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清江
孙月清
很高兴参加这场新书发布会。我和作者胥全迎先生是同龄人,又是同乡。清江是我们童年的摇篮,里运河畔有我们玩耍的少年,我们在这里工作,我们又在这里享受退休后的安闲。
我们曾经在同一所学校里读书,我们乘同一辆车走入军营,我们在同样的空气里呼吸,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打拼。更多的是我们都将大半生的精力和热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共同的家乡——清江。尽管我们生活的轨迹各有差别,但大的背景一模一样。
读了《忆清江》这本书,引起了我们对清江市的许多回忆。很多年轻人对这个名字似乎有些陌生,他们谈起家乡必然唤作淮安。可历史就是那么地执着,清江中学,清江商场、清江大闸等名字都是我们记忆中的传承,2016年,清江浦区作为一个地名回归,更是了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一桩心愿。清江浦区基本覆盖了原清江市的地域范围,而《忆清江》则让我们在情感上又一次与家乡深情地拥抱。
《忆清江》这本书中九十余篇文章大多完成于近几年,也正是作者退休前后的一段时期。我确信那些栩栩如生的场景一定早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不然,他不会笔下万言,一蹴而就。就这一点来说,他对家乡的感情既镶嵌于文字之中,又洋溢于文章之外。
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或琴棋书画,或吹拉弹唱,或鸟兽鱼虫,而全迎喜欢文字,这正好与我一致,所以我们会经常接触,这不仅是同乡和战友之情的撮合,也是情感和文字在相邀。今天,被这场“知行空间”举办的新书发布会所吸引,我们又一次体会到老清江的亲切和家乡的美好。
《忆清江》是一串脚印,留在了老城的大街小巷。
《忆清江》是一股清流,溶解于里运河激情的旋涡。
《忆清江》是一段联想,是你和我生活的真实写照。
《忆清江》是一道闪电,又一次照亮了家乡的每个角落。
2021.3.7
(作者原为淮安市国际商会会长,江苏省作协会员。此文为在《忆清江》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