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生如散文》诵读闻佳
精华热点
《生如散文》金松
文学即人学
高尔基如是说
那人学呢?
直面
人生百态
人性万千
谁来解释?
其实
人人都在用生命
去书写着答案
无一例外
文学也因此而光芒四射
……

我想说
人生至少是一篇记叙文
你认同吗?
生命从逗号起
历经无数个
问号
顿号
引号
省略号
破折号
感叹号
直至生命的这篇记叙文
划出了一个句号
……

跻身在芸芸众生之中
把自己活成一篇
有立意
不跑题的记叙文
顺理成章
人生已然圆满
沉默是金
平淡是真
无须赘言
于我而言
一觉醒来
听窗外百鸟齐鸣
沐阳光慷慨普照
闻花香芬芳扑鼻
此刻
我便有些得寸进尺了
突发臆想
若把自己
活成一篇散文
算不算很奢侈?
你看
人们给散文的注解本身
就很有哲学意味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对自由的向往
“神不散”则是对内心的尊重
是的
散文的精神气质与生俱来
她
远了自以为是的戾气
断了搬弄是非的瘴气
淡了不食烟火的仙气
惟见散文
所发散的满满的人间地气

她
提笔时一往深情
放眼处一览无余
将真挚藏于心底
将忠贞刻入骨髓
平实中不乏诗意
憧憬下心甘情愿
比多少一点
比少多一点
一切都恰如其分
一切都恰到好处
……
我之所以喜欢散文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就是散文的那种
很高级的聊天方式
她永远以敬畏之心
虔诚投入地
倾诉着自己的
所见
所闻
所思
所感
而不是背起双手
板着着面孔
居高临下地“讲话”“训话”
人生若一定有高低
那一定是精神境界的高与低
与其他无关
这种高级的聊天方式
首先是越过尘世的喧嚣
聊给天听的呀
这心声天听过了
再落回到人的耳朵里
字里行间
都源自
每一段的生命亲历
对
在亲历中
不断地将生命中的情丝
飘逸出来
再发散开去
她不排斥“异己”
她不尖酸刻薄
她不吹毛求疵
她不咄咄逼人
她热爱自由自在
却心有所属
她笃定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她海水般低到尘埃后
让人大彻大悟
“散”仅仅是她身着的外衣
那颗滚烫的初心
是用肉眼看不见的
她以真挚摒弃谄媚
她用纯真抵制虚张
她诗心不改
却时刻记挂着烟火里的
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一步一景
一生一世

遥望《背影》里的父亲
我能感知朱自清的笔有多重
拥抱了《我的母亲》
我会晓得胡适的爱有多深
置身《鸟的天堂》
我能咀嚼出巴金不灭的神往
走进《济南的冬天》
我才能品味老舍心中那难以割舍的乡愁
目睹了《丑石》
我才读懂了
贾平凹礼赞的无言的隐忍
看似漫不经心
实则满腔热忱
和无限悲悯……
这就是散文
她时刻散发着
生命的负氧离子
深怀感恩之心
念天地万物
那份洒脱
那份情怀
来得那样
柔软而不失凛然
大义而不失具体
倘若生命如散文般
散而凝之
大而化之
岂不悠哉美哉
其实
老老实实
工工整整地
书写好属于自己的这一篇
记叙文
生命已然足矣
但
只要一息尚存
我依然竭尽全力
想要活成一篇
优美的散文
然后
在优雅中老去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