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窄巷子
文/刘昌斌
宽是一种包容
窄是一种领悟
宽能容下秦砖汉瓦
窄能诵吟唐诗宋词
宽巷子不宽
窄巷子不窄
都装着老成都永恒的记忆
青石板上留下了时间的印迹
平平仄仄
在凸凹的时光里讲述
宽巷子的闲逸
窄巷子的悠静
宽巷子里有虎啸龙吟
窄巷子中有万马千军
两条古巷拉住了时间的脚步
舞动了四海九洲
前清的墨客
在杜甫草堂弄枪舞棒
今朝的雅士
在武候祠中舞文弄墨
盖碗茶里飘着窄巷子的宽
呦呵声中唤醒宽巷子的窄
走一回宽巷子
感叹清闲逍遥
逛一次窄巷子
唏嘘静谧淡雅在厚重的历史中
捡拾昨天的往事

锦 里
文/刘昌斌
不经意便穿越三国
惊讶之余
我看见先秦的诸子与百家
在热闹的街道吆喝买卖
万年台上的身影
是汉朝人在品茶看戏
锦工依然繁忙不休
编织秦汉三国
编织明清蜀锦
编织南来北去
编织一篇古老的过往
一条街的深度
掩映了蜀都世尘
一则葱郁
一则古老
一则清幽
一则喧嚣
撩开层层面纱
我听见
琉瓦青砖说着古语
白墙飞檐唱起川剧
青石板蜿蜒向前
以鱼跃龙门的姿势
从亘古走向现代
一碗川茶
细品蜀人的辽阔
一道川菜
馋了眼帘
醉了心田
厚重麻辣一品天下
一张张变幻莫测的川剧脸谱
裁剪了时光
装帧了岁月
是时候驻足停留
酌一壶川酒
品一条街的故事
赏一棵榕树的挺立

武侯祠
文/刘昌斌 ·
我用了一千七百多年
才读完一部历史
三国鼎立是一种豪情
三分天下是一种壮举
天地间波澜壮阔
唯有桃园结义横书纵笔
三顾茅庐蜀国建都
刘备挥袖揽月
关羽仗刀侍主
张飞黑脸怒目
诸葛亮持扇御敌
蜀汉英雄
死而后已
出师表惊心动魄
解读了一场战争
收藏了一段历史
四大名相出谋划策
五虎上将挥戈千里
智慧化身为草船借箭
群雄鏖战火烧赤壁
擒孟获
乘东风
谈笑风生空城妙计
千年前的那场战争
英雄落尽
叹历史
已成记忆
唐碑明碑三绝碑
君臣合祀
三义庙静远堂
名垂宇宙
良臣伴明君
千古留功名
在宁静中感悟致远
于淡泊里净化明志

杜甫草堂
文/刘昌斌 ·
草堂的草
来自唐代
从唐朝一直生长到现在
依然绿茵满堤
绕草堂一圈
已是一千三百多年
身着灰色唐装
站在桌前写诗
连木椅上的灰尘都充满诗意
凝视满天飞舞的诗词
纷纷从屋檐飘落
落在心间
落在一盏石砚
屋顶晒满诗篇
烘干了月岁
比星星更明亮
比大地更清晰
门缝里一只唐代的蟋蟀
摇头晃脑在背诵五言
墙壁上几只唐朝的壁虎
字字珠玑在轻朗绝句
你手中的七言也遗落满地
我弯腰从浣花溪里捡拾
那些被打湿的诗句
在岁月里被蚂蚁啃噬
很快我就能背诵草堂的
一草一木和一桌一椅
宋朝的风从唐代刮起
吹散了春花秋月
吹走了唐诗宋词
一声叹息
不知响自哪页历史
手中时深时浅的酒杯
装满诗
也装满三吏之后的痛楚
只有将一堆堆文字
发酵成一首首孤独的诗
云淡了风也轻了
或独坐窗前
或踯躅浣花溪畔
写那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迎朝霞弹一曲孤烟独行
邀黄昏饮一杯无风无雨

国宝熊猫
文/刘昌斌 ·
迈着远古的步伐
从天边走来
来自盘古开天
始于巨人辟地
一身古老的颜色
黑白分明
骨子里长出竹的品性
清雅高节
不作媚世
机灵顽皮的身影
在天地间站成一道风景
憨态中充满智慧
慵懒里萌生可掬
似一曲美妙的旋律
时而婉约舒畅
时而奔放热情
你是上帝遗落人间的书本
记录了历史
也记录着自己
读懂你
就读懂了一盏灯的明亮
读懂你
就读懂了一本书的高度
在黑白分明的世界
把黑的庄重和白的纯洁
融入血液
写进人生

作者:刘昌斌,七十年代生人,土家族,重庆市酉阳县人,军旅诗人。1990年应征入伍,服役于武警某部,2018年正团上校自主择业,在酉阳县大型国企担任行政主管。现为酉阳县桃花源诗社常务理事、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西藏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酉阳县作家协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会员;《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作家前线》签约作家;《当代精英文学》副总编;《桃源诗词》执行主编。已出版军旅诗集《雪域阿里》、《雪域橄榄》、《雪域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