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仙花开
莎菲

冬至大过年。
花城,这个大中国的冬天里最不像冬天的地方,把冬至这个节捧上了天。
可是民间如此重视又如何,又不放假。唉。谭雅拖着疲惫的身心打开家门,灵敏地闻到了饭菜的烟火气之中浸润着一丝雅致的甜香,客厅一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盆青花瓷托呈的水仙,密密麻麻小葱似的从水里直立起来,黄白相间的花朵开了三分之一,腰上骄傲地系着碗大的蝴蝶结。
谭雅中等身高,身材早已不苗条了,圆滚滚的身材裹在西装里仿佛就要把纽扣撑爆了似的,她把西装纽扣解开来,让自己能自由呼吸一会儿,虽然身材非常“稳重”,但她的头发仿佛缎子似的,束成马尾扎在脑后,随着她轻快地脚步跳跃着,给这个活泼的中年女人增色不少。一直担任文职让她的肤色呈现出明显的“办公室白”,脸上嵌着富于情感的丰厚嘴唇,圆润的鼻头和挺直的鼻梁,淡淡的眉毛下是一双杏眼,此刻这双杏眼正被市中心装点得富有奇幻色彩的城市夜景所吸引,长久在郊区上班,这国际化大都市的奇景确实让她有些目眩神迷。
再过两天就是平安夜了,虽然是洋节依然有很多国人趋之若鹜。大中国越来越国际化了,这“平安”二字颇迎合华夏民族千年传统,再加上商家不遗余力地借着各种节日造势,恨不得把所有节都包装成“购物节”,大街上早就是琳琅满目格式装饰,彩灯、音乐、圣诞树、圣诞老人、各种夸张的礼物包装造型……不过谭雅没心思一直看这些,她要安排一个饭局。

花城的冬天总爱下雨,谭雅踮着脚,几乎把穿着高跟鞋的脚踮到了极限,全副体重压在可怜的大脚趾上感觉生疼,跨过眼前的几个小水洼,只见前面路口高高地站着一位戴眼镜的小哥跟谭雅招招手,看来等了好一会儿了。谭雅一边打电话一边走过去冲眼镜小哥摇摇手算是打了招呼。
“阿雅,这事儿你可要帮人帮到底啊……”
“好好好,你放心吧。”刚挂完电话,晓红嘱咐的余波还荡漾在耳际,微信的语音来电又响起来,是林达。
“嗨,我的小姐姐,你这是刚起呢吧,我这儿都天黑了。”谭雅逗趣儿道,她心里清楚林达姐姐为啥一起床就打过来。
“唉,我也是受人所托,你那边都安排好了吗?”林达的声音里一点儿困意都没有,看来这些姐姐们都是严阵以待啊。
“哎呀,安排好了,都安排好了,搞得好像你自己求婚似的。”谭雅有点儿不耐烦,倒不是被几个电话炒得烦,她一方面得意自己得到姐妹们的信任,一直以史上最成功红娘著称朋友圈,另一方面又觉得这双方“家长”这么不放心自己办事感到不受信任似的,有点儿扎心。
“哦,那就好,听说穆谦把戒指都交给你了?”林达问道。无论如何,女人们碰到这样浪漫的事情总是忍不住自己的雀跃,哪怕女主角并非自己。
“嗯?啊呀,姐——细节我可谁都不能说,你就等着好消息吧,我挂了啊!”谭雅没等林达反应过来就挂了电话,她抿着嘴笑着摇摇头,眼镜小哥正充满期待地看着她,把一个包装精美的锦盒交到她手里。

这林达姐姐是谭雅的表姐,这可是家族里传奇式的人物!在大家都抱着书啃着26个字母,带着各地方言说着磕磕巴巴的英语的时候,林达姐姐在高一就拿下了全国希望杯青少年英语演讲大赛总冠军的殊荣,高中毕业直接被UCLA录取,毕业后一直在美国硅谷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她提到的穆谦,就是他们集团公司中国区总部的软件工程师。林达姐姐觉得这小伙子挺不错的,可是这个行业里女孩子少,程序员又经常加班没什么机会接触同龄女性,想起表妹谭雅好像在单位做工会工作的,这不是有困难找组织吗?于是就把穆谦“托付”给了谭雅。
恰好谭雅读研究生时认识的同学江晓红有个外甥女叫廖闵君,是花城协和医院呼吸科ICU的护士,时常加班或倒夜班,性情安静内向,快三十了也没谈对象。晓红在花城就谭雅一个相熟的同学,只得拜托谭雅撮合。谭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年圣诞节把俩小朋友约出来吃了个饭,就在“卡多多”西餐厅,没想到就成了!穆谦鼓足勇气想要在两人拍拖一周年时向闵君求婚,可那股纠结劲,简直比老麻绳还拧巴,看来还是得谭雅亲自出马了。

