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巷情真
120急救车把老太太送进医院的急症室里诊治了不长时间,老太太在几位医生、护士的陪护下,竟然自己蹒跚着走了出来,让英若兰、于刚惊异不已。
老太太一眼瞅见英若兰,她着急地向英若兰招手,英若兰赶紧走到老太太的身边挽住老太太的胳膊,一旁的一位中年男医生见了竟劈头盖脸地责备英若兰说:
“这位美女呀,看来你是老人的孙女吧?你就是这样照料你奶奶的吗?你可不能只管自己的高颜值而不孝顺老人,人最重要的是讲心灵美啊!”
老太太刚想张口向医生解释,英若兰连忙拦住老人,她问医生说:
“哦,我错了。请问我……奶奶的身体怎么样?”
中年男医生虽然见英若兰的态度十分诚恳,但仍然不原谅英若兰,他严肃地斥责英若兰说:
“刚才经过检查,你奶奶七八十岁的高龄,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老人除了平时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外,你们做子女、孙子女的一定不要让老人太过激动,不要让老人过度劳累,更不要让老人一个人外出,外出在路上如果发生晕厥,抢救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我听说今天你奶奶晕厥在马路上幸亏被一位好心的姑娘给救了,你们这是做的什么子女?你们今天怎么就放心让她一个人从光谷坐车跑到长江边来呢?你们这是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不负责任,是最大的不孝呀!”
老奶奶又想为英若兰解释,却被英若兰抢先说说:
“我谢谢医生,我接受您的批评,我今后一定会照料好我奶奶,我保证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我再次谢谢你们!”
英若兰说罢也向其他几位医生和护士微笑、点头致谢,医生和护士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他们原谅了英若兰这位老太太的“孙女”。英若兰和于刚搀扶着老太太离开了医院。
三个人走在路上,老太太问英若兰说:
“好姑娘呀,你刚才为什么不让我解释就听那医生劈里啪啦数落你呀?”
英若兰笑着说:
“奶奶,我听听他的数落很好,他给我上了怎样孝敬老人的一课呢!再说我老家也有爷爷、奶奶,与您老人家差不多年龄,他们的身体也不大好,我明白今后怎样孝敬他们啦!”
“你真是奶奶的个好孙女呀,真叫人疼!”
老太太搂住英若兰,把她的脸贴了贴英若兰的俏脸,在英若兰的耳边说。
英若兰惊喜地问老太太说:
“奶奶,您真认我做您的孙女?”
“认!认!奶奶虽然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孙女,可是现在又有了你这样又美丽又心好的孙女,真是奶奶前辈子修来的福分呢!”
“谢谢奶奶!”
英若兰也兴奋地把散发着光彩的一张俏脸贴了贴老太太的脸。
三个人离开了医院,他们又走在武昌解放路的人行道上。英若兰问老太太说:
“奶奶您还没告诉我您贵姓,我刚才听医生说您住在光谷,光谷离这儿远吗,我待会儿和我表哥送您回家。还有,您老为什么一个人要从光谷来这儿?您家的亲人呢?”
老太太用一只手捂住胸脯笑着说:
“好孙女,你一下问这么多问题,奶奶要答得上气不接下气呢!”
英若兰和于刚都被老太太的话逗笑了,英若兰连忙挽紧了老太太。
老太太告诉英若兰和于刚,她姓肖,家是住在武汉光谷,家里有儿子、儿媳和一个年龄与英若兰相仿的孙女,孙女在上大学。
老人说她家以前是住在武汉长江大桥下解放路一个叫司门口的地方,她自从家搬到武汉光谷二十余年后就没有再来司门口老居住地方。因为一来是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好,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儿子、儿媳、孙女平时都严格监护她不让她到处走动,二来武汉光谷离这解放路司门口比较远,到现在还没有通地铁,仅坐公交就有二十余站,她这样的身体想来也来不了。但是她的确非常想回来一趟,她尤其是很馋司门口附近的户部巷小吃街的热干面,总想回来再吃上几口。
老人家今天一早起床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挺好,又瞅着儿子、儿媳上班,孙女上学去了,她就一个人溜出家门到了公交站,坐上521路公交来到解放路。老人没有想到下车后就感觉身体好不舒服,后来她晕厥失去知觉直到被英若兰救醒。
“好孙女呀,你可是奶奶我的救命恩人呢!”
“肖奶奶,这我可不敢当,不是我救了您,孙女我没这样的本事,是那些医生、护士救护了您呢!”
英若兰忙不迭地直摇小手,却被肖奶奶捉住她的小手,肖奶奶在她的耳边深情地说:
“好孙女别谦让,奶奶我一定记住你的救命之恩,奶奶我会永远爱你的!”
英若兰的小嘴嗫嚅着还想说什么,一旁走着的于刚插嘴问肖奶奶说:
“肖奶奶,您老人家出来这么久,您家里人一定在着急寻找您吧?”
“对,对,他们肯定都着急了!”
于刚的话提醒了肖奶奶,肖奶奶转头对英若兰说:
“孙女你帮奶奶赶紧打个电话给我儿子,他叫肖帆。奶奶我不会用手机,所以身上从不带那个东西!”
