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大赢胆小,胆小赢不到
戴永久
古时候,通州南乡有个蒋王庄,庄南边空野之处一条河沟。河上有座三跨长、三尺来宽、普普通通、歪歪斜斜的小木桥——立发桥。
你别看这桥破旧不堪,但它却是通往十里八乡物资交流集散地——蒋王庄的必经之地。再加之桥两侧几里之内河汊纵横,人烟稀少,河两边丛生的芦苇被野风吹过“唦、唦”作响。夜幕降临,鸟禽归巢的飞扑声和鱼儿跳跃的激水声,让荒野中增添了几分恐惧。
也不知什么时候,传说每到傍晚时分,桥头经常有身穿“重孝”的女鬼作怪。如果遇上,“不死也吓得半活”,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搞得过路人等谈“桥”色变,惶惶不安。
再说这蒋王庄上有两位年龄相仿、年轻气盛、身強力壮、不信鬼神、胆大沒魂的后生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俩曾多次信誓旦旦地口头相约共同去捉“鬼”,但总是“只听锣鼓响——不见戏登台”。逐渐有人认为他们俩是“吹牛皮,说大话,吓唬人”的货。
其实并非如此,这其中却另有隐情:原来这俩位老兄都想独显威能,而暗暗地叫上了劲。俩人都觉得如果一同前往,即便捉到鬼了,这功劳也无法评判,更显不出自己的能耐,倒不如单独行动,出奇制胜,一举成名。
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庄东头空野之处一户单身独过的年轻人上吊死亡。也不知是挣扎时间过长,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死者两目圆睁,七孔流血,长长的舌头僵硬后无法缩回口中。由于地处荒僻,加之尸体面目狰狞可怕,一时竟找不到人来看夜。这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村上这两位自认为胆大的年青人,就去请二位帮忙。
二人一听,异口同声地说:“看夜,一人足矣,何须二人。”究竟谁去为好,二人争来争去,一个不让一个。
突然,来人心头一亮,说道:“二位不要争了,何不如你们一个人去看夜,一个人到‘立发桥’去捉鬼,岂不两全其美。”两人一听,齐声道好。
但究竟让谁去看夜,派谁去捉鬼呢,为免两人争执,来人建议抓阄定夺,二人拍手叫好。按照抓阄的结果,二人分头各自行动。
先说去捉鬼的年轻人,为确保马到成功,万无一失,他早早吃罢晚饭,腰扎备用的新麻绳,乘着酒兴大步流星向“立发桥”奔去。黄昏时分,当他到达桥北,老远看见一个头扎白巾、身穿白衣、脚穿白鞋的年轻妇女凄惨地掩面嚎啕大哭。年青人故意不解地上前问道:“为何啼哭?”
女子悲戚地哭道:“奴家丈夫新殁,要赶回去有事,怎奈险桥相阻,奴家胆小,过河不得,只能痛哭。”说罢, 又伤心地大哭起来。
年轻人成竹在胸,随之应道:“不要哭,不要哭,我来驮你过桥就是了。”
女人说声“谢谢,”站起身就迫不及待地将双手架到年轻人半蹲的肩上。年轻人顺势用铁钳般的双手将两条异样的胳膊紧紧抓在手中, 轻松地站起身,快步向桥上走去。
走在路上,并无异常,上桥后年轻人觉得肩上越来越沉重,当走到桥中一搭桥板中间时,重负压得桥身揺晃欲坠。年轻人早有准备,全神贯注,屏住呼吸,说时迟,那时快,瞬间,一个箭步冲上岸,咬牙切齿地使出全身力气将女人使劲往地上拼命一掼,低头一看,地上除躺着一只浑身发抖的山羊外,没得丝毫年轻妇女的影子。
年轻人一脚踩住山羊的脖子,气恨恨地骂道:“该死的畜牲,识相你就老实点,要不,给你点颜色看看。” 边说边从腰间解下备用的绳索麻利地往山羊颈项上一套,打上死结,恶狠狠地连踢几脚喝道:“跟我走!”
年轻人牵着膘肥肉壮的山羊,得意地哼着小调,径直奔羊肉馆子而来。这时天已全黑,羊肉馆内灯火辉煌,吃羊肉、喝羊肉汤的人们几杯老酒下肚,划拳行令的吆喝声,交谈说笑声,浑成一片。
招揽生意的老板见有客登门,满脸堆笑招呼道:“里面请。”
年轻人说:“不必了,我这里有只肥羊,跟你兑换羊肉如何?”
