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
应广大作者朋友倡议,为帮助文学朋友实现出书梦想。三苏文化传媒决定主编出版《当代文学风采》(2021卷)或个人作品结集出书,征稿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文朋诗友踊跃投稿,书籍通过认筹自费出版(正规书号),稿件需经编委会两审才能通过,以精品出版。认筹每页(16开)300元,欲出个人小专辑的4-8页每页200元,每认筹一页获赠书一本,作品附200字内个人简介、照片和联系方式,投稿请加《三苏文学》主编中岩微信ZWB612462,电话/13550536095,同时诚邀总编、文学顾问、副主编、编委等。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07
阿炳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
梦中又听《二泉映月》
序:是夜一梦,在朦胧的月光下,又听到了瞎子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梦醒后,甚感新奇,遂赋诗一首记之:
月色朦朦胧胧,
传来悠扬琴声。
那是二泉映月,
演奏者人阿炳。
时光匆匆百年,
人去又现身影。
一首名曲盖世,
响遍天下皆听。

梦中犹听《二泉映月》声
夜深深
风儿轻
月儿已西沉
星儿仍然闪烁眨眼睛
树不摇
水面如镜波不兴
一切静悄悄
万籁俱寂时无声
此时梦中人
朦胧之中犹如听到二胡声
悠扬又优美
激越韵味儿也无穷
那是《二泉映月》之名曲
作曲演奏定是瞎子艺人之阿炳
从小随父居观中
从父学艺为全才
尤擅二胡别样情
还有天生一副好嗓子
一表人才小天师更是时人之誉称
父逝继承父业当道士
经营不善落魄生
生活穷困又潦倒
继而双目又失明
生活所迫实无奈
从此流浪街头卖艺为一生
风里来兮雨里去
冰天雪地踉跄行
卖艺一天仍难得温饱
夜里回归小巷还拉二泉映月时不停
凄切哀怨尤动人
令人听了心难宁
当年时人笔下有描写
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情景
大雪鹅毛似地飘下来
远处街头时而传来哀怨凄凉的二胡声
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
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往西行
那就是阿炳夫妇俩
在惨淡的灯光下亦步亦趋蹒跚行
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
二胡挂在左肩吚吚呜呜地拉着行
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
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声
一生命运谓多舛
一生行街穿巷沿途信手拉个不停
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
倒不如说是深刻抒发了阿炳
自己痛苦身世的感情
......
时而深沉激扬
时而清楚朦胧
一切都在幻化缥缈中
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初之平静
迷迷糊糊
朦朦胧胧
突然所有的一切都在瞬间消失了
不知不觉中我又进入了美妙的梦境
注:指阿炳还擅长击鼓、吹笛子、弹琵琶。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