“喂,闵君吗?我是你谭姐,过两天平安夜有安排吗?……没有吗?穆谦没约你啊?又加班?这小子,他们工程师就这样,程序猿嘛,习惯山顶洞人的生活了。哈哈,没事儿,姐陪你过,到“卡多多”好不好?你们医院楼下那家。唉,你还不知道你姐夫那个老古板,死活不肯过洋节,到时候我带点儿礼物给你两个侄子就好了。好的,那就这么说定了。后天晚上六点半“卡多多”不见不散,报我手机号。”谭雅微笑着满意地挂上电话,站在一旁的穆谦瞪大眼睛看着她,眼里全是佩服和崇拜:
“啊呀,谭姐您可真厉害!不过,闵君这两天不会怪我吧?”穆谦踌躇起来。这个小伙子,一米八几快一米九的个头儿,白体恤、牛仔裤、板鞋,长长了平头直愣愣地竖在头顶上随风摇曳,一身“程序猿”的标准套装,如果不是近视眼镜片够厚把他眼睛放大了一些,真的可以用“目光如豆”来形容。
“怪你啥呢?”谭雅面不改色心不跳,看着手机上APP显示的网约车运动图标,车马上就要来了。
“怪,怪我没约她过圣诞节,没约她过一周年纪念日啊……”穆谦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一串儿憋屈的气儿来。
“嗨,你不是‘加班’吗?”谭雅看着穆谦涨红着脸的小样子,拍拍包说:“行啦,包在姐身上。按计划行事。对了,记得去理发!”一辆黑色的天籁滑到谭雅面前,确认了手机尾号,谭雅抚平裙褶坐进车里绝尘而去,留下穆谦憨厚地摸着自己的一头秀发,站在一汪水坑前,仿佛一束水仙在风中凌乱。

万众期待的求婚日到了。
有趣的是当事人之一完全不知情。
果然是圣诞节的影响力,让这个年轻人最爱光顾的西餐厅成为平安夜打卡超级大热门。谭雅走进“卡多多”的时候,座位已经全满了,熙熙攘攘的店门口的等位区也已经没几个空位了。幸亏订的早,谭雅庆幸地想到。穆谦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一大堆等位的人中探出头来,指了指里面,谭雅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向大厅一角的窗户边,那个穆谦指定的位置,别致的角落居然被两盆水仙巧妙地围蔽成了一个半开放空间,比起自己家的那盆,这两盆水仙用的是现代感很强的流线造型花艺陶盆,仿佛一片叶子似的,托住水仙们安然地挺立其上,仿佛小洲上整齐的芦苇。谭雅冲穆谦微笑着点点头,走了进去。
廖闵君早已坐在那里,正在低头看着一本书,仿佛周围的世界与她全无关系。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羊毛衫、白色的西裤,显得肤色更加白,秀发更加黑亮。她那么瘦,脖子后的颈椎凸起来就像骆驼的驼峰似的,仿佛ICU的病患们离世的时候把她的精气也给吸走了些。她苍白的脸上沉静而并不阴郁,或许是看多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她总是淡淡地,淡淡地喝水,淡淡地看着书,淡淡地等着谭雅的到来,没有催促,没有紧张,就仿佛她对待穆谦的感情一样。

穆谦的焦虑和急促不是没有理由的,哪怕相处了一年,这个女孩还是他捉摸不透的存在,就像一块纯白的羊脂玉雕琢的雕像,那么美,可是那么冷,那么灵动,可又那么沉静。有时候牵手都怕碰碎了她,很难想象自己如果求婚她会是怎么样的反应,自己又该如何独自面对她无可预料的反应。穆谦不得以只得找谭雅,又怕谭雅不答应,只得找林达姐姐加持一下增强法力。
谭雅有些心疼地看着闵君,这孩子在花城没有亲友,也就谭雅照顾她了。说是照顾,闵君从来也没提过什么要求,仿佛给谭雅打电话都是一种打扰似的,反而是谭雅时常对她嘘寒问暖,约她一起吃吃饭。去年她妈妈走后,她就成了孤女了,仿佛一片浮萍飘在花城,有根却一直寻觅不到落脚的地方。
这一年,或许正是有了穆谦的陪伴,才让她的那双眼睛不再像杏核一样红肿着,嘴角也会时不时扬起微笑,可是她还是那么瘦,怎么吃也吃不胖。