肖奶奶告诉英若兰她儿子的电话号码,英若兰赶紧拨通手机,是肖奶奶的儿子接的电话,英若兰听声音知道他正为他的母亲的突然失踪十分着急呢!英若兰在电话里告诉他,他的母亲就在她的身边,她和她的表哥正护送老人回武汉光谷的家,肖奶奶的儿子听了千恩万谢,他们约着一二个小时后在武汉光谷的521路公交终点站见面。
于刚对肖奶奶说:
“肖奶奶,我和表妹本来也是到光谷去,我们正好陪您老人家回去。那咱们就赶紧去坐521路公交车吧!”
英若兰对肖奶奶说:
“是呀,奶奶咱们赶紧走吧,免得肖叔叔还有阿姨他们等的着急!”
谁知道他们一行三个人不知不觉地已经走到解放路户部巷小吃街口,小吃街里飘出来的一阵阵美食的香味使肖奶奶迈不动腿啦!
肖奶奶咽下口水,紧挽住英若兰的胳膊不走了,她像孩子似的涎着脸对英若兰说:
“好孙女呀,奶奶求你了,奶奶离开这儿二十几年,今天好不容易来到这户部巷,你就让奶奶进去尝两口吧!”
“哦……好吧!”
英若兰与于刚对望一眼,无奈地答应了肖奶奶,两个人于是搀扶着肖奶奶走进户部巷小吃街。
英若兰和于刚抬头看见户部巷小吃街口迎面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牌匾,上面嵌有“户部巷”三个大字。在巷口旁边有一张文化墙,上面详细写有户部巷得名的由来——
户部巷迄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清年间,这条户部巷的东边是布政司衙门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而户部巷的西边则是武昌府粮库所在地,这条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2003年,武汉市武昌区政府把户部巷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巷内建筑仿明清风格。现在武汉市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看罢文化墙上的介绍,英若兰和于刚依然搀扶着肖奶奶走进了小吃街。他们只见巷子两边尽是美食小铺,整个巷子里弥漫着美食小吃的香味,啥“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还有什锦豆腐佬、长沙臭豆腐……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巷子里到处都是食客,摩肩接踵,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外地食客,他们都是慕大武汉“户部巷”的美名而来的,真可谓:美食不怕巷子深,户部香味盈楚天!
依于刚的想法是要把这个大武汉的招牌巷子先逛个遍,可是英若兰考虑到肖奶奶还在恢复中的身体不能太劳累,她阻止住于刚的想法,她对肖奶奶说:
“奶奶,您的肚子一定饿了,咱们先吃点东西吧,也让您老人家休息一下。您老刚才不是说想再尝热干面吗?我和表哥在来武汉之前也常常听说热干面是武汉小吃的招牌,在全国忒有名气,那么我们俩就随您去品尝热干面吧!”
“好咧,你们吃过保证回味无穷!”
肖奶奶这下精神来了,她也不让英若兰和于刚搀扶,她站在小吃街上四下一打量,然后指着附近一家挂有“武汉蔡林记热干面”的招牌的店铺,喜孜孜地说:
“孙女、孙子,随奶奶去吃热干面!”
肖奶奶在前面颤颤巍巍地走,英若兰和于刚紧随在老人家的身后,三个人进了这家面馆。他们坐定后,肖奶奶叫来服务员一番交待,片刻后服务员端上来三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放在桌子上。
一阵诱人的香味直扑进英若兰和于刚的鼻内,逗引得两个人胃口大开!两个人向碗里望去,只见黄色的面条卧在里面,上面点缀有香葱、酱菜丁、虾皮、味粉,淋有芝麻酱、酱油、醋、辣椒油,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更勾动两个人肚子里的馋虫。
肖奶奶第一个拿起筷子,微笑着冲两个年轻人说:
“孙女、孙子,你们吃吧!”
两位年轻人早已饥肠辘辘,这时候也顾不得礼节了,他们俩向肖奶奶略一点头,端起碗用筷子挑了一大串面就要往嘴里送,没有想到被肖奶奶伸出两只手把他们给拦住说:
“孩子们,你们慢点吃!慢!”
英若兰问:
“奶奶,为啥呀?”
肖奶奶笑着说:
“奶奶告诉你们,吃热干面不要性急,先要把面搅匀,让几乎每一根面条都蘸上芝麻酱、虾皮、酱油、醋等调料,吃起来才可口呢!”
英若兰和于刚于是按老奶奶教他们的方法,用筷子搅匀碗里的热干面,然后再把面条送进嘴里,果然,两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于刚嘴里噙着一大口面条,冲肖奶奶口齿不清地说:
“啊呀,武汉的热干面真是名不虚传,好吃,太好吃啦!”
啊呀,这一对表兄妹边点赞边大快朵颐,啊呀,这两位年轻人每人一碗面哪够呀,于刚吃完面前的一碗又叫了两碗,一共吃了三大碗,连英若兰这位小姑娘都吃了两碗哪!他们俩吃着的时候,肖奶奶一直笑眯眯地望着他们俩。待他们吃罢,肖奶奶问他们说:
“孩子们,咱大武汉的热干面味道美吗?”
“美!美!我说呀,此面只应瑶池有,谁知流落户部巷!”
程洪抚摸着他鼓胀的肚皮摇头晃脑地应答。他的话不仅使肖奶奶被他得哈哈大笑,英若兰涨红俏脸,捂住小嘴娇笑,连他们三个人周围的食客们都轰然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