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开信:
建议设立“世界龙日”(World Loong's Day)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在和煦美好的春天里,我们向贵组织致信,建议参照“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和“世界水日”等世界性节日之设立,将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日的“龙头节”(公历每年二月至三月间某日)设立为“世界龙日”(World Loong's Day)。

龙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界中的众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发明、展现的神物,其实质是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神化。中国人大都崇龙、爱龙,把龙作为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志,认为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龙头节”也称“春龙节”等,是中国人传承了上千年的敬祀龙神的日子,民谣唱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崇龙、爱龙民族。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有六千多万人,分布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文化,和崇龙、爱龙的习俗如舞龙、赛龙舟等传衍到世界各地,龙文化已然成为世界性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将“龙头节”作为“世界龙日”,符合这样的宗旨。
龙文化经过至少八千年的发展,已形成“容合(兼容、包容、综合、化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内涵,与以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内容的全球价值观相契合。
目前,全人类已进入由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构成的纷纭复杂的国际社会,地球村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应对由疫疾流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跨国犯罪、难民潮及宗教冲突等构成的对人类生存的严峻挑战。
将“龙头节”作为“世界龙日”,在此日开展各种积极有益的相关活动,有利于发扬龙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增强地球村人的团结合作,以应对上述挑战。从文化交流会通、优质资源共享的角度看,此举可谓“华美美众,美美与共”。

需要说明的是,龙与西方文化中的 dragon 在本质、功能、形象上有重大区别:在中华文化中,龙是吉祥神物,地位崇高。尽管历史上有一些负面的承载,但发展至今,龙整体上已代表善和美,为人类奉献的基本上是福佑性、建设性的正能量。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低下,是怪兽恶魔,是凶残、战祸、恐怖的象征,整体上代表着恶和丑,给人类提供的基本上是灾难性、破坏性的负能量,是被贬损、杀戮、镇压的对象。从形象看,龙头大嘴宽、肚细腹小、鳞片平顺柔和;dragon 头小嘴尖、肚粗腹大、鳞甲生硬带刺,且生有蝙蝠翼状巨翅。整体观之,龙潇洒美观,dragon 狰狞丑陋。
故“世界龙日”的英译应为:“World Loong's Day”,而不是“World Dragon's Day”。
此建议,敬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转呈。
建议者签名(不分先后):
庞进(中国陕西),黄佶(中国上海),王伟(中国甘肃),黄益苏(中国湖南),闸东山(中国湖北),龙黔石(中国北京),龙牧华(加拿大多伦多),刘穗安(加拿大多伦多),俞方(中国西安),田玉川(中国北京),王泽华(中国北京)、张博(中国西安)、张龙(中国江苏)、刘文阁(中国西安)、陈忠宁(中国宁夏)、马克木(中国西安),李万光(中国北京),赵晨宇(加拿大安省)、霍彦儒(中国陕西),陶鑫国(中国云南),庞远(中国广西),张钦萍(中国西安),董鹏(中国陕西),杨正合(中国湖北),陈崎(中国陕西),张世俊(中国西安),阎骏(中国陕西),高相海(中国陕西),高永生(中国陕西),刘来水(中国陕西),蔺安兴(中国陕西),刘丹影(中国陕西),庞先锋(中国西安),高华(中国西安),刘公(中国西安),李清(中国西安),王根信(中国西安),朱宝琦(中国西安),庞岭(中国西安),释宏深(中国陕西),庞顺兴(中国贵州),任世焦(中国北京),复蓄(中国吉林),吴常茵(中国吉林),孙国宏(中国西安),韩中清(中国河北)……待续
欢迎大家参加建议者行列。联系信箱:1131376436@qq.com,邮件格式:
邮件标题: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龙日”
姓名(国籍,省或市),评论(可选)
本网站将随时补充发布新增签名和评论。
相关链接:关链接:http://www.loong.cn/world_loong_s_day_UNESCO.html
专题:世界龙节(World Loong's Day)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