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卡夫卡》
作者:普光泉
诵读:车英明
编辑:贝玲娜

云上卡夫卡
我是从读《变形记》开始读卡夫卡的。仿佛是读创作领域里的一个传奇,经过重重迷雾,进入密集森林,呼吸逐渐荡漾,让自己感觉到清新脱俗,而后变得自然而然。
读卡夫卡的时候总觉得他在云上。云上,轻盈而柔韧,是一个思想的场。
常常想吃东西,就吃一点点用土猪做成的那种腊肉,或一大碗蘸水菜。或者,像吃零食那样吃一个山果,而这山果最好来自云上。
但这个愿望老实说只是口头上的愿望而已,人们所说的万事遂意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祝愿。春山可望,在许多时候,绝大多数人跃跃欲试却找不到进入春山的路径。
世间众生熙来攘往,我乃贩夫走卒。
常常想吃东西时,我便会想到格里高尔,他是卡夫卡思想演化与萃取灵感后以文字凸现出的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形象。内心世界丰富,有着具体的人生目标而又任劳任怨的小人物格里高尔,他在变成大甲虫后,饿了,只吃一点点腐肉——是人们丢掉的那种即将生蛆的肉,或者只是闻闻腐肉的气息。显然,他这样做,不是出于喜欢而是生存的最低需索。

这个早晨,格里高尔在他惯常地关闭着门,意识中似乎与外界隔绝的房间里习惯性地醒来。格里高尔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异类,是一个大甲虫——形体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思想意识仍然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思想意识,甚至超过了常人。所幸的是,他发现自己成为大甲虫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沮丧。似乎他此前就已经预料到这样的变化,无可奈何而顺其自然了。
卡夫卡书写的是,家庭——一个社会细胞在因重压而变形的社会大环境下的荒诞无稽局面。所提供的文本之外,我想象出,在化成大甲虫之前的夜半三更,格里高尔还看了书,还写了东西,然后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他最大的可能性是梦到了云上。
云上,在我们这个靠近沐勃尔洛彝寨的山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可以说成是云朵上的那一份神秘与洁白无瑕。
格里高尔在早晨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醒来,按部就班,想找放在床头的衣服来穿。但对他来说衣服已经变得很大很重,他怎么也拖不过来,脚脚手手都动用,也无济于事。而后,他用嘴巴帮忙,以牙齿咬着衣服的一角拉扯,才勉强让冰凉的衣服触及到变形了却依然有着温暖的身体。衣服是作为人时的衣服,而他现在是一条虫的身体,他怎么也穿不上衣服了。格里高尔就这样裸着甲壳凸显的身体,尽量把自己的私处隐蔽起来——那里有他作为人所剩下的最后一点尊严。他吃力地举头望向窗外,一片朦胧中有鸟语,而花香如往常那样漫进屋子里来。
保护好自己的尊严后,格里高尔想去开门,可他无法像昨天那样迈步,甚至小步移动都不可能了。首先,他丧失了作为人的语言功能——吐字异常吃力,几乎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话,再就是客观上失去了作为人应有的尊严。他还想如同平日那样去出差,或者去办公室上班;他还总是为家人着想,如此种种,都是辛苦劳累的人生行动惯性使然。

曾一度在社会与家庭的环境里过活,可怜的格里高尔富有群体意识,他不是一个孤单的存在,他与家庭,与自己所供职的单位有着必然联系,负有责任与担当,他为此而竭尽所能。大千世界,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万水千山中有一个云上,就如同人山人海里有一个格里高尔。我隐隐约约感到,在云上这个地方,我就是格里高尔,或者说,虽然我的身体依然是人身,但我的意识已经蜕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在读《变形记》后的这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仿佛在读格里高尔这人,又仿佛到达了云上。白云浮动着我,那是我有生之年所见即所得的最美的白云,美如初初绽放的木棉瓤被微风轻盈地抬举,而木棉籽粒自动分离开来,落入布谷鸟的嘴巴。我会飞。在悄无声息中张开翅膀,看一派欣欣向荣的人间。我的身体轻如鸿毛,而相对明显的是,我的思想还有着质感和重量。
一只从遥远之地飞来的布谷鸟栖息在巨大而蘸满泥土气息的牛背上。布谷鸟素面朝天。这布谷鸟刚刚预报过新到来的季节,这牛是辛丑牛,它正沉稳地走向云上的巅峰。牛均匀呼吸着,一边挪动脚步一边让嘴唇亲近低矮细嫩且带着露珠的芳草。
我是多么的喜欢云上,我时时刻刻想着云上,云上的日子天天快乐。在云上,我可以随意奔跑玩耍,可以轻轻松松放羊,可以随心所欲烧洋芋,可以从四面八方捡拾到许多蘑菇。在云上,我有着卡夫卡那样漂亮的,并且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所以,“云上卡夫卡”这个概念承载着我秘不可宣的愿望。

这是一个进入无数人思维的早晨。在这个早晨,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大甲虫。
在卡夫卡那里,从这个特别的早晨起,后面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具备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人变为虫,这大概也是卡夫卡所梦见的一个奇妙镜像。由此带来了不一样的行为动作变化,带来了内心世界的变异,带来了彼此间互相的不理解;甚至带来灵魂冲突、厌恶,与情感的距离与巨大的亲友间的隔阂。
然后,各自的梦想破灭,格里高尔孤独、饥饿难耐,最终丧失做人的希望,并且人为使之油尽灯枯……他的父亲、母亲,和他深爱的妹妹,一家人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集体出游,去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世界,开始了人生的诗和远方。
作家卡夫卡,一直拥有一颗纯粹、善良,却又是借存于俗世的心。卡夫卡只活了41岁,属于英年早逝,他写作出《变形记》仅用了他一生一世中的短短几个月。而之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构思了多久,又是在怎样的思索中突发奇想:让一个人变成一只大甲虫。他把这只大甲虫写死了,死得那么凄惨又那么的其所。过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他没有再动笔,也没有多说话。我们爱说“哀莫大于心死”,尽管不愿意说到这个层面,但至少可以说他心里的石头自己还没有力气搬开……
“云上”,是我对他的灵魂,也是对我这个无为的俗身所寄予的一份美好愿望。
2021年3月2日,于成都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普光泉,彝族,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5期少数民族班学员。中国戏剧高级研修班民5班学员。攀枝花市作协副主席。


诵读者简介
车英明,一个“用心读字,用爱发声,用声音传递力量”的朗读者。做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有多篇佳品获奖。现为播音指导、专业讲师。办有花城雅音朗诵社、攀枝花“十二美”女子朗诵团,并担任专业指导。

主播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音频监管:诗韵
诵读老师:浩瀚大海 风花雪月 书 然 美丽萍 齐晓杰 Lily 百合 芷若町兰 人淡如菊 快乐大草原 馨园小主 飞天 田新 张少华 阮虹艳 新绿 心如大海 一抹清新 竹笛 雅诗兰 半个月亮 屹语 支点 莹丽亿番洛瓦 海那边 温迪 日月李德良 天寅 悦桐 云霞 页舒 君子兰
双语诵读:诗韵 秋月朦胧

温馨提示
1、NZ 国学诗艺欢迎海内外文友来稿,诗歌、散文体裁不限。作品提倡原创,内容健康,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者请提供个人简介和联系方式。投稿以两星期为限,超过两星期,可自行处理。 欢迎文友转发、关注平台,稿件请发至下列邮箱:
annasun799168@gmail.com
2、 本平台所刊载的内容所有权归作者,NZ国学诗词艺术只提供信息发布,不代表同意原作者的立场与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