谭雅在闵君身旁坐下,轻咳两声。闵君这才抬起头来,脸上漾起笑容:“姐,你来了。”
“看什么书呢?”谭雅好奇地问,好学的闵君总是让谭雅更加喜欢她。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闵君合上书页,对待谭雅,她总是很恭敬的。
谭雅在闵君把书放进包里之前扫了一眼封面:“唉哟,居然还是英文版的哟。”
闵君抿嘴笑笑,有些小骄傲,又有些不好意思。
“点东西吃了吗?”谭雅问道,一边扫码开始看菜单。
“还没呢,我好久没来了,菜单上的菜都没吃过,不知道好不好吃,要不 您点吧。”一个把点菜主动权让给别人的人,如果另一方不主动一点,这饭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吃上。
谭雅看着餐厅里嬉笑玩闹的年轻人们,完全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她熟练地在菜单上点了几下,然后说:“行了,都安排好了,你喜欢吃什么我还不知道吗?”
闵君红着脸笑着,抿着嘴不好意思地接受着这份宠爱,“嗯”了一声。
抿了一口水,谭雅关切地问:“最近怎么样?你入党的事和职称的事都定了吗?”
闵君的笑容一点点地融化了,她舔了舔嘴唇,仿佛汇报工作似的:“思想汇报都有按时交,党校培训也已经去了,不过领导说现在发展名额有限,要看表现。”
“那职称呢?”
“嗯……也是,要看表现。”
“哦。”谭雅喝了口水,“没事,你还年轻,好好干,迟早有机会的。”
“嗯。”闵君有一些茫然,但是这些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她也不知道。
“对了,你和穆谦怎么样了?”谭雅狡黠地一笑转移话题。
闵君的脸唰地红了,连耳朵都成了桃花色,谭雅每次看到她发窘的样子就觉得好好玩,寻思这种生物化学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毕竟自己很少会脸红。

“嗯,就那样吧。”闵君一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样子。
“什么叫就那样吧。都处了这么久了,也没有考虑进一步的事儿吗?比如结婚?”谭雅直接放大招了,实在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果不其然,闵君双手捂住滚烫的脸颊:“啊?太快了吧,没想过……结婚住哪儿呢?我们都各自住集体宿舍呢……”最后几句话喃喃地从她嘴里糊里糊涂地冒出来,谭雅只能凭经验判断她究竟说了啥。
“你们不是都有公积金吗?这都工作多少年了,取出来够首付了吧。”
“啊?还没想过,就是,那个,会不会,太,快了?”
“快什么快,你马上都三十了,你自己是学医的,年纪太大生孩子有风险,就像你姐我,和你姐夫认识一年就结婚了,再一年有孩子了,高龄产妇什么妊娠糖尿病啊、妊娠高血压啊防不胜防……唉。我看你们俩挺合适的,趁早吧。”
“嗯,可是,我,我说不出口,这些事情,他好像没那个意思……”
“你怎么知道他没那个意思呢?”
“他,反正,他就是没那个意思。”
“怎么说呢?”
“姐,其实,你记得吗?”闵君紧张的几乎要哆嗦起来,或许是还没进食, 身体缺乏热量的缘故让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怎么啦?”
“今天是我们一周年呢。”闵君瞪大眼睛期待着谭雅的反应,看得出这个纪念日对她来说是件大事。果然被穆谦猜中了。或许他并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不了解闵君。
“哦……”谭雅装模作样地眼珠子咕噜噜转着仿佛想了半天似的。“你们刚好是去年的今天认识的吗?啊呀,我都不记得了呢。”
“是呀,”闵君怅然若失地点点头,“看来您真记不得了,他也不记得了。项目一来就要加班。其实,我也差不多,还好今天没有排我的班,不然我也是出不来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容易啊。”谭雅感叹道。
“所以,姐,我现在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感觉。”闵君眉头皱起来。
“怎么就坚持不下去了?”谭雅有点不理解了。
“就是,我说不出口,他也没什么表示,就这么拖着,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嗨,是不是他说出来,你就接受呢?”终于说出来了,谭雅心里憋着笑。
“他不会说的,他连纪念日都不记得了……”闵君的脸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那么红了,可是眼眶却红了起来。
谭雅想要安慰,眼睛望向服务生的方向希望能寻求她期待的帮助,果然,一朵玫瑰花在服务台旁边晃动着,暗号!

