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出家人的吃相】
文/王有安(土主散人)
黑龙潭报恩寺放生节那天,我机缘巧合钓到了可能是善心人士刚放生不久的一只小乌龟。只见它圆圆的身子,淡绿的龟甲,小小的脑袋从铠甲般坚固的甲壳里小心的伸张出来,骨碌碌滴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眼前的一切...一会儿,它低下头,好像在叹息自己多舛的命运,它又抬头,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好像在思量我对它如何判决,“阿弥陀佛。它是刚被放生的,可能是饿极了才吃食上钩的。施主,你放了他吧。”背后传来恳请的话语。我双手捧起沙地上的小乌龟,小心翼翼地走到水边,弯下腰再蹲下身子,轻轻地把它放入水里,它浮着转了个弯,回头看了一下我,便摇头摆尾地没入深潭之中。
再回头看那说话之人,他还在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他头皮光亮,宽宽的额下寿眉横生,一双大眼很是有神,鼻直口阔,下颌银须飘飏,面带微笑,道骨仙风。“施主,你有好生之德,贫僧敬佩。今天是我寺一年一度的放生节,寺里备有斋饭,天已晌午,请到寺里用斋吧。”我正饥肠辘辘,便匆匆收起钓具,随之到寺里吃午饭。我是最后一位到寺里吃饭的俗人。两碗饭一碟咸菜,一钵菜汤。三下五除二便进了肚。然后坐在旁边的长凳上喝茶。此时,寺里的僧尼们才开始用斋。
我庆幸平生第一次吃斋饭。我更庆幸平生第一次目睹僧尼们用斋的情形。
他们在廊下大盆里洗手,用黄色毛巾揩试干净,再尼前僧后地排队走到院中香炉前,每人取了檀香,点燃,拜天祭地,插入香炉。再依次从橱柜取钵取筷。秩序井然地从锅中盛了半碗米饭,又秩序井然地从瓦盆子里盛了些许咸菜,然后便各自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无声无息地吃了起来。他们吃得极仔细极认真。和他们比起来,我这个教书先生哪算得上斯文人?他们用筷子把碗里的饭几粒几粒地拈进口里,细嚼慢咽,津津有味。再夹了一片咸菜,用门齿轻轻咬了半片,细嚼慢咽,津津有味。偶有饭粒不小心掉在桌上,他们则放下碗筷,用三个指头夹住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吃罢饭,他们的用斋碗钵不用洗,也干干净净,光亮可鉴。
“大师,庙里的生活艰难啊。”我不禁同情这些可怜的出家人,和他们聊了起来。“阿弥陀佛,非也。"引我入寺的大师声音洪亮起来:“寺里有国家划定的庙产田地,当地政府每年有拨款。我们用心耕耘,有自产的粮油、蔬菜、水果、生活无忧。我等如此粗淡饮食,半饱而餐,只是感激上天的赐予,感谢劳动者的辛勤,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难怪他们吃饭如此认真仔细,他们吃得粗淡清寡,但吃得极其虔诚,极其感恩,感恩大自然卜的赐予,感激耕耘者的辛勤,吃相虽然貌似小气,但极富内涵,极有风度。不禁令人想起那些宾馆酒店和食堂及乡村坝坝宴上惊人的浪费现象,真是暴殄天物,真是“极大的犯罪”①古有节俭美德传承的民族,如今应幡然醒悟啊。
吃饭光盘,势在必行!
注①:毛泽东主席曾语“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