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刘建魁


作者:李海波

评语:
看李海波节临的《九成宫》,应该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观其作对九成宫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用笔和结构把握整体还是可以的。短时间达到现在的水平,对书法有了初步入门,这点值得肯定值得鼓励。但在欧体用笔上以及点画交代上还不够清楚。对《九成宫》大多字体结构把握也不够准确。
对于《九成宫》我们协会有不少初学者,借此机会我把我的观点与大家进行一下沟通,仅供参考。其他临《九成宫》的作品不再一一点评。
书法界传有一句话说“九成宫九成宫,十人写九人不成功。”,为什么呢?其实对于初学书法的人而言,容易形成二个误区:一是初选碑帖的误区。初学唐楷,不建议选学《九成宫》,其原因有二:①这是欧阳询成熟时期的作品,水平相当高难度和复杂度也相当大。②《九成宫》是石刻,笔法比较模糊,初学者对笔法的理解会出现很大的障碍。二是临帖方法的问题。
其实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一是随便写一写,把字写的比较正规。二是是否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目标。二种目的决定二条出路,一是从欧楷《九成宫》走下去,二是换体从哪里入手的问题。如果想从欧楷这条道走下去,那么就一直学下去。可以从其他字帖入手,比如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开始。二是换楷书,一是从墨迹入手,笔法结构清楚容易掌握。二是不要从个性太强烈的字体入门。那么可以从隋朝智永《千字文》或元代赵孟頫《三门记》入手。根据喜好也可以从其他书体入手,隶书、小篆、魏碑等。
上面说到临帖方法的问题,那么简单谈一下临帖的方法,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是明白临帖方法的,但很多人没有去做,而直接提笔去写的应该占多数。其实方法我们以前多次说过,比如需要临帖前的通读,临帖前的描红以及双沟填墨,描红之后才是对临,对临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循序渐进,先从点画开始,相同的点画哪些不相同的点画有哪些,在运用的时候有哪些变化。练完点画之后练单字,单字过关之后,考虑临摹段落,一段一段写,一段没问题再进行下一段,最后一步才是通临。
最后,给初习者一个建议:双钩字帖法,就是把硫酸纸或者拷贝纸直接蒙到字贴上进行双钩。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对字结体就会有一定认识,也能规矩自身的临写,培养书写的兴趣,逐渐会书写的好一点儿,再去深入临习,必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