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哪里来的呢?

龙抬头
传说古时有一年,人间大旱,老百姓因干旱无法播种;老百姓便祈求上天降雨,而玉帝就是不允许降雨。老百姓因无法播种,苦不堪言;此时,看守天河的一条青龙得知此事,体谅民间疾苦,自作主张把天河翻转调个,半河雨水洒落人间。久旱之年逢甘露,青龙雪中送炭让老百姓可以下地播种。老百姓为表对小青龙的感谢,老百姓为小青龙塑身建庙,供奉香火,玉帝闻知此事,便以小青龙擅自违背天庭命令降雨为由,命太白金星将其压在五台山下;小青龙自感委屈,便问到:何时放我出来?得到玉帝回复:除非金豆开花,否则永世不得抬头。老百姓得知此事,就到处寻找金豆开花。到了第二年,刚过完年,一农妇突然发现自家的小孩在柴锅里炒黄色的豆子玩,噼啪劈啪豆子炒开了花,老百姓一看,这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第二天正好是二月初二,老百姓支上大锅点上柴火,炒豆子,噼里啪啦,人间处处金豆开花;老百姓冲着天空大喊,玉帝,太白金星,睁开你们那昏花的双眼,看一看金豆开花了,你们说话算数不算。太白金星颤颤巍巍搀扶着玉帝拨开南天门往下一看,真是金豆开花,玉帝见此说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命太白金星抬起五台山,青龙腾空而起,官复原职。所以二月二这一天叫“龙抬头”,二月二炒豆子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民间习俗“炒料豆”。

炒料豆
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流传民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更或者会被一些人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但故事里的人物和道理,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文字故事只是用来呈现万物的另一种载体,故事不能太较真,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才值得我们细心揣摩。
二月二,龙抬头;喝什么茶,吃什么,理不理发等风俗习惯,只是因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老百姓用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去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已;我们不必刻意追随什么,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面对像青龙的“雪中送炭”,老百姓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玉帝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优秀民族品质的学习传承精神。
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改变;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万变之下,不变是那份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优良品质,以及积极学习并传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