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街随想》‖作者:付士森(大庆)
2019年末2020年初,极其深刻鲜明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一句“岁月静好”显得无限美妙又有些遥不可及。
前一段时间宅家抗疫,纷至沓来的信息拥塞试听,心情难得晴好。小城疫情尚未明朗,网格员的神圣使命降临,我再一次走上了街头。记录在此,绝无邀功之意,相比于其他在这次艰苦卓绝的救治与阻击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们,我只想往有价值的行为上靠近那么一点点。
被分配的小区只有独栋楼一座,关上大门,便规避了喧嚣,保持着一墙之内的难得清静。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是深处险恶环境中的自白书,刚正不屈的抗争精神极为契合当下的语境。李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无尽哀愁与伤痛,亡国之音造响于耳畔,故国家园不可回首,都是艺术家君王的悲情往事。
楼内住户十余家,两、三天的时间我便摸清了这里的情况。出租车大哥啥时候出门,中医院大姐啥时候上班,几位大爷大妈哪个点出来买菜,已经了然于心。楼里居民有很好的自我管理意识,车辆出门完毕,就可以关上大门,住户凭门禁卡出入,外人进不去,规范而安全,我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漫步街头,流连街景。除去和对面执勤的兄弟闲聊几句,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对着人稀人稠的小街浮想联翩。绝大多数人都自觉地带着口罩,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疫病的威胁,更是对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意识以及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里便有了几分欣慰和自豪。一位刚走出大门的青年妇女因为没戴口罩而着急慌乱,我潇洒地从兜里抽出一只物业刚刚派发给我的,随手递给她,面对着一迭声的谢谢,我轻松地挥了挥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中华民族是喜欢热闹、重视亲情的民族,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除了家里人,似乎是觉得接触了谁都算是聚集,当传统习惯被冲破并重组的时候,这无疑会对接下来人们的社交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群声喧哗,推杯换盏的场景会不会一去不复返?三俩知己,茶楼小坐不但更适宜,也更健康。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太古和其他时间》里用无数个人的时间碎片拼凑出一个虚拟的时空,折射出一个国家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而当下我眼前这熙来攘往的人流都是碎片,他们组成了社会,并反映着时代,无论是平静无忧的日子还是波谲云诡的辰光。
总有小区居民凑上前来问:这疫情啥时候能结束啊?我总是回答:快了,快了,就快过去了。任何时刻都不要忽视被深埋的希望,没有种下种子,何谈发芽开花结果。多难兴邦,五一二纪念日刚刚过去,那也是一帧苦难深重的记忆,并逐渐被阳光美好所代替,所以此次疫情终将会被裹进时间的洪流,带着他曾教会我们的东西渐行渐远渐无踪。
作者简介:付士森,网名紫芝眉宇,教师。省诗词协会会员。大庆市网络文学协会肇州分会副主席,《乡土肇州》公众平台执行主编。寻章摘句于有情书卷,修篱种菊于郁郁心田。愿以清瘦身形守寒窗,躬行实践诠热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