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纪实小说连载】我的童年
胡必辉/文
第二十九回
为人师摸黑去家访
舔犊情严师出高徒
(上)
我读小学的时候,最让我受感动的莫过于老师是怎样呕心沥血来教育学生的了。
记得我在安芫小学读书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们无论是否班主任,都有夜晚去学生家里做家访的习惯。他们白天为学生的学习操心,除了当天上的课力求全班学生全部弄懂,不懂的在放学后集中再讲解外,晚上还要对这些进步慢一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家访,促使他们当天学的东西当天能消化掉,以赶上全班的教学进程。这种情况在今天来讲,估计现在一些老师很难做到!
那个时候我经常是陪着在学校当老师的母亲摸黑走五、六里长路去学生家做家访的。
母亲当时在学校担任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她班上的学生多数是离学校五里多路远的邓家片村的,那是方园几十里的一个大村庄,人多姓杂,孩子们的父母都是文化知识少得可怜的农民,每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而他们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家里的小劳动力,放牛,拔猪草,剁猪草,喂猪食,捡牛粪,捡松子,耙松毛,挑菜水,晒谷捡谷,砍茅柴。。。等等,所谓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从不关心,只知道看他们的考试成绩,好成绩便夸奖几句,成绩差了,便会招来一顿骂声:"读死人书,埋人书,你得这点分不去钻土呢?","你干脆回来作田,追牛屁股"!有些厉害一点的家长,还会用烟管磕小孩几个爆栗子。
基于种种情况,那么学校老师的责任更重了,他们去家访的目的,一是去察看学生在家里是不是认真在复习功课,做好家庭作业,另一个原因是动员家长挤出点时间来管管孩子的学习。
我那个时候只有七、八岁,每天放了学吃过晚饭都要同母亲做伴到邓家片去做家访。
那时,因为母亲放学后还要留住一些学生补课,所以晚饭吃得很晚,有时候母亲还会把学生带到家里来吃饭,所以,我们经常是晚上七点多才出去家访,一出门天就黑了,母亲带着个两节手电筒,我走前面,她用手电照着路走后面,就这样带着我摸黑走完这五里多田塍路,到达邓家片已经是夜晚八点了。

【长篇纪实小说连载】我的童年
胡必辉/文
第二十九回
为人师摸黑去家访
舔犊情严师出高徒
(中)
老师夜晚去家访,一般来说,是受家长们的欢迎的。
我每次同母亲去学生家里,他们的父母虽然对孩子学习不太关心,但对我们深夜造访是非常感动的,他们总是放下手里的家务活,端茶送水,摆上满桌子炒花生、炒瓜子、炒黄豆、炒薯片、麻酥豆、兰花根等吃食,父母双双陪着我们闲聊,如果坐的时间久了,还要下碗面,煮上几个鸡蛋,放上几片腊肉,好好地招待一顿。
然而,我母亲每到一家,总忘不了看看孩子的作业,听听孩子有哪些当天学过、经过补课还有不懂的地方,面对面再继续教授,往往一教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们每去一次家访,都要弄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回家。回来后,我母亲还要备课,我要做家庭作业,如果我父亲回来了,免不了还要教我读古书。
也就是在八岁那年,父亲每夜要等我回家后再点一篇《左传》让我学习,背熟并解释其意方允许我再做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往往一搞就要到凌晨两点多钟方能睡觉,而第二天还要清晨六点爬起来提着小菜篮子去十多里路的河东街买豆腐或买肉,买好要在八点之前赶回来上朝读课,早餐只是回家匆匆忙忙吃一碗菜煮饭就走,这顿饭只用一、两分钟便可解决。
当时学校老师每天晚上出去家访也收到不少效果,家长见老师们经常上门督促孩子学习也感染了他们,所以,孩子每晚回家父母亲都会督促孩子做家庭作业,有许多家长还会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过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听听孩子有哪些反映。孩子们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双方督促下学习成绩也得已稳步提高。

【长篇纪实小说连载】我的童年
胡必辉/文
第二十九回
为人师摸黑去家访
舔犊情严师出高徒
(下)
当然,在当时中国教育孩子的传统观念尚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对于孩子用武力教育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不光在农村家庭中表现突出,在城市一些书香门弟中的为人父母以及小学教师队伍中也在所难免。
我当老师的父母对我也不例外,父亲在教我古书的时候便是如此,如果点了的书背不熟、解释不清楚便要对着墙下跪,边跪边读,边跪边想,面壁思过。这种情况,促使我学习集中精力,也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当然,父亲这种教育方法是有底线的,一是尽量不用重东西伤及身体,二是跪到一定时候一定会叫我起来,三是吃饭的时候决不打我,只是口头骂两句,怕影响我食欲。父亲虽严,但严有底度,母亲虽慈,但慈也有分寸,因为我犯了错她总不会包庇和袒护我。
在当时作为学校老师,有些也会用武力对待学生,记得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珠算课,教珠算的欧阳老师对学生就非常严,那位老师是男的,河东上西坑人,四十多岁,生成一副凶像,上起课来容不得学生在下面聊一句闲话,做一个小动作。全班坐得整整齐齐,只听见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
有一次,欧阳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姓邓的男同学同旁边的同学讲了两句话,他立马叫他站到黑板前面来,等他站定,便喝道:"跪倒"!那同学乖乖朝着全班同学这一面跪下,然后,欧阳老师用右脚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说:"您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爸妈天天在家里累个半死供你读书是要你在上课时聊天吗?"那同学被老师踢了一脚一下子扑在地上,然后又起身跪好,沒有吭声。
几分钟后,老师又叫他起来,并让他在讲台上背除法口诀,并出了一道题叫他在黑板上挂着的大算盘上打出来给大家看。
下课后,欧阳老师叫他中午午休时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那天中午,欧阳老师端来了半碗米饭和两个鸡蛋叫他吃,自己只吃了两个红薯。他摸了摸孩子的头,叹了口气,说:”孩子,你也老大不小了,要懂点事,你父母天天在田里累得死供你读书,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你争口气做出个人来,你要想办法怎么样来报答父母,怎么样才能读好书做出个人来呀!"
饭后,欧阳老师又从办公桌抽屜里把他珍藏很久的一本《珠算速算大全》拿出来交到他手里,要他好好学学,弄通这里面打算盘的一些诀窍。
后来,这位同学虽然没有考上中学,但几年后因为刻苦钻研,终于成为村委会一名会计师。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 介:
胡必辉,笔名(昵称)月光曲,国家干部,男,汉族,高中文化,江西省吉安市人,吉安市作协、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作家前线》签约作家,擅长写作、书法、绘画、作曲、文秘、中草医、逻辑推理、乐器演奏等。自2013年开始写作,曾先后著书《痕》、《城南夜话》、《南苑风》、《人性杂谈》、《被扭曲的灵魂》、《山溪水》、《美丽的故乡一吉安》、《往事》、《百味草堂》等文集,并写有杂文一万余篇,作曲一百余首,绘画一百余幅。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