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八年的思想之光
——简记一至七大的基本脉络
我对1949年前28年的中共党史几近空白。近日,中央号召大家学点党史,我便看了几本书进行恶补。现作一记录以餉自己。
———写在前面
乱世出政党,政党出枭雄。
近现代国家一般都有各种党派。有执政的党,也有在野的党;党是各种政治和思想激烈碰撞的产物和组织。世界各国一般都是以执政党治国,执政党决定国家的命运。而领袖是党的舵手,党的成败荣枯在一定条件下是由领袖起决定性作用的。
现在的中国,是由共产党打下的江山并执政的新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筚路蓝缕二十八年于1949年取得了执政华夏的领导权。这二十八年首先是思想上的胜利,思想上的胜利就是党的胜利。党的胜利体现在这二十八年中分别为迈出的七大步骤即七次代表大会上,使共产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最终一统神州。本文逐一粗浅概括地学习和介绍这七次代表大会的基本脉络:
说共产党必然要先说国民党,因为这两党在民主革命即“民国”时期一直是相伴而生且相交相恶的。
国民党是怎么来的?源于孙中山在1894年11月2 4日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反清兴中会,要创立合众政府;1905年8月20 日,孙中山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为政党首脑而出任总理,并提出三民主义的纲领。1911年10月10 日,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8月25日,中国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等在北京成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共和党对抗。后被袁世凯勒令解散。1914年7月8日,流亡日本的孙又成立中华革命党,就是原先的国民党。1919年10月10日,孙又改组中华革命党,称“中国国民党”,加了“中国”二字以区别于1912年的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国民党就正式成立而言只比共产党早二年,但其“一全”大会却比共产党的一大迟了近三年。其是1924年1月20 日在广州召开的一大,寓意双十。而此时共产党的三大都在广州召开了。会上决定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一大,毛泽东、李大钊等参加了。而此时的蒋介石仅是列席参加国民党一大,很是郁闷。由此,我们可以果断地说:国民党的成立与蒋介石毫无关系(即使有也顶多是一毛钱的关系)。它是孙中山一手创立但最后败在蒋介石手里的曾经的执政党。
共产党是怎么来的呢?1840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中国成为“两半”社会,清庭腐败,江山危卵。此间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它们不能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19世纪中叶,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国际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和官僚企业中成长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共产党的这颗幼苗应时而漸漸滋生了。
一大:1920年初,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李大钊,陈独秀等就开始酝酿建党,俄共国际组织派人维经斯基来与李、陈商讨;同年8月陈在上海成立早期组织,成为各地建党的联络中心。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成立北京的组织,秋天,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党组织;1921年初,周恩来、赵世炎等在法国成立党组织,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到上海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7月23日各地代表到上海,当晚召开一大,各地代表共12人,他们是:李汉俊、李达、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国际代表是马林和尼棵尔斯基列席会议,陈独秀、李大钊因公务没有参加。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没有参加,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张国焘主持会议,最后一天因密探闯入改在嘉兴南湖船上讨论党的任务,组织原则和机构等,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决定党的主要精力是建立工会指导工人运动。
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标志一个新的主义新的思想将要闪耀中国,是旧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犹如一声春雷炸响了沉闷的华夏大地。
二大: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远东各国第一次大会要求反帝反封建。当时列强共同统治中国,洋人当道,美国占优。
1922年7月16 日至23日记,二大依然在上海召开,共12人: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邓中夏、王尽美、项英、向警予、张太雷等,代表全国195名党员。毛泽东此时在上海却未参加,原因不明。会上通过了党的章程和组织章程,公开发表 了二大宣言,制定最低(统一中国为民主共和国)和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许多是第一次,选陈独秀为委员长。
