是我左手的功劳,
更是对我坚韧毅力的检验……
( 五 )
真金不怕火炼,
百炼才能雄健;
我喜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喜欢我的脚印一串串,
这样更会令我无悔无怨。
仕途之路伴随我20多年,
我一度也有专车接班。
但我有时更喜欢自行车陪伴,
偶尔也会徒步上下班。
我的办公室在七楼的最里面,
多年时间我养成一个习惯:
讨厌上下楼坐电梯,
而对步行上下楼超级喜欢,
就这样一坚持就是数年。
我对各种名车基本没有概念,
对于我而言,
不过都是代步工具,
什么样的豪车也令我无法入眼。
( 六 )
我很感慨我的腿脚之功,
它助我将沉重的负担减轻,
也令我有着太多的憧憬,
同时也会令我觉得更加轻松。
多年前我辞职走进了京城,
专心致志的开始了全国行,
开始了不间断的采访与笔耕,
这令我十分的钟情。
有时我会选择空中行,
空中行主要都是远行,
最多的一次六天走进七座城;
有时我会选择高铁行,
高铁行一般都是中远行,
最少出行一次也要走进三座城;
偶尔我也会选择火车行汽车行,
选择此行一般都是相对较近的出行,
一般出行一次我同样会走近几座城;
我有时也会选择自行车行徒步行,
三十里二十里,
六十里五十里,
我会选择自行车行;
十里八里,
三里五里,
我一般会选择徒步行……
( 七 )
我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天野山川,
留下的脚印一串串,
我知道这脚印还很浅,
但那也记载着我的众多血汗。
我始终孜孜不倦,
不断行走是我美好的心愿,
我知道我的步履还很艰难,
但我同样感慨万端。
我求索的脚步从未间断,
锲而不舍是我的品格体现,
我知道我的品格还谈不上高尚,
但我无悔无怨。
我知道我不能绘就人生优美的画卷,
我知道我不能播种人生的百花园,
但我有我坚实的脚步,
我有我阻不断的美好心愿。
啊,我的心愿,
啊,我的血汗,
啊,我的不卷,
深深的足迹又怎能不一串串?
以下是我曾采写过的一批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精美作品,请您欣赏。
艺术家作品展示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


贾起家,1953年生于山西夏县。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曾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秘书长等。



郝良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参加国际、国内大展20余次,荣获金奖、银奖多次,其中参加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美协举办的大展12次,获铜奖一次,优秀奖二次。其作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世界语出版社、杨柳青画社出版,出版的画集和专著总计12本。


王西林,祖籍河北省文安县,曾为中国庐山王西林中国画艺术馆馆长、中国文联艺术交流中心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事部人才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国家一级艺术委员、教授、北京湖社画会常务副会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东方白马画院高级艺术顾问兼常务副院长等


李广利,职业画家,1942年生于北京,画虎名家胡爽庵大师入室弟子;后又拜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为师。现任世纪国际名人书画院院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办)、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原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先生两次以特约嘉宾的身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现场为全国人民献虎。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曾应澳门特首何厚铧之邀赴澳,并在官邸向其特赠两幅作品留念。作品先后被故宫博物院及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被誉为一代画虎宗师。


王宝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牛津艺术学院研究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作品《黑土情》于1992年在黑龙江省画报刊登,黑龙江省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著有《王宝如国画集》一书,获得黑龙江第十三届群星杯优秀奖。《大千世界》和《落叶归根》分别被国外友人收藏。作品分别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绘画年鉴》;其由中国邮政总局出版的珍藏票和邮册《不忘初心》一带一路《王宝如绘画专集卷》在北京发行;此后《王宝如绘画专集卷》邮票集由联合国在国外发行……


浦家永,当代著名伟人肖像画家,被誉为“塑造伟人形象的巨匠”。2020年12月26日,在参加由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等6家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荣获了特别金奖。
浦先生1954年生于山东省长岛县,从事美术教育多年,除上述获奖作品外,其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全国和山东省等各种画展并获奖。退休后专业研究毛主席肖像油画十余年,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三民,河南省人,原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主席、现河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官方)、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刘先生潜心研究毛体书法60余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大赛中名列前茅;2010年创作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三幅毛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获大奖,作品被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侄女毛小青、侄孙毛宁科及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柏坡纪念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湖南齐白石艺术馆、上海红十字会、上海世博会等收藏。作品屡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和海内外著名网站等推荐播发。


王云飞,1982年生于河北,现为中国中央名人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美协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东莞观音山书画院办公室主任、中艺名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张德君,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长白山书画研究院艺术院长、德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

韩玉生,长春市书协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院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中国北京兰亭书画院院士、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等。

