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斋吟稿》赏读
素知李曦兄喜好诗词,亦羨其用字用典,其古韵之中更添今时之意,尤为赞之其排版,入古籍之列。我亦有出诗词集,与其相比,相差甚远矣!
知李曦之名尚在其后,加入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后,众人皆介绍,协会有一位“红楼公子“对《红楼梦》了解甚深,基于我亦对《红楼梦》十分感兴趣之人,故而寻找机会想结识一二。时隔数月才有机会见红楼公子之真容。
见了红楼公子之后,才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低调而内涵丰富之人,且对诗词之研究在我之上,除了在协会对我的照顾之余,更有捧我之意,我对此倒有点受宠若惊,对此亦感激良久。记住红楼公子也自然记得李曦之真名,同姓三分亲,对同行亦有惺惺相惜之意,故而,慢慢留意他的所有举动,特别是在群里的诗词作品。
近日得知李曦之《耕心斋吟稿》付梓,发布会又缘悭一面。在群里说送书给诗友,抱着学习之态度,报上地址,静候快递之送来。
时隔三天,果真收到,好容易抽点时间来翻阅,真乃出乎我之意外。发信息给李曦报了个平安收到,没有想到他竟邀请我写书评,荣幸之余又恐实力不够,颇为踌躇了一会,方才应允。
诗词本为抒发自己之心意,在格律之则要求,既可尊古又可扬今之作。时人对平仄与格律视之为恶,不愿为其增光加彩。幸儿李曦吾友定为同道,挑灯夜读,尊从先贤,并可齐与古人哉!能融古通今之人少之又少矣,虽不是龙角凤麟,亦属万中挑一也!
其实,若看李曦之经历,大多求学之亦不过如此,普通之小学,再初中 ,高中和大学,更有机会亦可读研究生与博士之列。我羡慕李曦兄,在完成大学会计之余,有心有力到华师修完中文专业,与其相比,自叹不如,此倒是贾宝与秦钟一般。我尚未读取高中,无缘亦无福上大学,与之共有无非终一梦也!
说到书评,真未曾动笔!听李曦兄言,倒像王熙凤协理荣国府一般,想参与参与!
既是书评,自然需了解了解,不然,贻笑大方倒是不好。其设计尊古且为求尽解而分篇另释,观之易懂,记之熟解也!诗之味,存有三千余韵;词之道,又添百万境生。在有境与无境之间,收放自由;在取境与造境之间,天然生成。读之清心,忆之明理也!
其自慊之无大山大川之旅,无国恨家愁之怨,这岂不是曹之意?《红楼梦》尚如此,况红楼公子乎?
诗词固需李杜之境,亦不可全是李杜之诗也!每人际遇实非相同,见《耕心斋吟稿》想到苏东坡之句“淡抹浓妆总相宜““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凡诗者,词者,能表情达意,可尽一时之兴,足矣!
今日之书评,不计工巧,信手而写,若有不到之处,万望海涵。待他日细赏之后,若有功夫再细细赏评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