一大后工人运动掀起高潮: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京汉铁路罢工等与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展开了积极地斗争。二大后罢工的策略有所调整。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三大在广州召开,40个代表代表全国420个党员,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中央执行委员,仅次于陈。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使党的活动舞台迅速扩大。孙中山这时要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共产党顺应潮流跨党合作,非常必要。
1924年1月20日,孙主持的国民党一全大会召开,165位代表中有24位中共代表,国民党员这时有8200人,毛、李参加,李大钊坐上主席台,毛选为候补执委,作了很多次发言,活跃外向,蒋介石列席只是在旁静静地听,像个小学生。这是他俩第一次见面,蒋介石远不如毛泽东当时的红火。
毛后被派往上海执行部工作,蒋也被安排新工作,是黄埔军校委员长,周恩来后被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等任政治教官,周后来组建了铁甲车队(后归为叶挺独立团)。因为孙中山从多次的失败中痛感要有自己的军队,痛切地说:革命所以不能成功,就是没有自己的武装。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很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促进了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两党组织都迅速发展,并北伐成功。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四大在上海召开,陈独秀等20人出席,代表全国994名党员,总结国共合作的经验,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强调农民的重大作用,陈当选为中央总书记。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两党隆重举行哀悼,形成声势浩大的宣扬孙的遗嘱的活动,形成了又一次革命高潮。接后的五卅运动席卷全国,揭开大革命的序幕;省港大罢工,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攻击等也依次开展。
毛主席没有参加这次四大,为什么?他在上海给两党当秘书,两头都不好当。在国民党里他资历浅受到叶楚伧的处处为难;在共产党里做秘书起初不错,许多文件由他起草,后来与陈分歧,我们这个安徽老乡陈有家长作风,容不得不同意见,加之毛此时得了失眠症,于1924年12月底以养病为由携妻带子回湖南故乡了。10多天后四大召开,他避开了大会,心境抑郁。后家乡军阀赵恒惕要捉他,他又于1925年10月逃亡广州。
孙的逝世,汪精卫成孙的继承人,受廖案的影响,四巨头少了三个,蒋拘捕胡汉民,包围军事部长许崇智,成为手握重兵的最有实力的人,第一次显示他商人的精明和军人的铁碗。后又东征陈炯明成功;而毛泽东此时到广州两手空空,跟蒋比无权无势,一介书生。失去了中共的职务,但毕竟还是国民党的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由于擅长写作宜做宣传,正好戴季陶兼任的宣传部长因涉嫌国民党右翼西山会议被虚,毛泽东就代理宣传部长。这样,蒋握枪杆子,毛握笔杆子,两人一时间共事于广州,毛为国民党起草宣言和宣传大纲,主编《政治周报》等。
1926年1月4日,国民党二大召开,主席为汪,蒋做军事报告,毛坐代表席上。256人的代表中共产党员约百来人。蒋进入领导核心九常委之一,毛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和正式宣传部长列席常委。1924年9月周恩来从法国回国与蒋共事,蒋欣赏周的才干,只是暗里感叹浓眉大眼的周是共产党。1926年2月16日,国民党中常委5次会议,毛缺席,记录上写毛因病请假两星期,实际是托词,毛受中共派遣到韶关调查领导那里的农民运动。后又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长,专心于农民运动,毛被称为农民运动大王。这期间蒋策划的意在分化剔除共产党的三二0中山舰事件反受到陈独秀的赞扬,称蒋为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毛于同年6月1日离开国民党,之后与 蒋一别就是19年。7月9日,广州东校10万军民举行北伐誓师大会,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向北推进,国共并肩北伐。北方的大军阀当时主要是三个: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顺说一下,我们安徽老乡冯玉祥在北伐中是立大功的。
这年11月毛接中央通知到上海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不久即回湖南写出“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陈不看中毛,倒是瞿秋白赞赏毛要求革命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五大:针对”4.12”大屠杀和 “4.28”李大钊等20人英勇就义,1927年4月27至5月9日,五大在武汉召开,出席82人代表着当时全国5700多位党员。陈独秀做《政治与组织报告》,涉及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选陈为总书记。虽然批评了陈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错误,但对如何领导农民土地革命,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重大问题在会上没有拿出行动方案。1927年7月12日陈下台。
我在安庆的陈独秀纪念馆里看见毛主席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一群人如李大钊等同志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洛夫,做了启蒙运动工作,创造了党。”
也看见陈独秀的自我写照:“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我哭,尤其妇人哭。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不说不对又不错的话。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其责”。
