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电台
文字:秋实 主播:雪峰

本文选自《春华集》
酒是多么美妙的名字,又是多么的充满着魔力。酒会给人以美好,酒会给人以勇气,也会给人以力量,有时也会给人以创造的灵感。酒的作用确实很大并且也很多,但我只想谈一谈“有时”这一小小的片段。
酒,人是各有喜爱的,有的人喜欢白的,有的人喜欢红的,有的人喜欢黄的。你看那干红葡萄酒,在灯光下的颜色,胜过那迷人的琥珀;你再看那款酒,名字叫轩尼诗,就是一首诗,倒在一个透明的杯中洋溢出的香味,比诗还要沁人心脾;你看那干邑系列,清澈干练,脆而爽的感觉,如消夏的雪水。许多人爱酒,爱得如痴如醉,但往往都是带有敬畏的,很多时候都矜持得不敢问津,然而感情总会使你狂妄,藐视这杯中的液体,忘记自我,不顾一切地一饮而尽。那是怎样的痛快,那是怎样的淋漓。
然而烈马是难以驾驭的,很快会使你摔下来的,爬起来踉踉跄跄的样子,那就是醉酒使然。以柔克刚,水尚且能如此,酒何以不能。然而酒毕竟有性格,总是正大光明地告诉你: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从不隐瞒自己的味道,总是那么灵动,仿佛通人性似的,当然这是所谓的葡萄酒。而那些粮食酿造的白酒,就更加张扬了,仿佛要飞似的,当打开瓶子的时候,酒便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挥洒的空间。尤其是在微醉之时,这般“火候”,用于打铁,会打造出好的利器,用于艺术的创作,那就是酒的挥发与墨的挥毫的完美结合。画几片竹叶,绘几朵兰花,望而生词,放笔尽书,“竹枝苍且劲,兰花如蝶飞”,写完的字也有微醉之意,让人见后如飞雀骇兽。正如历史上的张旭、怀素,被称为张颠素狂,酒后狂书,醒后再书不得。“竹枝苍且劲”是秋实醉后见板桥的一幅墨竹画而思之流于墨中。“竹枝苍且劲,原生南山下。借笔移纸上,众人皆可察。根系汲白水,枝叶生墨霞。源黄汁不枯,青青淡益甲。”

人们也很是奇怪,酒会把人的矜持掳去,让人更可表现出个性。尤其是那么几位艺人们,各凑几笔,石头、荷花、虾、小鸟,不期而遇,却也和谐优美,酒后也不曾多思,为之题字,打靶就来,“爱莲者非独为人,还有飞雀也。飞雀之来非莲香之故,唯有墨香者也。”泼墨者以酒力而挥之 ,尽数自然之和谐。无酒力而无狂放,无酒力而矜持,互相推让。唯酒使人解脱,唯酒醉方使人能妙语连珠,唯酒力方使人挥毫,淋漓尽致地泼洒,互不相让又珠联璧合。此作品必有酒香墨香之契,有酒色墨色之韵,有酒气墨气之味。有诗说得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为收河南河北而歌。用于酒后赋诗作画亦显恰当。纵酒、还乡、即从、便下,顺畅如游龙,宕宕如猛虎。秋实酒浅,但酒力之深时亦有体验。酒微醉之时见许麟庐《兰竹飞雀》花鸟之作,顺手拈来,笔墨写道:”左右两三笔,兰竹生生机。熏风送芳息,飞鸟添香衣。”此乃妙语乎!借酒之力,无不能为之矣。
中国有语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间也。酒的历史、酒的文化是足可以让人不饮而醉的。”酒之渊之远,酒之源之深,酒之流之浩荡,足以见人们对酒之喜好。人们也已经生活在酒之氤氲之中了。

作者:秋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清澈眼光观察生活,以温暖笔触记录美好,创作了大量有情怀、有品质、有感染力的作品。尤其擅长于景物描写创作,他的文字如春天的清泉般悦耳,如冬天的阳光般暖心。主播:雪峰,一个有声语言工作者,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家庭教育推广者。投稿邮箱:lxf0535@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