晏明华,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毛体书法研究会吉林分会会员、关东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刘永新,现为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硬笔书协理事、吉林省国际总裁书画院副院长、长春市龙收书画院秘书长、一汽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王纪宁,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女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兼隶书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分会副主席、吉林省青少年艺术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姚俊卿书画院副院长、关东兰亭书画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石瑞臣,1952年生,满族,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创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胡江,吉林省长春市人。现为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长春联络处秘书长、长春大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市甲骨文协会理事、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艺海书画院副秘书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杨占国,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张世鹏书画院评审员、二道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等。

薛明才,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暨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毛体艺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魏守义,中共党员。吉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国际总裁协会书画院副秘书长、长春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龙收书画馆秘书长、东北亚龙翔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于华楠,现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画院理事、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秘书长。

陈志国(笔名 治国),现为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长春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郑仁安,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

李迎春,笔名春山。曾从军,后长期工作在长影。自幼受其家父和周昔非、姚俊卿等名家的指教。曾在长影先后担任主任、部长、工会副主席等职。现为神州书画院名誉院长、艺巡中华爱心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家协会高级会员、华夏书画院高级院士、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国书画社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曾为《丁家兄弟》等十几部影视剧题写片名,并在《武当》、《远东阴谋》、《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数十部影视剧中题写条幅和牌匾。

孙洪林,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戏协艺术家联谊会副会长、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二道区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牟诚,男,汉族。长春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任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影视图书周报副总编辑,长春商报副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无影剑与变形刀》《神笛女侠》《时代歌声精粹》《商品经济新秩序论》《关山侠侣奇形剑》《奇剑扫群魔》《十地神功》《中外食疗保健食谱》等多部书籍题写书名。为《辽宁青年》杂志题写刊名,为《影视广播图书周报》《精彩壹周》题写报头,为20集电视连续剧《靠窗坐的小女孩》题写片头字幕。作品在《北京晚报》《书画世界》《书画艺术》《写字》《中国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等及本地报刊发表。写有《人生忠告钢笔行书字帖》《365个祝福钢笔行书字帖》《爱情友情赠诗集锦钢笔行书字帖》《流行金曲钢笔行书字帖》《圣经格言钢笔字帖》《菜根谭钢笔字帖》(合写)以及《小学生生字钢笔楷书字帖》,出版有《牟诚书法作品集》《5000硬笔常用字书写规范》(上,楷书;下,行楷)。
单位:长春日报社
张立本,现任春天书画院院长、北京金正德书画院四川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

郭建芬(学英),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自幼喜欢绘画,擅长写意花鸟。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东三省及沈阳军区老年书画展并获奖。

宋爽,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授予“中澳友谊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国冰雪艺术研究会长春分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凤清,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

康淑英,吉林松原人,现居长春市。曾任吉林油田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宣传部部长工作。中国艺术人才库一级美术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2018年被中国国画院授予“中国百强画家”荣誉称号。于2019年在泰国、马来西亚进行书画交流,被授予“中泰十强画家”荣誉称号;并授予泰国最高奖“皇冠奖”。

李淑蓮,女,1950年生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创研组成员,朝阳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依长江,75岁,从军20年。转业到四平铁东区政府公务员,退休后任四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喜欢国画、书法。2000年开始学画,曾多次参加各种画展并获奖。

徐梦泽,女,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曾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天地》杂志社副编审;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王国清,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一创作研究员、书法培训教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吉林晚晴艺苑杂志副主编。

马政田,字耕夫,号半畞堂主,1965年2月生于长春,现为中国书画测评监考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书法教师,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长春北湖大公书画院院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六届中国书画节艺术总监,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姚俊卿书画院院士,吉林省东北亚龙翔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吉林省黑马教育董事长。师承中国非遗文化形象大使、著名书法教育家姚俊卿先生。

刘文生,1945年出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晚晴艺苑"杂誌副总编、吉林省书协会员。

陈国军(笔名 晨耕),1953年生于吉林省德惠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协会理事、吉林省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宋向臣,1951年9月生人。长春市榆树市人。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长春市书协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原长春市地书协会理事、榆树市书协会员、榆树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孙玉娟,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双辽市。现任双辽市老年大学国画教师、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双辽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苏富比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艺术总监。

刘占,男,1959年 1 月生于吉林省九台市。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中国九贡集团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景阳社区大公书画院执行院长。

于占河,1951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农民画研究会会员,四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亊,梨树县美术家协会顾问,梨树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明天傍晚六点敬请关注“青波访谈”《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聚焦:诗、书、画》

《青波访谈》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曾有过军旅生涯,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总编辑;曾出版40部、约三千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著作;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领导在内的300多位政界人士;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在内的500多位企业家;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千余位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两千多位书画艺术家。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主持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
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重声明: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青波访谈”中所发表的所有作品,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欢迎微信原版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