馆里图展介绍陈独秀:本名庆同,笔名独秀,1987-1942,五次被捕四次流亡视死如归,四个儿子都革命,晚年颠沛流利,病逝四川江津。父亲陈章旭经商。
党的五大后,汪精卫逐步反动,7月15日汪正式决定同共产党决裂。制造7.15事变,国共合作发起的大革命最后失败。同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后八七会议纠正了许多错误,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成为转折点;选瞿秋白为首要领导。9月秋收起义受挫,10月抵达井冈山,12月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悟道出主攻方向应指向农村,创建农村根据地,发动土地革命。后以井冈山为根据地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斗争。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主席曾经参观过六大会址),出席142人代表4万多党员,清算了陈的右倾投降主义,选向忠发为政治局主席。毛未参加。毛说我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主要是和朱德等建设井冈山根据地;毛虽然未参加但仍被选为中央委员。
六大明确了当时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十大政治纲领,在批判右倾投降时批评了当时最危险倾向:盲动和命令主义错误。这次会议仍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的中心工作,对中间阶级和农村根据地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六大后,1929年1月,毛、朱、陈红四军与红五军主力会合后在赣南闽西建立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有声有色。4月毛制定了《兴国土地法》;12月28日红四军古田会议强调党指挥枪,红军服从党领导。1930年夏,根据地蓬勃发展,红军发展到7万人,对此,国民党异常恐惧,1930年10月蒋即对苏区进行围剿:第一次毛、朱诱敌深入粉碎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第二次是1931年4月何应钦20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被红军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粉碎;1931年6月蒋亲任总司令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进行三次围剿,毛、朱避其主力打其虚弱,到9月时6战5捷,粉碎三围。
连连的胜利,红军和根据地越来越大,1931年11月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在瑞金召开,毛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称为毛主席)。在此间,1930年6月李立三的左倾出现,他要攻打中心城市武汉。到9月由周恩来、瞿秋白主持的六三会议予以纠正,1931年1月在米夫的直接干预下,六四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王明的左倾实行了四年的统治。
1933年2月,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30多个师分三路向中央根据地四剿,在周、朱的正确领导下粉碎四围。毛此时已经被左倾路线领导人撤消红军总政委前委书记职务。
1933年9月,蒋介石50万军队第五次围剿,敌人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博古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李德,命令红军全线出动,御敌于国门之外,加之1934年1月六四会议王明左倾达到顶点,根据地日益缩小,想在根据地内粉碎围剿完全不可能,被迫只有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
1934年10月10日8万人为什么能西突长征?还得感谢两个情报人员:莫雄和项与年。使蒋介石的“铁桶计划”未能实现。
长征开始后由于博古的大搬家,在湘江防线时红军由8万降为三万;
1934年12月18日政治局黎平会议上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向贵州前进,建立川黥根据地,避免了红军的覆灭;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结束了一左三右(王明的左,博古、李德等右。之前是 一右三左:陈右倾机会主义,瞿左倾盲动,李左倾冒险,王明博古左倾教条):
1938年9月29日六六会议上,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以毛泽东为首”。张闻天提议毛为总书记,毛摇了头,张主动从总书记的位子退下。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时隔17年的七大在抗战即将胜利时在延安召开。不仅间隔时间长,会期也是最长。为什么?主要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实际领导权后,路子就走的比较顺了。七大进一步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刘少奇把毛泽东思想概括为九个方面。称“这些理论和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所以,一切革命的胜利,一切政党的胜利,都是思想上的胜利。
总之,一大建党,二大确定纲领,三大确定国共合作,四大,五大是徘徊,六大在莫斯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有了七大,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解放,后又迎来了八大及至今天的十九大明天的二十大……
作者简介:
张国军,1954年生,退休前系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著有著作《刑庭二十八年》《文采法擷》《苦情甜笔》《罪与罚》《写作教程》等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