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淮剧 娘的味道
编 剧:高 新
时 间 1947年2月。
地 点 范公堤边,临海的一座茅草屋。
人物表
王秀英——21岁,女,农妇。
冯 嫂——42岁,女,农妇,王秀英婆母。
卢福祥——18岁,男,解放军战士。
【暗场中。卢福祥 这味道……娘?娘啊……
【婴儿哭声中光启。
【海边的一座茅草屋内,冯嫂正在哄着怀里的小英子。桌上放着半碗粥,冯嫂端起又放下。
冯 嫂 小英子乖……奶奶哄……(焦急地向门外看去)唉!
(唱)天昏风紧雪花翻,
破窗挡不住二月寒。
喜子儿离家参军去,
留下我祖孙三代度日难。
(小英子哭)饿啦?乖乖再忍忍,等妈妈回来。
(接唱)秀英她参加急救在前线,
糊口的粮食快吃完。
听说那范公堤上要开战,
人困家中心不安。
盼只盼我们的队伍早得胜,
亲人们早日把家还。
(远处传来枪炮轰炸的声音,大惊失色,紧紧把孩子搂在怀里)哎呀,不好!又打起来了!子弹无眼,秀英呀,你千万千万要当心!
【王秀英扶着受伤的卢福祥上。
王秀英 妈!快来搭把手!
冯 嫂 秀英!(放下孩子)哎呀!怎么一身的血?
王秀英 是他的!
冯 嫂 他?
王秀英 是打斜角场的时候受伤的小战士!
【二人将卢福祥抬上床。
冯 嫂 (压低声音)解放军?
王秀英 (轻声)嗯。
冯 嫂 没人发现吧?
【冯嫂出门左右查看了一番,关上门。
冯 嫂 (有些责怪)你胆子真大!
王秀英 小英子呢?
冯 嫂 在这,好好的。
王秀英 (看了眼小英子,缓了口气)太冷啦!人都冻僵了!(抱来大红色的新被子欲铺)妈,快给他盖上!
冯 嫂 (阻拦)这是你结婚的新被子,他身上又是血又是泥的,还是盖我的……
王秀英 我这床被子暄,暖和!
冯 嫂 可你结婚就这一件像样的新东西……
王秀英 先救人。(铺好被子,拧毛巾擦拭卢福祥的脸、处理卢福祥伤口)伤在头上,怪不得一脸血,应该是子弹擦的,还好没伤到脑子……
冯 嫂 菩萨保佑,捡回了一条命!你是怎么把他背回来的?
王秀英 唉!我在急救队上——
(唱)斜角场一场恶仗,
直打得敌我两伤。
炮声像炸雷、枪声炒豆响,
战士们前仆后继筑堤防。
不料想敌人增援撒罗网,
我们损失惨重多伤亡。
海堤上大火连成片,
漫天烟雾映红光。
部队要转移,
留下了战士遗体需掩藏。
冯 嫂 他?!
王秀英 (点头)他趴在海堤上,一动不动,我刚把他抬起来——
(唱)只见他颈脖软软无死相,
贴近一闻尚有一丝游气在胸膛。
急得我背起就往家中赶,
快快快,走小路、翻沟塘、躲围剿、芦荡藏,
阎王手里把人抢,
定不能叫他小小年纪奔泉壤!
(拿过一个急救袋)妈,这急救袋里有纱布。冯 嫂 是是是,(包扎)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多大了,看起来比喜子小不少哩……得把这潮衣裳脱掉,要是发热就麻烦了!
王秀英 绑腿都结冰了,军装上还挂着冻铃铛,受罪啊!(哽咽抹泪)喜子他也在外打仗,妈……
冯 嫂 别说丧气话!我们喜子——你男人他福大命大!
王秀英 (应和)哎……哎……
【小英子发出声音,冯嫂抱起小英子。
冯 嫂 有奶吗?喂喂吧。
【王秀英接过小英子。
王秀英 唉,奶水少,再等会儿吧,妈,家里还有吃的吗?
