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一山东游记之八
文/邹美良
晚上,我们入住烟台市区宾馆。导游预告说,明天可能有较大的海风,天气会更冷一点,要大家多穿一点衣服,以免着凉。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向往己久的蓬莱。
记得还是在小时候,在那厚厚薄薄的季节里,听父辈们津津有味地的讲八仙过海的神话,看书本里飘逸扶摇写海市蜃楼的文章。那时,于我的心中,总是有美妙的梦想在飞翔。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过硬的本领,远远地去闯荡江湖,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去开拓自己的一叶天一垄地的未来,去品尝生活的温馨甜美和绵柔的芬芳。蓬莱,是一方古老而又鲜活的土地;千年百世来,总也在颂扬着一个个美丽的、脍炙人口的传说。
相传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听说蓬莱生长一种长生不老的药物,而且还经常有神仙出没。于是,他便派人前往寻觅。后来,中国道教又把蓬莱作为道教圣地。而历代的朝廷,也先后在这里修建了不少的宫观亭楼,蓬莱阁就是其中之一。
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海边的山崖上,最早兴建于宋朝。它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蓬莱阁不仅有八仙过海的神话,还有海市蜃楼的奇观,每年,都有无数的游人,在这里追寻遐想,问踪朔源,梦寐翩翩。
在阁楼的东南,建有观澜亭,为观赏东海日出之所在。西侧海市亭,因为观望海市蜃楼之景而得名。在蓬莱阁周围的海面上,有时会出现传说里的海市蜃楼的奇观美景,恢宏壮美,似梦如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经也赋诗蓬莱阁:“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阈藏珠宫”。鲜活淋漓,传唱万世。
我们跟团来到蓬莱阁的电影院,里面正在播放摄影片海市蜃楼。但见,或山或水,或花草森林,或悬崖峭壁,或喧嚣如虹,或静如处子;时而,又有高房林立,亭阁唱晚;也有桥栏凌空,越水跨山。一会儿,又好像有人在喁喁私语,有虫在轻轻呢喃。晃动处,似有人家纷纷。淑女古装古色,漫舞轻歌;农人弯腰弓背,捕具锄耕;那边,还有一片黑幢幢的像是军舰,开花逐浪,缓慢飘浮,潜移默动着向你开来。一幕幕,一波波,烟云水雾,参差纵横,乍隐乍现,若明若暗,晃晃荡荡。看着看着,自己便不知是在画中,还是在梦里……
八仙过海的雕像,座落在蓬莱市的海滨广场,濒临大海,是蓬莱的标志。雕像泾渭分明,栩栩如生,生动刻画着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等八大仙人的传奇形象,讲述八位神仙在蓬莱的山水琼阁上惩恶扬善、普渡众生的故事。我轻移慢步,徘徊于广场,在心中对照着美好的想象。身边,已是游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时而,又有香客信徒捻香谒拜,合什祈祷。一脸的虔诚企望,展现出他们善良的心境和美好的追求与祝愿。
是时,海风很大,浪花一排排的被扔向蜿蜒的堤岸,啪打的声响此起彼㐲,像是一曲曲激越缠绵的歌唱。宽阔无垠的海面上,远方飘飘渺渺的天际处,有船斑斑点点,隐约若现,出没在翻滚不息的风中浪里,那样的殷勤执着,那样的不畏风险,不惧艰辛。我想,小船上的那些摇橹人,莫不是在捕鱼捞虾?莫不是也象我一样,不远千程万里,顶风踏浪来寻仙问景,莫不就是为了圆梦心中,那令人驰神往的悠悠神话?
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不住鸟声冲雨过,有时龙起带潮来。蓬莱,我慕名而来,我又要乘兴离开。我愿这美丽的神话传诵千秋万代,在一辈辈的炎黄子孙的心上,总也荡漾着一份曼妙美好,我们人生里的每一年每一季每一天,都甜甜地、快乐地温情在这样的美景良辰。

作者简介
邹美良:江西省高安市人。曾在部队服役十五年,转业后在土管局,政府办,城关镇,城管局工作过。有散文诗歌通讯报告文学等,在报刊杂志和微刊上发表过。愿研一砚朝露,执一支晚来风,自娱自乐文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