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
应广大文学朋友倡议,为帮助文学朋友实现出书梦想。三苏文化传媒决定主编出版《当代文学风采》(2021卷)或个人作品结集出书,征稿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文朋诗友踊跃投稿,书籍通过认筹自费出版(正规书号),稿件需经编委会两审才能通过,以精品出版。认筹每页(16开)300元,欲出个人小专辑的4-8页每页200元,每认筹一页获赠书一本,作品附200字内个人简介、照片和联系方式,投稿请加《三苏文学》主编中岩微信ZWB612462,电话/13550536095,同时诚邀总编、文学顾问、副主编、编委等。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11
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有感
序:《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
黄公晚年作巨幅
历时七载方成图
不幸顺治年间焚
一分为二两相处
一半浙江博物馆
一半台北故宫储
如今海峡两岸通
珠联璧合复当初
二
黄公身世多不平
他人养子遂改姓
天资聪颖学甚好
无事不晓皆达通
长词短曲落笔就
人皆尊之为神童
为官清廉不媚上
性情豁达不屈佞
因与权贵不相合
获罪下狱遭欺凌
出狱果然绝仕途
放浪江湖去无踪
狂饮清吟时高歌
自与常人殊不同
一日与友游孤山
忽闻湖中有笛声
二公不顾声不辍
交臂而去各西东
耳顺之年入真教
风神疏逸讲道经
隐士做派宗教景
神秘色彩愈加浓
九十仍貌如童颜
一日仙去留令名
三
黄公学画始晚年
出手不凡一超然
山壑气韵得心手
行画之中奇特险
作画富春山居图
始于至正七年间
历时七载方完成
最后一幅留世间
几经辗转他人手
最终被焚遗残卷
残卷一度流浪中
一一不得无中断
一日入主帝王家
误为赝品幸存焉
后经风雨分两地
半在大陆半台湾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