冯 嫂 (捧着碗)就剩这半碗粥了,我刚热过。
王秀英 (喂小英子)妈,小英子喝了几口米汤,这剩下的你吃。
冯 嫂 你一个人吃顶两个人饿哩,你吃。
王秀英 那我再兑点水,我们一起吃。
冯 嫂 还兑?都能照见人影了。唉!我的小英子命真苦,奶奶连口吃的都拿不出来……
王秀英 (放下小英子,拿过身上一个急救袋)妈你看,这是什么!
冯 嫂 (惊喜)盐蒿子!我们这块地啊,也就这盐蒿子还肯长。秀英你吃饱了才有奶,我吃点粗的不碍事,这盐蒿子撒上一点盐花,也是一顿。你快把粥喝了,还热哩……
王秀英 哎呀!(突然想起来)打斜角场是大前天,那他已经整三天没吃喝了?妈,要不……这粥给他吧!
冯 嫂 给他?不行!给了他,你和小英子怎么办?
王秀英 我早上才吃的,还不饿。
冯 嫂 胡说!你把粥吃了,吃完了赶紧给小英子喂奶!
王秀英 小兄弟他……
冯 嫂 我来想办法!
王秀英 妈……
冯 嫂 快去!
【卢福祥呻吟一声,欲起身。
卢福祥 水……水……
【冯嫂喂水。
王秀英 光喝水怎么行?小兄弟,你快把这粥吃了……
冯 嫂 秀英你!
卢福祥 我、我不要……(起身,走到门前)我留在这里,你们不安全,大娘,姐,谢谢你们,我要去找部队……斜角场……斜角场一定要拿下……
【卢福祥昏倒在地。
冯 嫂 不好!昏过去了!
【二人把卢福祥扶回床上。
王秀英 小兄弟、小兄弟……(喂粥)喂不进去了,妈!(急哭)
(唱)肚中无水米,
活人尚且难熬饥,
声声喊娘的小兄弟,
怎么能眼睁睁、眼睁睁看着你一命归西……
【突然小英子放声大哭。
王秀英 (起身走向孩子)不哭不哭,妈妈喂,妈妈喂……
【伴唱:一边是气若游丝无计施, 一边是嗷嗷待哺声声啼。
王秀英 (唱)生死关头存亡际,
为止儿饥娘解衣……(下意识解怀)
【王秀英停下动作,看看自己,又看向昏迷的卢福祥。
【伴唱:苦不死的盐蒿子, 盐碱地里埋。 哭不停的小伢子, 全靠亲娘奶。 娘啊娘, 只要有娘在、只要有娘在……
【伴唱中王秀英面对小英子和卢福祥左右两难,后艰难地做了一个决定。背过身,端出一碗奶水。
王秀英 (颤抖着)妈,这个给他……
冯 嫂 (高声)不行!(夺过碗)这是我小英子的口粮!
王秀英 老人说,奶水最养人了……
冯 嫂 住嘴!
王秀英 他是伤病员!
冯 嫂 那也是个外人!
(唱)一碗奶水三碗粮,
你有此想法太荒唐!
王秀英 (唱)人命悬在崖边上,
再不进食一命亡。
冯 嫂 (唱)半碗米粥相谦让,
下顿不知在何方。
王秀英 (唱)先顾眼前救他命,
人命关天理应帮。
冯 嫂 (唱)天大的道理你无须讲,
米缸里再寻不出一粒粮。
王秀英 盐蒿子!我再去挖!只要有东西下肚,奶水就还有……
冯 嫂 (抱着小英子)
秀英(唱)小英子饥肠辘辘哭声亮,
不顾亲生你怎做娘?!
(抹泪)别忘了,你是小英子的妈!
王秀英 小英子有米汤,还能再挨挨,可他,眼看着快撑不住了啊!
冯 嫂 不要再说了!