服务生开始上菜了,今天的服务生有些奇怪,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和白手套,闵君有些诧异地看着上菜的服务生,可是不断上桌的菜马上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燃烧着火焰的“牛魔王”,整只烤鸡,蔬果沙拉,还有垒成金字塔形的吐司甜点。
“姐,是不是点太多了,吃不完吧。”
“不会不会,今天过节,咱们多吃一点。”
“穆谦这时候还没吃饭吧,这都是他爱吃的呢。”闵君下意识地念叨着。
谭雅夸张地说:“刚刚还说要坚持不下去了,这会儿又在这里想人家了是吧。”
面前的侍者不由自主地耸了耸肩。闵君看菜上的差不多了,好奇地看着侍者:“还有菜吗?那可真的吃不完了。”
谭雅说:“我点的都上了呀。”
侍者说:“今天有本店惊喜水晶球甜点一份相送。”只见他拍了拍手,伴随着一阵轰鸣声,几十架手机大小的无人机在半空中出现,每个无人机上都悬着一颗五颜六色的糖球,飞向各张客人的桌子。人群一阵骚动,大家都兴奋起来,拿起手机录像的录像,拍照的拍照。声浪之中,伴随着一首“love language”,一架红色的无人机飞到闵君面前,悬停在半空中。
闵君苦笑一下,“咱们两位女生,哪里用得着这浪漫呢。”
谭雅咧嘴一笑,说:“怎么啦,这是你们年轻人喜欢的,你把球拿下来吧。”
闵君拿下小球,用碟子盛住,说:“好吧,真希望穆谦在这里,太有意思了。”
侍者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锤,把糖球砸开,只见里面是一个精致的粉红色绒面的首饰盒。
侍者拿起首饰盒,在闵君的惊诧之中,摘下面具,赫然是“目光如豆”的穆谦。只见他单膝跪地,打开首饰盒,露出一颗放射出特殊光亮的戒指,几何随型的白金戒托上,呈现出主石是一枚米粒大未经切割的钻石原石,独一无二,颇具风格。
闵君不由自主地用纤细的小手捂着嘴,眼泪已经如泉水一样无法自控地流出来,来不及擦拭地顺着手臂流下,单薄的肩膀颤抖着,无法自制。穆谦的鼻尖和眼眶也开始泛红,他清了清嗓子,把那句练习了成千上万遍的话庄重而微笑地对闵君说出来:“听说好孩子平安夜的许愿都会成真哦。廖闵君,你愿意嫁给我吗?”

作者简介
莎菲,现居广州。中共党员,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宁波师范学校、宁波大学教育专业、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先后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美国凯特琳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现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战略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莎菲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翻译文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越秀区作家协会会员,获第二届广州青年文学奖·散文奖和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2020年度优秀会员称号。
莎菲生于湖南,长于浙江,奋斗在穗,青少年时期成为母校的文艺骨干,参加工作后笔耕不辍,尝试继续创作各种文体的作品,创办读书会、公众号、企业文化宣传刊物等,加入各级文学组织,积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已出版小小说集《99号大院》、儿童文学插图本《骑猪少年团之余人国传奇》、散文集《草堂絮语》、文集《星空下的独白》,均自己绘制插图,并为畅销书《我的精致生活图鉴》设计封面绘制插图,为歌曲《千尺雪》填词。
—————————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原名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于1983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侨界作家群众团体。我省著名老作家陈残云、秦牧、杜埃、郑达、于逢等等是该会早期的中堅力量。先后与泰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不定期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和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作联会员共出版著作1000多部(种)。国内外发行的《侨星》杂志出版了120多期。目前作联共有会员三百余人。成立了小說、诗詞、散文、報告文學、儿童文学、文学評論等专业委員會;并成立了书画院和艺朮团。
——————————
主编:张文峰 执行编辑:郭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