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
应广大作者朋友倡议,为帮助文学朋友实现出书梦想。三苏文化传媒决定主编出版《当代文学风采》(2021卷)或个人作品结集出书,征稿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文朋诗友踊跃投稿,书籍通过认筹自费出版(正规书号),稿件需经编委会两审才能通过,以精品出版。认筹每页(16开)300元,欲出个人小专辑的4-8页每页200元,每认筹一页获赠书一本,作品附200字内个人简介、照片和联系方式,投稿请加《三苏文学》主编中岩微信ZWB612462,电话/13550536095,同时诚邀总编、文学顾问、副主编、编委等。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04
陈希亮
陈希亮(1014年一1077年),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在他从政的三十多年中,忠于职守,肯为百姓办实事,如严惩贪官污吏,打击地痞无赖,搜捕盗贼,开仓赈民,架设汴河飞桥,强令巫师、巫婆回乡务农等。由于正直挚诚,路有颂声,因而在每次任满离境时,父老们都洒泪相送。
读陈希亮有感
年幼孤单好学,仕途一路高歌。
与侄同中进士,1
三俊谁人不说。2
为官清廉刚正,
敢于治贪惩恶。
一桥飞架通达,3
民间颂声颇多。
注:1.与侄子陈庸、陈谕一同升入了进士第。
2.被当时人称为“陈家三俊”。
3.《宋史》记载希亮发明“飞桥”,当时汴河改道流经宿州(今安徽宿县),陈希亮建造了一座横跨汴河的“飞桥”,仁宗下诏褒奖,并令“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