王秀英 妈——
(唱)婆婆你通晓情理是非明,
为革命你敢冒着枪炮舍命拼。
喜子他应征当了兵,
你对儿点头频频道放心。
前线急救人手紧,
你我举起双手报了名。
队伍里缺啥短啥不二话,
你前前后后忙不停。
眼看这小战士身受重伤要丧命,
却为何不肯舍这一碗奶水是何因?
冯 嫂 这不一样!
王秀英 难道就这么看着他死?
冯 嫂 可妈守寡几十年,好不容易盼着喜子成了家、有了小英子,小英子就是妈的命啊!
王秀英 妈,你还记得吗?我生小英子的时候,疼了三天三夜,怎么都生不下,喜子又不在家,眼看着快不行了,是一个解放军背着我去找的军医……
冯 嫂 妈记得……
王秀英 那个解放军只有二十多岁,他背着我一口气跑了十几里路,放下我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后脊梁上全是血水,一大片呀!
冯 嫂 我……
王秀英 妈,老话说,女人生孩子男人边都不作兴靠,不然倒一辈霉,一辈子抬不起头,更别说沾上那些了,可那个解放军他没有嫌弃我,是他救了我和小英子!
(唱)妈常说滴水之恩涌泉还,
更何况救命之恩非等闲。
盐碱地里刨生路,
扛着犁耙负着山。
苦筋代代挣不断,
风吹雨淋脊梁弯。
本以为天生穷命要忍受,
从不敢抬头看看天空蓝。
自从海堤上来了解放军,
方知道穷人穷命是乱弹。
解放军、生铁胆,
解放军、把军参,
解放军、拼死战,
解放军、勇闯关,
他们不屈不挠、不骄不躁、不管不顾、不日不月、不抗不卑、不离不弃、不避艰险、不拘自身、不顾生死将那火海刀山攀,
娘啊娘——
解放军是在为我们穷人打江山!
冯 嫂 妈都知道!可是喜子他一点音讯都没有,(哭)他是去打仗啊!我怕……我得给他、给我们老冯家留下一条根哪!
王秀英 妈,如果有一天,喜子在外面受了伤……
冯 嫂 喜子?
王秀英 也这么躺着……
冯 嫂 (看向卢福祥)这……
王秀英 你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救他?
冯 嫂 (点头)对对……
王秀英 就凭他这身军装,我们怎么能不救?(端起碗)妈……
冯 嫂 妈把他扶起来!你来喂!
王秀英 哎!
【伴唱:苦不死的盐蒿子, 盐碱地里埋。哭不停的小伢子, 全靠亲娘奶, 点点伤痛在儿身, 疼在娘心怀, 喊一声我的亲人啊, 你快家来。
【音乐声中冯嫂抱着小英子,王秀英拌着盐蒿子,小英子发出了笑声,三人依偎在一起,定格。
【光渐渐变暖,收到了卢福祥的身上。
【卢福祥翻身下床,回头看向了冯嫂和王秀英。
卢福祥
(唱)依稀见亲人相偎旧模样,
温声细语在耳旁。
一床新被暖在身,
一碗乳汁润肝肠,
一方屋檐避风浪,
一笔写不出恩同再造的两个“娘”。
欲行回头望,家徒四壁墙,
半碗稀水粥,拳拳情一腔。
盐蒿滋味再难忘,此地已然是故乡。
待得山河统一归来日,
再来这范公堤上——
殷殷期盼、声声呼唤、血浓于水、山高海深、情逾骨肉、恩重如山、一步一跪拜见我朝思暮想的娘!
大娘、秀英姐——
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我再生的娘!
【卢福祥敬军礼,定格。
【切光。
【全剧终。
——根据《姜堰名人》(缪荣株主编)载卢福祥回忆录《亲人》改编

作者简介
高新,优秀青年编剧。创作大型戏曲剧本《新台殇》、《不负如来不负卿》、《伯姬》;儿童剧《小英雄雨来》;独幕昆曲《白头吟》等,曾获江苏省戏剧文学奖、盐城市政府文艺奖等省市级奖项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