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少什么就吆喝什么。十年前,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会议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这个堪称“联合国妇女十年”重要成果的《内罗毕战略》,以“平等、发展与和平”为总目的。具体内容包括,“要切实保证妇女和男子一样平等地参
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消除对妇女在就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一切形式的歧视”,等等。
今天,万众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五大洲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界女士会聚一堂,审查和评价《内罗毕战略》的执行情况。大会的主题依然是“平等、发展与和平”,牵动人心的话题依然是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男女平等的实现。
平等,这个熟悉得像粮食、空气和水一样的词汇,多少年来,我们都不能轻轻松松地去谈论它。打开任何一种传媒,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好似路面上的坑凹,随时可见:各族隔离的栅栏犹在,荼毒生灵的硝烟不灭,被贩卖和凌辱的妇幼在哭诉,流离失所的灾民在呻吟……这个世界有多少“不平等”啊!因此,才有了对“平等”的呼唤,才有了将“平等”列为首位的议题。
和男人们相比,历史的、社会的、观念的和生理的种种原因,使妇女同胞面临和承受的“不平等”,要普遍、广泛、深刻、严峻得多。别的不说,我们中国人文词典里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等,因为有几千年的深厚根基,要从观念及行为中清除,就很不容易。
这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革命导师马克思有言:“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有赖于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有赖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共进。
平等的实质是尊重,是对宪法赋予的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是对人的人格精神的尊重。它包括三个“向量”:男人对女人的尊重,女人对男人的尊重,和女人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男人对女人的尊重,是把女人既不当神灵膜拜,也不作“第二性”小瞧,而是作为和自己同样的人,尊重其参政、就业、受教育,以及休息娱乐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女性生理上的差别,尊重、支持、参与社会因这种差别而给予女性的理解、照顾和关怀。女人对男人的尊重,是既不要把男人当主人,也不要视男人为奴隶。女人当是男人智慧、劳动、创造和荣誉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共享者,而不是依附者、掠夺者和幸灾乐祸者。(反过来一样)。女人对自己的尊重由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构成,自卑自贱自暴自弃者与“自尊”相悖,也就与“平等”去之甚远了。

(原载《西安晚报》1995年9月4日。图片采自网络)