“没问题,请问是要生肉还是熟肉?”
年轻人稍加思索答道:“就来两条好点的羊腿,由我自己拿回去煮吧。”
店老板又将山羊看了看,虽然羊身上有些灰尘,但倒也壮实。就欢天喜地地割了两条肥硕的羊腿,捧到年轻人面前客气地问:“可合适,可满意。”
年轻人顺手接过羊肉,连说可以可以。说罢,随手将牵着的山羊交给店主,并再三关照,务必将其拴紧拴好,千万不能让它给跑了。
店主人爽气地说:“羊子进了我的羊圈,溜掉也不关你的事,只管放一百二十个宽心,回去吃羊肉就是了。”
不料两人前脚走开,羊子精转眼就跑得无影无踪。年轻人拎着羊肉,喜滋滋地直奔看夜的房子而来。进门一看,屋内除那盏昏暗油灯及门板上停摆的尸体外,屋内空无一人,哪里还有“看夜”人的半点身影。心中不由一喜,口中自言自语道:“吓跑了也好,这两条羊月腿够我饱吃一顿的了。”
说罢,用水涮好锅,将羊肉草草清洗后放足了水,盖上锅盖,坐到灶后将灶膛里的草点着,红红的火苗散发的阵阵热气,暖洋洋的,将年轻人得意的脸上照得通红。
不知不觉间锅中沸水发出嘟嘟的响声,年轻人闻闻鲜美羊肉的奇香,心中不免为对方胆小失算而暗喜,不由自主地抬头向屋中间的尸体瞄了一眼。
这一瞄不打紧,似乎觉得死人的膀子好像微微颤动了一下,他本能地佯咳了几声来壮胆,进而揉了揉眼睛再看尸体时,不觉腿子也随之动了起来。这时,他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神经紧绷,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心想,可真碰上僵尸鬼了。不想也罢,越想越怕。
这时锅内热气蒸腾煮熟的羊肉透出更加诱人的奇香。这边,喷香肥美的羊肉就要到嘴;那边,死人似有动静,这该如何是好?想着,想着,猛抬头一看,不好!死人的头也动了起来。这一惊,把他吓出一身的冷汗。但他毕竟不是等闲之辈,只见他霍地站起来恶狠狠地说:“作什么‘瘟’怪,还想在‘关老爷面前耍大刀’,再不行的话,看我怎样来收拾你!”
说话间,嘴上虽硬,可是两腿已经身不由己打颤发软。他不骂则罢,骂了,死尸反而渐渐地坐立起来。
“真的僵尸了,这还了得。”年轻人慌了手脚,一头冲出门外,一边大喊:“僵尸了,僵尸了,不得了啦,快来人啊!”一边头也不回地拼命向庄上奔去。话分两头。
再说抓到看夜阄儿的年轻人晚上来到这空旷之处——孤零零、空荡荡、东倒西歪的破旧小屋,发现屋中除停放的尸体外,别无长物。心中盘算,与其坐着清等,倒不如想个办法来“以逸待劳”,“静观其变”。毕竟是年轻人,思维敏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不慌不忙地将死人的衣服、鞋、帽一一脱下来放到一边,将尸体移到墙角边用草遮好,又将死人的衣帽逐件穿戴到自已,身上,然后躺在木板上装成“死人”休息。
“捉鬼”的年轻人到时,他清醒如初,当他听到煮羊肉锅中水开的声音时,手脚开始抖动,对方心虚发狠时,他头部扭动,当闻到肉香时,他伸着懒腰,缓缓坐了起来。几招下来,不费吹灰之力,吓走了半夜辛劳、羊肉即将到口的竞争对手。
“捉鬼”的青年人,高一脚低一脚地领着一帮人,手持铁钗、木棍、钉钯、锄头等风风火火赶到小屋一看,只见死尸停放如初,“看夜的”年青人打着饱嗝,额冒热气,满面红光,悠闲自得地坐在那里剔牙哩,脚下吃剩的羊骨头撒落了一地,哪有什么“僵尸鬼”的痕迹。
众人弄清原委后慨叹道:“真是胆大赢胆小,胆小赢不到。”强中自有强中首,莫为称强活丢丑。倘若轻举不量力,连本带利付东流。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