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树》
文/王晓琴

喜欢看树,喜欢欣赏树的一切。
喜欢树叶在阳光下发出绿莹莹的光泽,喜欢树挺拨的干,喜欢树屈曲盘旋的枝杈。看山上的树,看路边的树,看河岸的树,看乡野村庄的树…看多了,看久了,便觉得树比花耐看。花是娇柔,需要人精心培育呵护,待长长的时日过后,方见花骨朵,通了人情,便千姿百态的绽放,那妩媚的劲儿可人,让你总是看不够,只可惜,花无百日红,稍经风雨,便失去艳丽和光采。
而树就不同了,只要一窝土,一汪水,它就能活了,而且在风雨中长到根触九泉,技擎蓝天。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育更多,树以不言而寿,非常沉默又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有时候,看着它们尽情摇摆枝叶的样子,总让我想起聋哑人的手语…微风轻轻吹来,手臂带动手指的舞动,仿佛是树木摇曵多姿的枝条,我相信那就是树的语言。
当成材的大树被伐倒,我们看到它的心一一年轮,这一圈又一圈,是波澜蕩漾的岁月,是生命记忆的永存。这时,略有悟性的人就会明白,树绝不是麻木的,恰恰是有灵性并充满了智慧,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的关系,比人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定是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华,反过来又孕育着万物。
如果你去过桂林,会在阳朔的月亮山看见千年大榕树,树围七米多,需要四五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树高十七八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不断向来客传述着刘三姐的故事…在山西临汾的洪洞县能看到六百多年的大槐树,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长达五十年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迁移大行动,象一位巨人等待百万之众到此认祖归宗。当然,还有南京尽显王者风范的梧桐,那雄宏的高山苍松,秀美的湖边金柳,太多太多的无名之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风姿绰约的记忆…
我曾看到两棵树在天空中交融掺揉在一起的壮观景象,如同夜空里牛郎织女的相会,那气势让人有种复杂的感动,树靠它的阅历和顽强的生命力,顺时应势的保持着自然秉性,令人羡慕。
说到树的生命力,你一定会想到胡杨。胡杨不仅仅是一种树,它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是大自然的一个创造,品质造就了它的一生,始终顽强的与恶劣环境抗争,成为沙漠人生存的忠实伴侣和绿洲卫士,人类赞美胡杨是沙漠的英雄脊梁!
树是极为忠诚的,忠诚于它脚下的土地,并为土地回报着它的坚守。看树看多了,也就想的多了,便会看出些做人的道理来,也就越感到树的亲切,仿佛树也在看你。记得小学课本里有篇《白杨礼赞》,说白杨树干上的眼晴就是在注视过往的每一个人,我想我们应该学习树的精神,欣赏树的神韵,敬仰树的伟岸。让世界永远这般的绿,绿成树的本身,绿成四季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