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胆忠魂
文/肖勤
诵读/蔡晓鸣
江南的三月
春风将英雄往事唤起
但我们从末忘记
巍峨的祖国界碑
是英雄的鲜血
英雄的生命
英雄的忠诚筑起
没有忘记那痛心的日子
外军越线暴力攻击
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
怎能让入侵者跨越祖国的边境
团长祁发宝
一位曾与死神十二次擦肩的刚毅汉子
他站在最前面的河水里
像高山上展翅的雄鹰
伸出双臂 阻挡外军
凶残的敌人用棍棒 石块
将他颅骨击碎
鲜血染红了加勒万河谷的石头
染红了他的军衣

机步营营长陈红军
一位陇南的汉子
卫国戍边
来到这严寒的高原
还有四个月
他就要当父亲了
可面对搏杀与血战
毫不犹豫冲进重围
营救团长 壮烈牺牲
战士陈祥榕
面对敌人钢管棍棒暴力行为
不惧生死 冲锋在前
直到牺牲后
他依然紧紧趴在营长身上

他是一位“00”后的新兵
书写了“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八个深情的大字
多么刻骨铭心的誓言
多么让人难忘的豪言壮语
他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
浇灌的青春之花
绽放在喀喇昆仑高原
战士肖思远
心里装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在爱情的鼓励下
选择继续服役边疆
他的内心一直憧憬着美好
憧憬着有一天当上了新郎
就在那个漆黑的夜晚
他突出重围后
又义无反顾地折回
用身体挡住敌人凶器
只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生前他曾在日记上写到:“走在喀喇昆仑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脚下每一寸土地 都是祖国领土 ”

二十四岁的王焯冉
出战前 给父母写下家书 “爸 妈 儿子不孝 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 如有来生 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
好好报答”
那天连夜渡河增援一线时
他奋力救起冲散的战友
自己却被急流冲走
当他最后托起一位战友时
高喊:“你先上 如果我死了 照顾好我老娘”
战友获救了
他却永远 永远倒在刺骨的冰河里
宁将热血流尽
不失国土一寸
什么是英雄啊
英雄就是满身鲜血
还紧紧护住自己战友的人
英雄就是在生死面前
將得失置之度外
英雄就是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人
2020年除夕
肖思远的母亲含泪
用手机给儿子发去永远收不到的红包
寄托哀思
让人潸然泪下 无比痛心

陈红军的妻子产子后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
含着泪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 让他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人”
陈祥榕烈士牺牲后
她的姐姐说“当弟弟穿上军装 他肩负的就是军人的天职 我为他骄傲”
他的母亲将儿子的遗物紧紧 紧紧地抱在怀中
泣不成声 流着泪问儿子战斗的情形
谁都是母亲的孩子
谁都有依门盼归的亲人
伟大的母爱啊
当你疼失爱子
你心中还装着国家的安危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这是一种何等的情怀
喀喇昆仑山的风啊
你有没有将亲人消息告诉英灵
加勒万河谷的水啊
你有没有为英灵大声悲泣
我知道
喀喇昆仑山巅的雪
早已化作晶莹的泪珠
落在英雄的墓前
我知道
加勒万河谷的冰水
早已托起壮士的英魂
奔腾不息流淌向前

我知道
战士战胜了髙寒缺氧
满目冰川极地
战胜遥远的荒凉时空
经历了风与雪的洗礼
生与死的考验
最后用赤胆忠诚去深爱这片土地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英雄没有走远
我的诗
怎能写尽英雄视死如归的壮举
英雄没有走远
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他们安息的地方仍然是中国的土地
中国 我们亲爱的祖国
儿女们永远忠诚的祖国
界碑就是您的目光
万千将士如斯
万里边关如铁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为了祖国和平 人民安宁
将永远用热血和生命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让火红的国旗高高飘扬吧
他们是祖国的荣光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此刻 我要采摘千万朵白菊
让春风送到英雄的墓前
让我们把悲痛的蜡烛燃起
让白云捎上我们悲哀的泪水
祭奠以身殉国的英灵
他们的忠诚已经化成耸立的磐石
安息在祖国西南边陲
让我们向英勇的战士致敬吧
致敬他们拼死守护着国门
致敬加勒河谷石碑上
镌刻的英雄豪言
致敬喀喇昆仑的骄子
致敬人民平安的守护神
致敬留芳百世的赤胆忠魂
2021.3.6

作者简介:阎爱琴:笔名-肖勤。诗人,江苏赣榆人 。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主流报刋及网络平台。

蔡晓鸣(大海):曾经的远洋海员。朗诵爱好者,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扬子江朗诵团成员,南京夕阳红老年大学朗诵班老师。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