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舞蹈音乐史诗
《遵义会议放光芒》
作者:郑国需
第3首
黎平会议
在通道会议上,
毛泽东苦口婆心地告诉入会者:
往湘西走是死路一条,
敌人已经前面埋伏了三道封锁线,
有数倍于我军的兵力,
如果钻进去后后果比湘江更惨。
而贵州山高林密,地广人稀,
而且兵力不足,
是一个适合打游击的好地方,
更有利于红军的发展。
入会者纷纷赞成毛泽东的主张,
但没有形成一个文件性的决定,
可博古李德仍然我行我素,
还是幻想去湘西。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红军夺取黎平后,
多数政治局委员要求,
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陈云、李富春、李德等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中央采纳了,
确定向贵州转兵;
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
使红军争取了主动。
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
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红军转危为安,
中国革命的航船能在惊涛骇浪中继续前进。
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
开了一天一夜,
争论十分激烈,
最后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鉴于目前的形势,
去在湘西创立新的根据地已经是不可能,
并且是不合时宜了。
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
决议还指出:
在向遵义方向前进时,野战军之动作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
对蒋、湘、桂诸敌,
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
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军向指定地区前进。
决议最后说:
为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
必须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情绪,
以及游击主义的危险。
会议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这就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郑国需写于北京
2021年3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