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叶劲舟搏书海——访书坛牛人胡一舟先生
文/西江 图/熊云坤 陈明杰
安源湘赣边界名人文化研究会会长贺焕明一行6人于2021年3月12日来到了全国终身艺术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书法家胡一舟家中采访、学习。
去他家里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奇石根雕艺术家谭友明打趣地说:“真象是进了一条胡一舟以前挖过煤的煤巷子!”凤凰新闻网红安源影视陈明杰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今日头条潇歌纪实记者肖歌说:“胡一舟就是煤巷子里飞去的一只金凤凰,展翅飞翔在书画天空!”派出所退休老所长、摄影师老熊说:“走过这条巷子,还要爬上92等天眼子,才能到他家!”其实这条巷子也并不是很深,也就百把米深;里面也并不是很窄,宽的地方还种着高大的广玉兰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走进了胡一舟老师家。
留着艺术家特有的长发,穿着一身银色衣服,高高的个子,一张枣红色的脸上绽放着友善的笑容,这就是胡一舟老师了。他家的墙上贴满了书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在客厅一角,我看到一块写着“终身艺术奖”银色字迹的红色奖牌,对面一角的小柜子还摆着一层层获奖证,最上一层是镀金的或水晶的奖杯。把这些获得的荣誉放在角落里,也许是说明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自己作出了努力,没有虚度年华吧。
这里仅列出他拿的几个国家级大奖和最突出的荣誉。
1988年,第一届全国“兰亭杯”书法大赛举行,胡一舟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1993年,全国十三部委联合书法大赛他再次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接着在“长江魂 草原情”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入展全国第三届、四届中青奖展、第五届国展,以及扇面国展、正书国展、长卷国展、第三屆蘭亭獎等等国家级赛展,集诗书画篆即于一身,并多次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参加作品展,成为萍乡市书协在书法创作方面的领军人物之一。

胡老师很健谈,年龄不小了,但却充满激情和活力,完全不象个年过花甲的人。他说他从不说年龄,就是想忘记年龄,和年轻人一样保持青春活力和创造力!虽然是这么说,但他脸上、修长而沧桑的手上,以至言语中,仍透露出了其丰富的阅历。

笔者和胡一舟老师交谈(熊云坤摄)

胡一舟老师应笔者请求书写“焕彩日月”四个字相赠,解说此四字根据其繁简与字义采取的字形变化、笔力轻重、墨色浓淡、文字意境、交替呼应、结构布局。

展示书法作品“焕彩日月”(熊云坤摄)

书写草体书法作品(熊云坤摄)

展示草书作品(熊云坤摄)
胡一舟出生于矿工家庭,兄弟五个排行老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从高坑矿井下走出来的书法家。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矿山救护队员成长为一位全煤、全省、全国的知名书法家,乃至在国外拥有众多粉丝,个中的辛苦付出与努力不得不令人敬佩。
他的父亲虽是一名普通矿工,却有着远大的胸怀和眼光,对儿子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是他人生中第一位导师。他小时习武,大伯一手漂亮的字令他羡慕不已,父亲便让跟大伯学习书法。天赋与悟性形成的爱好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初中毕业后,由于他的成绩好,字写得漂亮,便被留校任教。可是一年后,父亲却要他辞掉教师工作去当矿工。父亲说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砺炼,丰富的阅历也是人生的财富!而且当时矿工的工资是最高的。胡一舟是个听话的孩子,觉得父亲说的在理,便义无反顾辞教去当矿工下矿井。
是金子放到那里都会发光。他从小工、大工做到管理员,在井下三班倒,不怕苦不怕累,常常只见眼白、唇红,全身都是煤黑,衣服被汗水湿透,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一干就是八年,而且年年被评为先进,还入了党。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仍然坚持练习书法。后来干了多年救护队员。他认真学习救护知识,掌握救护规程和要领,多次在冒顶、穿水、瓦斯爆炸矿难中冒着生死,灵活机动处理现场,抢救出工友的生命,有的甚至是阻碍过自己入党、加薪、调岗的”仇人”。他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底线,以德报怨!
就在这时,他千方百计弄来了一本柳公权《玄秘塔碑》柘本,如获至宝!他坚持临贴五年,达到了背临、意临的熟练程度。接着又苦练小楷,后才开始学习行书、草书,也是从临贴“三王”、张旭、怀素入手,博采众长,脱化为巳有。他感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便上了三年电大,坚持自学,终于获得了大学文凭。后来他的才华得到赏识,离开了救护队,调到矿工会工作,不久调入职工大学任教。

他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便抓住一切机会,去北京、江苏、山东、南昌学习,遍访名师请教;密切关注书坛动向和赛事,让自己的作品在各种大赛、大展的擂台上经受严格的考验,不断完善。还从1994年起,连续十届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大市场上去接受书画爱好者、经营者、收藏者的挑选!这既需要有扎实的功底,也需要坚定的自信心!顾客市场不菲的价值,既使他得到书法创作者价值的满足,又不断促进了他创作水平的提高。

胡老师反对学书法仅停留在临帖、仿真上,认为如果只停留在临帖上,写得再好再象,也只能算是个写字的。什么叫书法?书法就是要得法,不仅要学习、研究、传承先人留下来的名帖,而且要循习渐进,掌握要领,如小楷的精微、安静、稳重、理性,正楷的笔划、结构、端庄、欹正,行楷的变化起伏,行书的流畅、情理结合、动静结合、浓淡结合,草书的率真、朴实、自然、飘逸,而草书创作大力回旋、空際盤繞,为其独创。
在笔墨的轻重、穿插、浓枯、呼应、起伏、跌宕、布局、意境中享受快乐,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必要时,可以用几种字体来表现。
全國煤礦書協秘書長《陽光》雜志主編盛軍高度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在结构的布局、 章法的穿插、 互动、 互判上出新。作品既注重传统的继承,又注重个性的发挥,与时代性的统一与创新。其书法堪称书法艺术上的古树新枝。
市书协主席袁赣忠高度评价他的才、学、识。
以下是胡一舟老师获得的的部分奖牌、奖证、奖状







下面分享他的部分书法、篆刻作品








胡老师认为,从一个人的书法上可以看出他是否重视读书积累,并是否脱化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他说书法是一种载体。读书多,研究得深,脱化灵活,能够潜入默化在书法作品中,就会显得厚重、古朴而灵动,笔到意到,挥洒自如;反之读书少或没有脱化到书法作品中去,就会显得浅薄、浮躁、生硬、迟滞。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并不排斥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因为才艺都是相通的。诗词歌赋更是书法的表现题材。因此,古典文学的功底必不可少!你还可以从武术功夫中,从音乐舞蹈里,甚至从体育锻炼中,从人生,从他人身上,领悟到书法、书道。这样才能既如醉如痴,又能超脱自度,从自甘孤独的必然王国走进海阔天空的自由王国,无论是小楷、大字,也无论是正楷、行书、草书,以及各种字体,都能书写自如,且都有入展、得奖。
我们分享了他书写的《金纲经》,字字珠玑,静若处子;也欣赏了他创作的草体书法作品,随性纵情而作,狂放姿肆而不失章法。

胡老师2018年新年写的七律

在他看来,从临帖到博采众长,再到脱化自成一体,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算完成了一个书法家完整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循环渐进,永无止境!而这一过程,既是书法艺术的修炼,更是人格的不断修炼和完善。 他热心公益事业。从2009年开始,他坚持每年下基层,为一线矿工到井口送春联。2020年为武功山麻田中心学校公益送书法作品……为此获得煤炭系统颁发的“德艺双馨”奖。


书道即人道,书格即人格。他告诫自己:人不能太傲气,太狂妄,但须有傲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象毛主席说的那样:“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还从一棵四季长青的松柏悟出了书者人生的自度与他度的深澳哲理。松柏保持四季长青是自度,走进观众视野让人观赏领悟其真谛则是他度。
就这样,一路走来,感恩亲人、师长、领导、朋友的关爱,胡一舟先生以一个煤矿工人、救护员队员加教师的钻劲、韧劲,以“开拓进取”、“敢于人先”、“义无反顾”的安源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与鹰一样的眼睛、双翼,驾驭着一叶劲舟在书海里遨游、搏击。

戏称“新竹林七贤”的七位文朋艺友一起合影留念。
胡一舟先生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